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結束盲目崇拜和跟風的時代吧

結束盲目崇拜和跟風的時代吧

悄悄告訴你們

關注「喬木說」會走運哦:)

你好,老朋友

Best wishes for you

我在用自己的方式觀察著世界

尋找著感動的故事

我在行走,在經歷,在觸摸。

結束盲目

崇拜和跟風的時代

很多網友說:「喬木是孤單的」;也有朋友說:「有你的地方就有情懷」;我說:「情懷是什麼?」其實我真的不知道... ...

自從上一篇別字百出的文章推出以後,這幾天喬木先生在閉關「回爐」,重新去體驗「好好學習,天天向上」的生活。所以,最近不能正常發出新文章,還請各位老朋友多多諒解...

王小波先生說:「我這一生聽過各種「wrong story」,奇怪的是,錯的越厲害就越有人信——因為它讓人振奮。也正如此,為了博大眾眼球,現在的媒體報道更是添油加醋,許多人為了不讓別人覺得自己落伍,亦把大部分時間都用來閱讀碎片信息。」

用這段話作為文章的引子,想必今天的文章,又要得罪不少人...

轎頂山日出

在這個信息碎片化的時代,人們的思維總是跳躍的,跟風、從眾、追隨名人;名人開個玩笑,胡謅幾句,便奉為真理,甚至騎行個川藏線也要被某急功近利平台搞個分享會,大家也趕緊轉發朋友圈,配上別人的圖片,視為真神。

孰不知,每年騎行的有多少人?參加了一次分享會,又能證明什麼...

筆者不禁聯想到,前段時間非常火的《侶行》這部真人秀紀錄片,270和梁紅青梅竹馬的愛情,和平、文明、以及那種接地氣的小情懷,他們北極求婚、南極結婚、航海、探險...優酷短短五期的連載,便突破2000萬的點擊率。

「我要一包速食麵,外加一聽可樂,來個AK-47,來個火箭筒,五個手榴彈,一百發子彈。 這個就是在索馬利亞點的外賣。」主創270的一段話,坦白講,就是因為這種小情懷,筆者也是毫不猶豫的投入到二人相伴走遍天下的唯美愛情故事裡,當探險的獵奇心理回歸了理性的時候,我卻始終覺得故事裡面還是缺了點什麼...?

朋友說:「缺錢!」哈哈哈

還有朋友說:「多了幾個人!」

是啊,侶行似乎是兩個人的事情...

好尷尬,我竟無言以對...

轎頂山雲海

我們熱衷於各種關於戶外名人的分享會,但分享會的質量參差不齊,每個分享嘉賓表達的理念也各不相同。後來,慢慢的有選擇性的參加一些分享活動,成為理性學習的習慣。有幸在徒步中國的平台上,我們看到了墨顏的率真、體會到諾雅的博學、與張偉面對面更是感受到了8000米海拔的那種豪邁...

戶外健康,通過名人的效應傳遞出去,吸引更多的人來了解、來體會,難道不好嗎?答案肯定是好的,這是一種非常好的戶外文化宣傳和弘揚的方式。但我還是要引一句老祖宗的話 ——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學以致用,知行合一才是硬道理。

我們需要這種名人效應,我們需要一些真正的分享,需要一些真正經過內心沉澱和思考的行者來分享生活理念和戶外態度,他一定不是讓你跟風、更不是標榜自己,讓新人對名人的盲目崇拜,相反,它是探究戶外發展、促進戶外氛圍日趨健康的驅動力。

十分贊同互聯網是學習知識的一個好工具,分享會都可以搬到網上來了,但總是碎片化地閱讀,似乎無太大用處,而盲目崇拜某個人以至於把他說得每一句話都認作真理,更是有害。

如果我們多一些理智,少一些盲目,多一些冷靜思考,少一些莽撞,可能就不會出那麼多的事故,在戶外活動中上當受騙。學習、工作中尚且如此,戶外更應理智、冷靜,決不能盲目隨從他人。

因為名人的因素,無論是故事、紀錄片還是圖文的形式,如果能夠讓原先被忽視、被遺忘的戶外安全、環保、健康、純簡能夠重新成為玩戶外的一種習慣和心態,那麼這種名人效應就是值得被讚揚的,而它到底有沒有和商業掛鉤也就不那麼重要了。

我以為這才是公正的價值判斷,更是正向的輿論導向。

轎頂山群山

互聯網時代最稀缺的是什麼,朋友「老菜驢」說:是冷靜的思考和獨立的判斷!戶外真正的價值取向是自我目標的體現,這種自我體現首先是安全,然後就是對自然的敬畏和尊重,否則,戶外無價值。有了這兩點,其餘的真的不太重要了……

一個個新的離奇緋聞,可以讓我們一千一百零一次三觀盡碎;內涵段子手寫的葷腥段子配上頭像火辣的美女賬號,不小心轉到頭條號上又被輕鬆頂過萬票……

《單親媽媽帶著三個月的兒子在路上》 光看標題的人離愚蠢的人也就一步之遙了。」這兩天用流量看了33部葫蘆娃,21部天線寶寶!「就是最真實的寫照。(我承認,我也看了)

