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鳳凰大參考-弈圖遠望專欄:華盛頓局勢已發生非常大的改變

鳳凰大參考-弈圖遠望專欄:華盛頓局勢已發生非常大的改變

導語:

近一段時間,外界對中美關係的關注大多集中於朝鮮問題,但還有其他同樣重要的內容。

「301調查」啟動是我們觀察特朗普政府,以及特朗普本人當前所用策略的窗口。其實,這正與他在房地產談判中經常採取的策略是一致的。

不必恐慌 但要看清途徑暗示

自習特會之後,華盛頓有許多分析人士指出,中美關係需要更多的耐心與謹慎措施。當時,輿論有一種傾向將兩國關係的期許擺得太高。而事實上,僅就經貿領域來說,許多難解的問題當時尚未浮出水面,類似牛肉、雞肉以及有限的金融開放等措施,無法滿足特朗普政府基本選民,特別是「心臟地帶」選民的期許。面對大量失業選民,習特會所帶來的良好氣氛,在美國國內政治的涉華議題上維持的時間並不算太長。

失業的美國群眾在抗議。

雖然一拖再拖,特朗普政府還是在八月中旬啟動了《1974年貿易法》301條款調查程序。此次貿易條款程序的啟動並不意味著中美經濟戰的必然到來,很可能像過往每次針對中國的301調查一樣,最終以雙方談判妥協收場。但是調查啟動之後月余,我們還是可以通過此次條款啟動,更加清晰地對其出台前後種種政治動態,以及背後的美國政治經濟環境進行研判。

我們認為,這次調查為中美經貿關係增加了挑戰與不確定性同時,也暗示了創新路徑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麻煩的八月 近幾任總統都有份

八月的華盛頓對於最近歷任美國總統來說,都是麻煩的一段時期。例如在2001、2005、2007年的8月份,小布希分別面臨著本·拉登情報簡報(9/11前一個月)、新奧爾良卡特里娜颶風、司法部長阿爾伯托·岡薩雷斯辭職等問題。而在奧巴馬任內,2009、2011、2013、2014和2016年的八月均是困難重重。

在這幾年中,奧巴馬先後需要面對茶黨的抗議遊行、在債務天花板問題上與共和黨人的鬥爭、針對敘利亞的「紅線」警告,以及事後缺乏解釋的後退、美國記者詹姆斯·弗雷被ISIS殺害、弗格森爆發「黑人生命重要」的抗議遊行,以及他任內最後一個八月爆出俄羅斯對美國選舉的干涉。特朗普作為美國總統的第一個八月又在重複這種戲碼。

在特朗普離開華盛頓赴新澤西度「工作」假期之前,民意調查數據顯示,他的政府已深陷重重危機。這些危機包括白宮西翼的人員變動與混亂、極低的支持率、涉俄關係調查,以及美國與朝鮮的危險對立。隨著這些問題一股腦的爆發,中美關係漸增的矛盾在美國的主流媒體與普通美國民眾心目中相對被忽視了。但毋庸置疑的是,中美關係的前景在八月被蒙上了一層陰影,而目前我們並不能找到簡易有效的解決方案。

7月31日上任的白宮新幕僚長凱利。

華盛頓局勢已發生非常大的改變

特朗普政府的菁英層,是「美國第一」原則的信奉者。在中美經貿關係上,他們十分不滿中國對美國鋼材市場的所謂「傾銷」、美國公司進入中國市場的限制、以及中國的《網路安全法》,美方認為該法實質上意味著美國公司如果想要留在中國市場要將它們的數據、技術與知識統統上繳。作為回應,特朗普政府一直在計劃限制中國資本和企業進入美國市場、對從中國進口的商品設置邊境稅調整、並通過提高美國外國投資委員會(CFIUS)的審查門檻,加強對中國在美投資行為的安全審核。

需要特別注意的一點是,自習特峰會之後,華盛頓的局勢已發生了非常大的改變。習特會前後,特朗普政府中的「國際主義者」(如努欽、庫什納、科恩)一度成功地壓制了對「美國第一」、有孤立主義傾向的勢力。而現如今,面臨諸多政治挑戰的特朗普,又將他的重心放在了鞏固與「重燃」他在美國中部的基本盤。

對於中美關係來說,這意味著班農、米勒、納瓦羅等人在兩國經貿關係等問題領域重獲發言權,正如我們在後來看到的301調查啟動。雖然共和黨建制派和主流經濟學家都對針對中國的貿易調查進行過警告,但特朗普政府最終還是決定採取這一路線。

