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成吉思汗的子孫征服了世界,他一介書生卻征服了成吉思汗的子孫

成吉思汗的子孫征服了世界,他一介書生卻征服了成吉思汗的子孫

不因漁父引怎得見波濤!歷史上的漁父有多少高人,在許多歷史的重大節點上,都有漁父的身影。他們每天擺渡,把人從此岸擺渡到彼岸。就連大名鼎鼎的姜子牙,也做過漁父,直鉤垂釣渭水邊釣上來了周文王。

漁父和屈原的故事,代表了中國共生共存的兩種價值觀,潔身自好喚醒世人,也有漁父這樣秉持著活著才有希望的人。中國需要有人有氣節,但是存亡之際不是要所有人都死於氣節。

故事一

屈原投了汨羅江的一千年後,在南宋滅亡之際,出了一個人叫文天祥,寧死不降元,哪怕殺頭,哪怕元世祖忽必烈親自來請他去做元朝丞相,文天祥依然不為所動。忽必烈征戰一生,他和他的父輩祖輩征服了人高馬大的歐洲人,把金人殺得跪地求饒,但是最終他發現他始終征服不了眼前這個文弱的書生文天祥。在監獄裡,忽必烈用近乎哀求的聲音對文天祥說:文丞相,朕請你做朕的丞相,幫我共理天下!文天祥堅毅的說:但求一死!忽必烈:文丞相,請你再考慮考慮,朕答應你的所有要求!文天祥:但求一死,您請回!忽必烈嘆息了一聲,他此刻明白了,這個世界上有一種人是征服不了的,他身上有這個世界上最奢侈的東西——氣節。

面對文天祥但求一死的請求,忽必烈無奈的只好答應!在前往刑場的路上,忽必烈張貼告示,告訴民眾,文丞相可以隨時選擇不死,做大元朝廷的宰相。但是文天祥絲毫沒有反悔的意思,在前往刑場的途中,往日繁華的人聲喧鬧的大都大街上,異常的安靜。人們在兩邊看著文丞相,靜靜地,沒有一個人說話,所有的商鋪都停止了生意。等到了刑場,整個大都的百姓幾乎都跟了過來,現場出奇的安靜。行刑官再次宣讀忽必烈的聖旨:文丞相可以隨時反悔,不必選擇一死。文天祥一句話都沒說,下面的老百姓靜默,靜默的讓人害怕,有的人流淚了,傲嬌的蒙古兵對這個俘虜表現的無比尊敬,對文天祥無比的客氣。行刑的時間到了,監斬官走下台,問文天祥:文丞相還有什麼要求!文天祥鏗鏘有力的說:我要面南而死!監斬官苦笑一下:答應文丞相!眼前這個人,永遠不可能征服的!文天祥面向南方跪下,台下的人們開始流淚。監斬官再次宣讀了忽必烈的旨意,行刑的時刻到了,監斬官說:對不住了,文丞相。行刑的士兵向文天祥做了個揖說:對不住了,文丞相。

文天祥死了,台下靜默的大都百姓中啜泣聲音越來越多。大都皇宮裡,忽必烈收到了文天祥已死的奏報,長長的嘆息了一聲。有一些人來到這個世界上,就是要做自己,就是在傳播正氣的,是永遠不可能征服的。我忽必烈若有如此臣子,幸甚至哉!大都的百姓的心是安定住了,忽必烈的精神也被這個文弱的文天祥給征服了。

刑場上,人們慢慢的散去,文夫人收起了文天祥的屍身,帶他回了家。此刻,所有的人記住了一件事——復國;文天祥活了,活在每一個百姓的身體里。

《過零丁洋》

辛苦遭逢起一經,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票隨風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灘頭說惶恐,零丁洋里嘆零丁。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我佩服你!

故事二

1279年的三月,小草剛剛發芽,柳樹剛剛換上了新葉。元軍攻佔了廣州,一天,廣州城的監牢里來了兩個人,探望一個重要的犯人——文天祥。這兩人一個是小文天祥一歲的弟弟文壁,一個是小文天祥十三歲的弟弟文璋,他們來探望自己的哥哥。就在一年前的冬天,元軍集中大軍猛攻惠州,駐守惠州的文壁開城門投降元朝,小弟文璋跟著一起投降了元軍。年底的時候,文天祥被俘,關押在了廣州的大牢中。

元軍很希望文天祥投降,文天祥看似文弱,但是他是南宋反抗軍的精神支柱。元軍在和宋軍作戰的過程中幾度崩潰,元軍的將領對這位丞相威逼利誘,完全不起作用。他們只好把他關押在廣州,等待上級的發落;這群傲嬌的蒙古人對文天祥十分尊敬,他們發現自己不可能征服眼前的這個人——哪怕他已經是自己的俘虜。文壁聽說哥哥關押在廣州,立刻帶上文璋動身去廣州,要見自己的哥哥。元軍知道來的人是文天祥的弟弟,喜出望外。立刻安排了會見,希望文壁能說動他的哥哥。

