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家長和孩子溝通時應注意的問題

家長和孩子溝通時應注意的問題

——————————————————————

全文約2500個字建議閱讀時間6分鐘

孩子的很多問題都是家長和孩子不能很好溝通造成的,學會了和孩子有效溝通,很多問題就會很容易解決。

孩子和父母的交流一般可以分為以下幾個階段:

第一階段,整天纏著父母說話。孩子在10歲之前,一般和父母有說不完的話,尤其是在六七歲之前,這種情況更加突出,有時讓父母不勝其煩。

第二階段,什麼也不願意和父母說。孩子從十一二歲開始到十八九歲,和父母的交流就會慢慢變少,到了青春期,有些孩子什麼話都不願意和父母說。父母為了了解孩子的心理狀態,總想找機會和孩子交流,但往往得不到應有的回應。

第三階段,和父母平等交流。到了二十歲以後,孩子已經長大成人,父母也把孩子當成大人看待了,這個時候,孩子和父母的交流比以前好多了,雙方也可以平等交流了。

第四階段,和父母無話可說。當孩子有了自己的工作,尤其是成家以後,隨著下一代的出生,有了自己的三口之家,這個時候雙方共同語言增加,交流便順暢起來了。

今天我就重點來說說第二階段,這個階段是一個人成長最為關鍵的時期,父母更需要和孩子多交流,引導他們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走上正確的人生道路。

但就是在這個最關鍵的時刻,很多孩子關上了和父母交流的大門,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呢?

一個原因是孩子心理發展的正常表現,他們有了自己的隱私和內心世界。但更為重要的原因是很多家長不了解這個年齡階段孩子的心理發展特點,不理解孩子,孩子才不願意和父母交流。

那麼,在和孩子的溝通中,我們應該注意哪些問題呢?下面就分幾個方面來說說,希望能對各位家長有所啟發。

一、不要在孩子面前老提別人家的孩子

別人家的孩子是每個孩子心中永遠的痛,家長最好不要老去觸碰它。

別人家的孩子無論怎樣好,也不可能成為咱家的孩子,我們沒有必要給孩子樹立這樣的榜樣。況且別人家的孩子往往並沒有你想像的那麼完美。

無論自己的孩子外在表現如何,父母都應該無條件接納,給予孩子無條件的愛。這樣的做法,不能保證自己的孩子一定能成才,但可以讓他成為一個心理健康的人。

二、當孩子不願意做某件事時,堅決不要強迫他

沒有任何人願意在別人的強迫下做事,孩子也一樣,即使在強迫下勉強做了,也不會有任何效果,對學習這件事來說更是如此。

長期的強迫只會帶來日後更為強烈的反抗,如果你不想讓孩子的心離你越來越遠,你就不要強迫他做任何事情。

家長一定要相信每個孩子從內心來說都是要求積極進步的,都有一顆上進的心,這是人的本能。因此,不用強迫,只要和孩子關係好了,他自然知道該做什麼。

三、當孩子的想法和你不一致時,學會傾聽

不要低估任何一個孩子的智慧,不要以為孩子的想法都是幼稚的,大人往往才是最不懂道理的。

當孩子有話想說時,父母最聰明的做法就是洗耳恭聽,最好不要強行打斷孩子的講話,妄加評論,否則,下次你可能再難聽到孩子的心聲。

當孩子的想法和你的想法不一致時,試著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理解他的想法,如果不是原則性的問題,按著孩子的想法去做就可以了。

四、給孩子一定的自主權,有些事讓他自己做主

孩子到了青春期以後,自主意識逐漸增強,希望自己能有更多的獨立自主權,父母這個時候就要學會轉變自己的思想,慢慢開始放權,這才是成熟父母的做法。

什麼事都不放心,什麼事都不讓孩子自己做主,孩子的什麼事都想知道,這樣的做法就是控制,控制是對孩子最大的傷害。

在控制欲極強的父母管教下的孩子,長大後必然會出現嚴重問題,要麼出現心理疾病,要麼出現嚴重社會適應不良。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主,孩子的能力才能得到鍛煉,才能學會為自己負責,責任心才能培養起來。