301調查啟動前後雖然出現了許多喧擾,但在一段時間內是無法進入實際操作階段的。根據我們在調查啟動前後對相關人士的接觸,這次啟動更多是為了在相關問題領域對中國形成政治與政策壓力,而非真正意在實施貿易制裁,正如特朗普在房地產談判中經常採取的策略。

特朗普一向喜歡威脅訴諸法律起訴和公開抹黑他的對手,長期觀察特朗普行事風格的分析人士普遍認為,他習慣於使用明目張胆的威脅,從對手方面獲取最大化和迅速的讓步,而當妥協達成後,這些威脅便會被迅速忽略不計。

問題在於,雖然特朗普本人很有可能只是想虛張聲勢,但在301調查啟動一個月以來,我們可以看到,並非所有華盛頓的菁英都將這種行動看做簡單的虛張聲勢。特朗普政府中的強硬派非常嚴肅地認為中國需要得到「懲罰」。此外,也有越來越多的民主黨人相信,現在應當採取行動以獲得更為有利的對華貿易安排。為了更好地理解301調查所要達到的目的,我們需要明確它的基本內容與作用。

特朗普的「心臟」選民喜歡硬招

根據《1974年貿易法》的301條款,當外國政府違反國際貿易協定或採取不合理、歧視性的法律、政策或貿易行為,而這些行為增加了美國商貿負擔和約束時,美國總統被授權採取所有適當的行動,包括貿易報復,以迫使外國政府取消這些法律、政策或行為。301條款啟動後,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將會開始對中國貿易行為的調查。這一調查將最快在數月內完成。接下來,美國將有可能對進口施加高額關稅、吊銷中國公司在美進行商業活動的資格等行動。

值得一提的是,美國在上世紀90年代中期便許諾通過世貿組織解決糾紛的體系來處理類似問題,同時保留單邊制裁的自由。但是特朗普政府及其在「美國心臟」各州的基本選民,對於類似世貿這種國際機制卻不是十分感冒。此外,他們也不認為中國自加入世貿組織以來遵守了相關承諾。因此,無論是特朗普政府內部還是其基礎選民群體,都希望美國通過行政或立法手段對中國採取單方面的強硬措施。

民主黨欲爭中部話語主導權

除了特朗普及其支持者外,民主黨也在這一問題上出現趨同的傾向。在中美經貿關係上,美國國會已經存在一種共識,那便是需要採取切實的行動而非僅僅是協商來向中國施壓。

例如,民主黨在查爾斯.舒默的領導下便提議,設立貿易檢察官一職,以專門處理與「不公平貿易」有關的行為。

美國批評中國匯率政策的領軍人物查爾斯.舒默。

行政部門的貿易政策技術官員對此表達過不同意見,他們認為,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以及商務部已有相關和類似的職能。但是對於國會民主黨人來說,這並非一個中美貿易的技術層面問題,而是政治問題,他們不希望特朗普在中部各州一直掌控中國、貿易、就業等問題的話語主導權。在最近一次記者招待會中,民主黨表示「美國的貿易政策並未使許多的工薪家庭和小型企業受益……大型企業已在貿易協議和外國收購等問題上掌控了太久的主導權,而美國的工人們卻始終沒有得到談判桌上的席位」。

在這一問題上,特別需要注意的一些「心臟地帶民主黨人」,包括威斯康星州參議員的泰米.鮑德溫、俄勒岡州參議員羅恩.維登、賓夕法尼亞州參議員鮑勃.凱西、明尼蘇達州參議員艾米.克羅布歇等,他們一直在號召民主黨更加關切「心臟各州」的選民訴求。在中國、貿易、就業等問題上,來自其他州的許多民主党參議員也加入了他們的行列,要求在經貿問題上對中國採取更嚴厲的立法措施。

我們的團隊:弈圖遠望(Aetos-Longview)團隊在中美兩國政府、智庫、國際組織、跨國企業、學術與政策研究等類型機構擁有豐富的資源網路和工作經驗。團隊成員包括多位奧巴馬任命的前政府中高級官員、知名國際智庫亞太事務負責人、跨國銀行戰略策劃師等。

本專欄特別記錄了團隊成員對美國政治、經濟、軍事生態以及中美關係、亞太形勢的一線觀察與反思。團隊成員熱切期盼廣大讀者的反饋與批評指正。

鳳凰大參考專題文章為本欄目特約,轉載請務必註明來源及作者姓名,違者必究。

全球智慧,鏡鑒中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鳳凰大參考BigStory 的精彩文章:

TAG:鳳凰大參考BigStor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