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北宋為什麼選擇開封作為首都?

北宋為什麼選擇開封作為首都?

在河南有一座著名的城市,這座城市乃是一座古代著名的王都,這裡曾有過光輝燦爛的文化,也曾有過激蕩人心的輝煌,同時,這裡也有世人難以忘懷的傷痛。

這裡就是開封城。眾所周知,北宋滅亡的十分窩囊,金國大軍攻克開封后,宋朝皇室後宮和百官被擄走,受盡凌辱,史稱「靖康之恥。」

那麼,北宋當年為什麼要把都城定在開封呢?

要說起來開封城作為一國之都大約可追溯到先秦時代,只不過,那時候的開封還不是大一統中國的首都。開封自秦漢以後真正作為政治中心是自唐末五代開始的。

自後梁到後周,都以開封(時稱汴梁)為都城,宋太祖趙匡胤陳橋兵變篡位以後,建立北宋,其都城最初也定在開封。

這麼看來,北宋定都是因循舊制,開封地處平原,周圍土地肥沃,農作物繁盛,這裡做首都倒也似乎沒有什麼問題。

但是,開封表面的繁榮之下卻暗藏隱患。

其實早在北宋立國之處,趙匡胤就考慮過遷都洛陽,趙匡胤想的很有道理,他認為:開封地處平原,周圍無險可守,要守衛這裡就必須屯紮大量的禁軍部隊,這句要耗費巨額軍費,長久以後,國家難以負擔,財政崩潰則國家也就會滅亡。

而趙匡胤遷都洛陽是因為洛陽「依山背河,形勢險固」,在這裡定都可以省二十萬大軍。

應該說,趙匡胤的想法是很有道理的。但是,他的這個計劃卻被他的弟弟宋太宗趙光義打斷了。

趙光義認為,洛陽的漕運早已斷絕,經濟問題無法解決,因此不適合作國都,開封則是運河樞紐,經濟位置重要。

趙光義是從經濟的角度考慮,因為唐代以後,中國北方經濟崩潰,只有靠東南地區向北方輸血,這就是大運河的意義。而北宋的時候,漕運已經無法到達洛陽,只能到達開封,因此洛陽地區無法接受南方輸血,故此不適合做首都。

應該說,趙光義的說法也不是沒有道理,五代就有一位君主後唐庄宗,將都城遷往洛陽,結果因為漕運不通,導致經濟崩潰,從而引起禁軍作亂,國家滅亡。

趙光義總結開封和洛陽的優劣時用了一句話「在德不在險」,就是說國家的生死存亡在於國君的道德,而不在於地理位置。

趙光義說的似乎蠻有道理。但是,北宋還是死在了趙光義的決策上。

正如趙匡胤所料,為了保衛首都開封,宋政府耗費巨資在都城周圍屯紮禁軍,數量越來越多。百年後,北宋禁軍急劇膨脹,戰鬥力卻十分低下,北宋有著名的「三冗」,其中就有軍隊過於龐大一項,北宋末年,軍費開支竟然達到了國家財政支出的一半以上,可以說,北宋是被自己的軍隊數量拖垮的。

而且,趙光義當年反對遷都洛陽,表面上說「在德不在險」冠冕堂皇,其實他有私心,因為當時趙光義做開封府的一把手十幾年,他不願首都離開開封,而洛陽恰恰是趙匡胤兒子的根據地,假如北宋遷都洛陽,趙光義恐怕就無法在「燭光斧影」之後順利稱帝。

趙光義的私心最終害死了自己的後代,他的嫡傳兒孫宋徽宗宋欽宗在開封被金兵俘虜,受盡摧殘凌辱而死。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宋朝 的精彩文章:

宋朝「狗仔隊」消亡史
宋朝皇帝個個奇葩系,第四位聲稱天下女人都是大宋子民送給他的
林沖八十萬禁軍總教頭官職多大 在宋朝是幾品官?
蕭蕭遠樹疏林外,一半秋山帶夕陽
老文說詩——人生不過三場雨,你正在經歷哪一場?

TAG:宋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