「哥,我開城投降了!」文壁說。「我知道,你做的沒有錯!」文天祥平靜的說。「哥,道生戰死了,佛生現在也找不到下落」文壁輕輕的說。「我知道了」文天祥嘆息了一聲。「哥,我把升兒給你,讓他做你兒子」文壁說!「嗯,好!咱娘安葬的事情就交給你來辦了」文天祥說,「以後事情都靠你了!」文壁看著哥哥,「哥,你呢?」「每個人有每個人的責任,你的責任是活下去!」文天祥。文壁低下了頭,眼中泛著淚花。「三弟,過來!」文天祥說。文璋向前走了一步,來到大哥身邊,「以後你要好好做學問,活下去,不要為哥哥報仇!」「嗯,我知道了!」文璋強忍著淚水。兄弟三人都沒有再聊了,他們都知道該做什麼了!

在文壁投降的時候,南宋基本上已經滅亡了。面對蒙古軍隊的攻勢,文天祥也知道不能成功,但是這個責任落在了他身上,他明知道結局,依然義無反顧的挑起了這個本來可以放下的重擔。世間有一類英雄,他們明知道結局是失敗,可是依然義無反顧的努力著,從不推卸該屬於自己的責任。

1281年,文天祥寫信給文壁過繼給自己的兒子:「汝生父(文壁)與汝叔(文璋),姑全身以全宗祀,惟忠惟孝,各行其志矣……」文天祥以「孝」明確體諒、認可了文壁的選擇。文天祥不是為了清譽犧牲一切的道德狂,他自己盡忠殉國,並不要求別人一定跟他學。後來,他寫信給三弟文璋,只是勸勉他不仕而已,文璋也就採取「非暴力不合作」的態度,終生不當元朝的官,文天祥死後35年,文璋也去世了。國難之下,文天祥三兄弟,或殉國,或投降,或歸隱,作出了迥然不同的人生選擇。這可能更加反映出人性的複雜和真實,而文天祥的寬容體諒,更讓我們在他高高的道德聖像之外,看到了一顆有情有義的柔軟的英雄心。

文天祥的繼子文升也「投降」了,他在文天祥去世後30年,當上了集賢直學士,不久病死,被封為蜀郡侯。文升之子文富,也就是文天祥的孫子,曾為湖廣行省檢校官。

三兄弟,一個堅守住了氣節,一個堅守住了希望,一個堅守住了文化。文天祥的英雄不是在於他抗擊了元朝,而是在於他堅守住了氣節精神,這是人世間最稀缺的奢侈品,也是忽必烈為何願意低頭向文天祥討要的原因。文天祥雖然死了,他把這氣節留給了元朝。一個有氣節的人,是值得尊敬的,是可以跨越民族國界的。我們認為忽必烈是個好皇帝,同樣我們認為文天祥是個英雄,這與誰是什麼族無關,只與中國精神有關。

文天祥,你堅守了氣節,你堅守了不屈不撓,你堅守了不畏強權,你讓人們活下去,用自己的死留給他們精神的財富。文天祥死了,但是他統一了中國人文化節,忽必烈知道了氣節的模樣,蒙古兵知道了氣節的模樣,南宋百姓看到了氣節的模樣。那一刻,這些人都已經成了中國人。

《寄惠州弟》

五十年兄弟,一朝生別離。

雁行長已矣,馬足遠何之。

葬骨知無地,論心更有誰。

親喪君自盡,猶子是吾兒。

文天祥寫給他弟弟文壁的詩,在詩中他希望文壁替代他盡長子的責任。

文天祥是一個英雄,他既沒有迂腐到用道德綁架別人,更沒有愚忠到宋王室會復興。對待局勢他有著清醒的認識,一千年前,屈原投江留下來的氣節,被他留存了下來;漁父的生存哲學他留給了其他人。

《漁父》

作者:佚名

屈原既放,游於江潭,行吟澤畔,顏色憔悴,形容枯槁(gǎo)。漁父見而問之曰:「子非三閭(lǘ)大夫與?何故至於斯?」屈原曰:「舉世皆濁我獨清,眾人皆醉我獨醒,是以見放。」

  漁父曰:「聖人不凝滯於物,而能與世推移。世人皆濁,何不淈(gǔ)其泥而揚其波?眾人皆醉,何不餔(bū)其糟而歠(chuò)其醨(lí)?何故深思高舉,自令放為?」

  屈原曰:「吾聞之,新沐者必彈冠,新浴者必振衣;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寧赴湘流,葬於江魚之腹中。安能以皓(hào)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塵埃乎?」

  漁父莞(wǎn)爾而笑,鼓枻(yì)而去,乃歌曰:「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zhuó)吾纓;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吾足。」遂去,不復與言。

如何分辨中國人和西方的區別:西方是民族認同感,中國是文化認同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忽必烈 的精彩文章:

【西部之星】蒙古族青年演員 蘇日雅
元世祖忽必烈的皇后察必,出生於蒙古貴族家庭
歷史上中國和日本共發生5次戰爭,其中中國贏了幾次?
「涮羊肉」是忽必烈在戰場上吃出來的
刷羊肉:宮廷佳肴

TAG:忽必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