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平凡的生活,滋味從何而來?

平凡的生活,滋味從何而來?

平凡的生活,滋味從何而來?

讀者在留言里問我,平凡的生活,滋味從何而來呢?

是啊,我也想知道答案,在這樣平凡的生活里,滋味從何而來呢?

我們這些升斗小民,平平常常,看不穿紅塵俗世,舍不下利祿功名,像你像他像那野草野花一樣,絕望著,也渴望著,也哭也笑平凡著,冥冥中唯一要走的也許註定就是這平凡之路。這樣的人生大命題,也許有無數個答案,可是哪一個才算權威呢,我給不出,也說不好。不過我倒遇到過一些有滋味的時刻,倒不妨透過這些生活的細節來思考。

-

01

-

王開嶺在《精神明亮的人》里寫過這樣一段話:

上世紀的一個黎明,在巴黎鄉下一棟亮燈的木屋裡,福樓拜在給最親密的女友寫信:「我拚命工作,天天洗澡,不接待來訪,不看報紙,按時看日出……」

「按時看日出」,我猝然被這句話擊中了。一位面壁寫作的世界級文豪,一個如此吝惜時間的人,卻每天惦記著日出,把再平常不過的景象當做一門必修課來面對……為什麼?

我竭力去想像、去模擬那情景,並久久地揣摩、體味它——剛剛蘇醒的樹木,略含鹹味兒的風,玻璃般的草葉,潮濕的土腥味兒,清脆的雀啾,充滿果汁甜香的空氣……還有遠處閃光的河帶,岸邊的薄霧,怒放的凌霄,絳紫或淡藍的牽牛花,那蛋殼般薄薄的靜……

王開嶺的思考也擊中了我,那與日出相伴的心境算是生活的滋味吧。

在我們的生活里,也會有這樣的日出,也會有綻放的一朵花,飄揚的一片雲,也會有點燃紅霞的落日,會有掛滿露珠的早晨。我在辦公桌上有幾棵綠蘿,經常換換水,觀察那漸漸稠密起來的白色根須,數一數新長出來的嫩綠的葉子,也別有一番情趣。

今天是我在海邊的第十天,十天里,每天早晚去海邊,每次像是完成一次莊嚴的儀式,享受濤聲入耳,海風拂面。能於平日的忙碌里偷得片刻清閑,便得覺賺到了額外的幸福。今天,我去和大海告別,那一刻海風的滋味就是生活的滋味吧?

-

02

-

我曾記錄下一段我和孩子之間的對話:

楊楊問:「爸爸,宇宙有多大呀?」

我說:「宇宙可非常非常大,爸爸看過的書上說,科學家們研究了很久,到現在都不知道宇宙的邊在哪裡。你以後也可以去研究一下。」

楊楊說:「那宇宙是不是最大的呀?」

我說:「是啊。」

楊楊說:「那還有比宇宙更大的嗎?」

我說:「沒有比宇宙更大的了。」

楊楊說:「我覺得還有比宇宙更大的呢!」

我說:「那你說說看。」

楊楊在我耳邊悄悄說:「我們倆不是都喜歡媽媽嗎,我覺得我們倆對媽媽的喜歡比宇宙還要大。」

孩子成長中有多少這樣擊中你內心的話呢?從一個抱在懷裡的小寶寶,到一個活潑淘氣的小學生,孩子像一棵小樹一樣長大了。這長大的過程里伴隨著多少這樣的驚喜呢?第一次開口叫爸爸,第一次穩穩地走路,第一次溜冰,第一次騎單車,第一次寫下自己的名字,你在孩子身上重新體驗長大的那些事兒,笑就笑的那麼開心,哭得再厲害過一會就能忘記,他總更說出教你驚訝的話,那一刻的滋味是生活的滋味吧。

-

03

-

我曾經收到過學生的一封信,信里曾寫下這樣的話:

我不知道該用什麼樣的語言來寫你,是振奮,是疼惜,是感動,是驕傲,是滿腔沸騰的熱血,又是今夜靜默的星空。巧的是,今天讀到三毛的一篇文章,三毛也曾做過與你一樣的老師,燈下的夜和生命,你們兩個人都交付給自己所熱愛的事業。

你們兩人都能清楚地看見自己耕耘出來的青禾。

你們的聲音,同在講述著一場繁華鮮活的人世和美麗。

面對一群知識的探索者,你們從不敢輕心,從未曾大意,更從未敷衍。

你們都告訴我們,「我們並沒有跟什麼人競賽,我們只是在做一場自自然然的遊戲,甘心情願又未曾刻意」。

你們兩個人手裡拿著不同的一把又一把的種子,心裡放出了血,口裡傳出了藏在生命中豐盛、美艷和神秘的信息。種子怎麼能捨得不發芽生根再茁壯?

你們的雙手和雙肩暫時挑著我們,挑到我們長成了樹苗,被移植到另一個環境生長的時候,都會為我們欣喜而帶著失落的悲傷吧。

在你的課上,我刻下書本里所給我們的智慧、真理、人生的面相、藝術文學的美和那份既朦朧又清楚的了解和認知。你的教學,我知道你要說什麼:

你要說的是——「孩子,我們還年輕,老師和你們永遠一起年輕而謙卑,在這份沒有代溝的共同追求里,做一個勇士,自自然然的勇士。如果你,我的學生,有朝一日,屈服於社會,同流合污,而沒有擔當起你個人的責任和認知,那麼,我沒有教好你,而你,也不必再稱我的任何一個名字。」

讀到這樣的文字,你會明白,這不是一個孩子對老師的簡單誇獎和奉承,這裡更讓我珍惜的是一份理解,你的良苦用心有人懂得,未曾辜負。這樣的來自學生的表達有很多,有認識的,又不認識的,這樣的理解成了十幾年平凡歷程里最美的點綴。你不要說,這樣的感動和麻煩比一比,哪一個更多。這樣的感動如此珍貴,我未曾奢望有那麼多。

我也曾給學生寫下我的話:一顆種子開成了花,一雙翅膀撫摸了雲朵,滿是相思的眼睛忽然望見月亮,渴望流浪的腳步剛剛踏上新路。那些時候的心情,便如此刻,讀你的文字。遇見你,真好!

平凡的生活里,有些愛很美,那久久回味的滋味,就是生活的滋味吧。

-

04

-

我是一個影迷,也是一個歌迷。看過很多電影,聽過很多歌,聽過很多歌。我並不執著於哪個導演、演員或者歌手,我只執著於他們的作品帶給我的感動。在李宗盛、張雨生、許巍、朴樹的歌里,在奧黛麗·赫本、布拉德·皮特、湯姆·漢克斯、阿米爾·汗的電影里,都有過我或深或淺的感動,我知道,那些滋味,就是生活的滋味。

我曾經聽過很多流行歌,有一首歌詞這樣唱到: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的田野。

你赤手空拳來到人世間,為找到那片海不顧一切。

這首歌符合我小資情調的審美標準,可是遠方一定有「詩和田野」嗎?為什麼海子寫下的詩歌卻說「更遠的地方更加孤獨,遠方啊,除了遙遠一無所有」?

其實我想,對於一個安心苟且於生活的人,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還有接下來無窮無盡的苟且。當你辛辛苦苦苟且完了這一段,你就有機會去苟且下一段了。

反過來想,就會明白,沒有苟且的生活,只有苟且的人。

張雨生在《我是一棵秋天的樹》里唱到「因為最美的在心,不在遠處」,是啊,如果自己不做出一些改變,前方除了遙遠,一無所有。

汪峰在歌里唱到:「我不知道我能夠執著多深,雖然我只是鋼鐵里的絲絨。不因一場宿命而忘卻初衷,不因一世坎坷而殘喘苟活。我站在這條街道上回望來路,當一個堅強的人笑對蹉跎,當一顆蹉跎的心深懷渴望,流年啊,你奈我何?