曾被「攝影家」幾張圖片忽悠過,也禁不起誘惑買過各種廉價過期名牌,還有過樂衷於網上各種新奇的涉獵,也曾跟「大神」近距離接觸,拿著好酒好肉伺候著。

可是現在的我還是我...(捂著嘴笑)

戶外圈不應該放棄的是追求,如果僅僅滿足於碎片式的閱讀,不去思考,沒有了自己的思想,你就不再是你,人云亦云地活著。比欺騙更危險的錯誤是盲從,欺騙是主動的,而盲從,卻是被動的。

轎頂山營地

歐美國家的戶外運動發展比我們國家早,因此已經有很成熟的戶外運動氛圍和發達的救援組織,除政府的救援組織外,同時也有民間的救援組織和志願團體。這些團體往往由戶外運動愛好者和熱心的社會人士自發組成。

反觀我國戶外運動的救援組織和驢友的自救能力都是很有限的,國內興起的戶外運動很多都還是跟風,效仿西方國家的說走就走的生活態度。當然也不是說我國不能進行戶外運動,其實,我們的戶外運動,已經進入全面思考和學習的時代了!很多人在專註做著戶外某一版塊的某一件事情,他們都是這個時代的領路人,為你們點贊!

我們能夠學習戶外知識的平台確實不夠多,真正值得去學習的正確理念和態度也極度匱乏,我們獲取戶外知識的渠道十分有限,這也給很多渾水摸魚之輩可乘之機,打著分享的幌子,做著苟且的買賣。

其實,學習也是心態。無論何種學習方式,一定要仔細思慮,多做功課,多去詢問,當你學以致用了,你也就準備好了,千萬不要人云亦云。只有自己精通了,才能準確的分辨對與錯,否則你怎麼知道,很多的分享是不是一個摳腳大漢在無聊時候敲打鍵盤的傑作?(比如我)

在這個時代,應該做好充分準備後再來一場充滿刺激的旅行!

轎頂山貢嘎全線

沒有明確的人生目標會讓人盲從;精神空虛,缺乏愛會讓人盲從;沒有知識,愚昧會讓人盲從;沒有堅定的信念會讓人盲從;沒有勇氣會讓人盲從;一味聽信會讓人盲從。

盲從會斷送我們的感知;盲從會阻礙我們的進步;盲從會斷送整個圈子的發展;盲從甚至會讓我們喪失生命財產;戶外,始終是個量力而行的事情,充滿著太多的危險和不確定的因素。

總是有人在抱怨:為什麼我儘力向成功者看齊,人生旅途卻布滿荊棘?為什麼我隨別人尋找風景,卻總是山重水複而不見柳暗花明?為什麼別人努力,我也努力,卻與理想越來越遠?

殊不知這眾多的「為什麼」都與「盲目崇拜別人」有關,因為盲目崇拜,我們走上了離內心最遠的路;因為盲目跟從,我們耗費了大量的精力卻沒能得到一點回報。

因此,要取得成功,就必須對盲從說「不」。

轎頂山遠觀貢嘎主峰

靜下深思,我們上半輩子,似乎都是在盲目和無知的崇拜和跟風中度過的!跟風的背後折射出的是我們盲從心態,拒絕盲從,回歸理性,這也許是當今的我們更應該思考的問題!

寫下「世界那麼大,我想去看看」的女教師為何激起那麼多人的共鳴?好像目的就是要讓人無所適從:管你世界多大風景多美,真要去看看,還是有太多的放不下。

都說年輕就該任性,可總有某一刻夢醒,功名塵土、人情冷暖如潮水般襲來,讓你惶惑焦躁直到窒息。誰也不知道大城市裡一張床能承載多重的夢想,當然也沒人能看清小城市裡一套房能容納多遠的幸福。

這恰恰說明,每個人的過去都是困惑的代名詞!

如果拿《侶行》和騎行17萬公里週遊世界的老大爺相比,我更願意相信老爺子才是真正精神的力量。別讓初衷變成商品,這是我們這個時代的主旨!!

我已經深深感受到時代的規則已悄然重置,它釋放出那種顛覆的快感,健康的戶外生活已迎來了它的新階段,安全、理性,環保,回歸純簡,足以為我們未來的生活更添一抹神彩。

請從心底里真的相信,世界,已經在變了... ...

這篇文章我引用了不少人的話,但我絕非認為這些話不容置疑,僅僅是我認為,他們說得對。而你也沒必要相信我說的話,因為你最不該的,是放棄自己的思考。

嗯~也許下一次,我們會發現更多的美好。

end

作者 喬木

攝影 喬木

< I miss you >

原創圖文 禁止盜用

喬木先生

喬木先生

如果你喜歡我們,歡迎分享到朋友圈

評論功能即將開啟,我們接受一切形式的吐槽和讚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喬木說 的精彩文章:

TAG:喬木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