五、多關注孩子的情緒變化

在基本生活已經很好的情況下,家長要把關注的重點從孩子的物質生活轉移到心理健康上來,而一個人的心理變化多少都會從情緒上表現出來。

因此,父母要學會察言觀色,多關注孩子情緒上的變化,從孩子的情緒變化來發現孩子的心理需求,及時化解孩子情緒上出現的問題。

家長如果能及時滿足孩子的心理需求,孩子一定會有好的心情,而好的心情對學習會有很好的促進作用。

在現實生活中,不少父母都缺乏覺察孩子情緒變化的能力,有些孩子自殺了,父母竟然沒看出來一點跡象,這是嚴重的失職。

六、孩子的業餘愛好一定要大力支持

業餘愛好是一個人與這個無趣的世界最好的鏈接,也是人活著的樂趣所在。

如果孩子有業餘愛好,父母就應該高興,如果孩子對某一項愛好非常痴迷,就應該大力去支持。

有業餘愛好的孩子生活才會有趣味,你起碼不用擔心孩子會去自殺,因為他還放不下這個有趣的世界。

很多父母擔心孩子的業務愛好會影響學習,這個擔心是沒有必要的。業餘愛好如果引導的好,對學習不但不會產生影響,還會有很好的促進作用。

七、孩子特別喜歡的事物不經孩子同意堅決不能隨意處置

有些父母特別看不慣孩子喜歡的事物,尤其是孩子特別痴迷的東西,比如玩具、收藏品、音樂器材、寵物等等。

這些東西對孩子來說就像是他的生命一樣寶貴,作為家長,即使心裡有一百個不願意,也決不能不經孩子同意隨意處置。

有些家長忍無可忍就可能趁孩子不在的時候把他的心愛之物私自處理掉,這樣的做法會對孩子的心理造成很大的傷害,極端的孩子甚至會和家長拚命。

作為家長你想一想,如果別人也這樣處置你最心愛的物品,你是什麼心態呢?

八、試著和孩子發展共同的愛好

要想和一個人把關係搞好,和他發展共同的愛好是一個很好的辦法,這是很多人巴結領導最常用的辦法,叫投其所好。

要和孩子搞好關係,這個辦法照樣適用。如果你和孩子有了共同的愛好,話題自然就會多了,關係自然也會更近了。

比如,男孩子多喜歡足球、NBA,作為父親也可以多關注足球、NBA的動態;女孩子喜歡歌星、影星,作為母親也可以多了解一些這些人的八卦新聞。

九、父母和孩子一起成長是最好的辦法

前面幾條說的都是一些策略方面的做法,要想和孩子有良好的溝通,徹底解決很多父母和孩子無話可說的問題,唯一的辦法就是父母要和孩子一起成長。

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尤其是孩子上了大學以後,孩子的眼界大開,各方面快速進步,這就造成了孩子和父母的差距越來越大,共同話題越來越少,溝通越來越苦難。

很多父母和孩子交流的話題無非是吃飽穿暖以及學習情況這幾方面的問題,但如果每次都是這些話題難免就沒有了味道。

因此,要解決和孩子無話可說的問題,只有父母不斷學習,跟上孩子成長的步伐,才能和孩子有共同語言,也能通過自己的人生閱歷給予孩子成長的幫助。

當然,這是一條少有人走的路,但正是因為走的人少,路上的風景才會更美。

————END————

在這裡給大家推薦兩本書(見下圖),我覺得這兩本書很好,但對於沒有心理學基礎的朋們來說,看了以後效果可能不太好,為了幫助大家學習怎樣和孩子有效溝通,我想開辦一個讀書會,和大家一起來學習這兩本書,有興趣的家長可以加我的微信和我聯繫。

長按下面的二維碼加關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塞上翁 的精彩文章:

TAG:塞上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