歌詞深得我心,最讓我刻骨的便是這「鋼鐵里的絲絨」。是啊,在這堅硬的現實里,我們只是柔軟的絲絨,可是也許時間會證明給我們看,柔軟的心也是一種力量,有了這樣的力量,流年啊你奈我何?。

-

01

-

我曾經寫下過這樣一句話:

我喜歡攝影,不是因為我的攝影水平有多好,也不一定是這朵花開的多美,這季節多麼值得珍藏春天。而是因為,無論多忙多累,只要在端起相機按下快門的那一刻,我透過鏡頭看見的,我的腦子構想的,我的心裡盼著的,都是關於美的事情。其實,生活里那些不一樣的滋味都在這些事情里。

心裡有才看得見,發現平凡中的美好,這不是技巧,而是習慣。正是這樣的一種習慣,讓我在看到一個畫面的時候,總回去構思那最美好的一面,總去設想這一瞬間的定格對於未來的意義。而這樣的思考常常讓一瞬間的畫面變得更豐富,更有質感。

照片的意義不只在於一瞬間的定格,而是為未來保留了進入回憶之門的鑰匙,或是留下了一個回憶之路的起點。通過這樣的鑰匙和起點,你可以走到時光深處,走到記憶深處,去還原當年的色彩和溫度,有回味才有滋味。

-

06

-

我還記得有這麼個事兒,說來不怕你笑話——

我剛上班的那一年,我拿著一本《中國青年》的雜誌,一本正經地對我的同事說,等著,30歲之前,我要把我的照片登上《中國青年》的封面,為此還被同事開玩笑。要知道,那一起的封面人物是航天員費俊龍、聶海勝。如今十多年過去了,別說中國青年封面了,我連二中報紙頭條都沒有上過。

可是在2007年在我剛剛不當班主任的時候,我接到了《班主任之友》主編的邀約,登上了《班主任之友》的封面。想來也覺得好玩兒,這也算是對當年少年輕狂的一個回應吧。

你該看看他們,你該知道自己的方向在哪裡。鳥隨鸞鳳飛騰遠,人伴賢良品自高。我們這些初入職場,資質平平的菜鳥如果能有職場鸞鳳的指點,在工作中用堅持彌補了我們在天資上的差距,那對於我們將是幸事一件。

我們未來的的路可以走多遠,不妨在我們這一行業當中找出來最優秀的人做一個榜樣,把這個榜樣當成一個成長路上的坐標,仰望他,走向他,給你動力,也給你希望。雖不能至,心嚮往之!這樣的一份向往常常讓平凡也可以變得有滋味。

-

01

-

做一個熱愛生命的人吧。去相信,生命的疆域不在於長度,更在於廣度;生活的意義不在於繁華,更在於領悟;這裡的生活讓你明白,時光的美,生活的魅,全在一念間。在心有靈犀的一瞬,在怦然心動的一剎,你微微一笑,人生百味,便瞭然於胸,哪種味道不是甜美?

一個人的高貴不僅僅在於付出,更在於他還是一個懂得如何付出才更好的人,他的高貴在還在於,他努力使自己變成一個經得起長久付出的人。能夠保持生命的熱度,在平凡的生活里保留一份看日出的心情,收藏孩子成長的點滴,收穫付出贏得的理解,留一份欣賞藝術的心境,存一份發現美、珍藏美的情趣,也給平淡的保留一個可以望見星空的窗口,然後呢,你能品味到生活不一樣的滋味。

生活的韻,生活的味,都不在結果,去看,去賞,去熱愛,憑欄觀雨是風度,笑看風雲亦慈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一程工作室 的精彩文章:

TAG:一程工作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