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育兒 > 寶寶從小脾氣就脾氣暴躁怎麼辦?過來人都是這樣教育孩子!

寶寶從小脾氣就脾氣暴躁怎麼辦?過來人都是這樣教育孩子!

經常有媽媽問,我家寶寶喜歡發脾氣,一不順心就哭鬧,我該怎麼辦?大多數寶媽也都遇到過類似的事情,一點點事情不順心寶寶就會大發雷霆!很多第一次當父母的新手爸媽就會慌了神,立馬去哄,要啥給啥,但事實上這樣一直對孩子妥協並不是可取的。一直對孩子妥協只會更加增長孩子的脾氣,對於以後孩子性格的養成是非常不利的。

覺得寶寶性格暴躁,就全怪寶寶自己性格差,說「從小就這樣呀」「天生的呀」。

孩子原本就是一張白紙,看大人怎麼往上面塗顏色。一個情緒急躁的家庭,怎麼也帶不出性格平和的孩子。所以父母一定要給寶寶建立一個和諧幸福的家庭氛圍。切勿造成負面影響。

一個朋友的爸爸就是脾氣暴躁的人,她小的時候,事情做不好、考試考不好就要挨爸爸的責罵,有時候還要挨打。當時她就說,最討厭他爸那種暴脾氣的人。那時候,她每天都過得不快樂,不喜歡說話,也不喜歡與他人交往。後來長大了,她通過相親的方式嫁給了隔壁鎮上的男人,生了寶寶。丈夫家境不好,孩子鬧騰,跟公婆關係也不好。她有脾氣了,便往孩子身上發泄,稍微不如意對孩子不是打就是罵。曾經她最討厭她爸爸那樣的人,現在卻成為了那樣的人。

還有用暴力解決問題的家長,只有不斷升級暴力,才能讓孩子聽話。但長久下去,孩子只會變成一個你眼裡「厚臉皮」「不怕打罵」的「頑劣」孩子罷了。作為家長,在遇到孩子不聽話,跟你對著乾的時候,發一頓脾氣,你的壞情緒是得到舒展了,罵一頓氣也消了。但你發脾氣,甚至動手的時候,只會給孩子做一個負面的榜樣,讓他們知道原來可以用發脾氣和暴力解決問題的。

孩子出現問題的時候,先不要急著怪孩子,我們先檢討一下自己,做家長的有哪個方面做的不到位。是不是我們日常的性格、行為、脾氣影響到孩子。

如果說以上這些是說稍微大點的孩子才會出現的狀況,一些寶媽就不樂意了,寶寶才那麼小就有脾氣那是怎麼回事呢?而且我們家庭很幸福,並沒有爭吵!寶寶有時候亂髮脾氣,往往是因為他認為自己不被理解,或是覺得自己沒有做到爸爸媽媽所要的。倘若這個時候家長們不體諒孩子,還一味地在強求,這樣就很容易引起寶寶的反感,這也是造成寶寶鬧脾氣的重要原因。

對待寶寶發脾氣採用冷處理是最有效的辦法。在孩子發脾氣的時候,家長先不要著急,也不要責罵,先讓孩子冷靜一下,過一會兒等孩子冷靜下來家長再對其加以正確的引導。一定不能一看孩子生氣就馬上去哄,這樣只會促成孩子壞脾氣的養成。

3大因素易造成寶寶脾氣暴躁,家長們一定要避開~

1.過分溺愛:父親、母親或爺爺、奶奶過分疼愛孩子,總怕孩子受委屈,為了博取孩子的歡心,有求必應,而不考慮這種要求是不是適當。這樣就逐漸使兒童滋生了一種自我為中心的意識。自我為中心的孩子,無論做什麼事,都是以自己的意志為轉移,隨心所欲,為所欲為。

2.家庭教育不一致:今天禁止的事,明天便鼓勵去做,父親認為是好事,母親說壞,爺爺同意的事情,奶奶偏要阻攔。這樣就會增加孩子的受挫感,從而導致煩躁和暴躁。

3.父母對孩子期望過高:孩子稍有過錯或沒有按要求去做或做的不好,父母就嚴加訓斥甚至把孩子狠狠地揍一頓。這樣的做法會讓孩子感到不滿和壓抑,而且給孩子樹立了錯誤的榜樣。長此以往,孩子就會形成暴躁和攻擊性的性格。

針對寶寶鬧脾氣,身為過來人的辣媽們為新手父母提供了一下幾點建議:

1、細心發現孩子發脾氣的特定誘因。比如,孩子一到超市就鬧脾氣,那下次就不要帶他去了。

2、不做交易。否則只會讓他在得不到回報時,變得不聽話。

3、面對孩子的拒絕,只要平靜地重複你的要求就可以了,這樣能較少引起孩子的反感。

4、請孩子做事,而不是命令。可以對他多說「請」、「謝謝」,比如「我給你穿外套的時候請你站直」。

5、換個地方。孩子大發脾氣的時候,家長可以把他抱開,讓他單獨呆一會兒,他就能冷靜下來。

6、給孩子選擇權,培養他們的獨立意識。

如果你家寶寶在六七個月左右就可以脾氣暴躁,別擔心,他可能只是要長牙了。寶寶們出牙的經歷也各有不同。有些寶寶會出現出牙綜合症—比如流口水,脾氣暴躁—在乳牙萌出之前的幾個星期里癥狀明顯,而另一些乳牙萌出時則完全沒有任何跡象。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