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周天子分封天下,秦、楚僅得伯、子爵,可你知道公爵有哪國嗎?

周天子分封天下,秦、楚僅得伯、子爵,可你知道公爵有哪國嗎?

周朝建立後,周氏開始分封周姓和功臣,利用原本的氏族部落建國,使得周天子成為天下共主。爵位一共有五等,依次為公、侯、伯、子、男,以及不入五等爵位的附庸。例如秦國就是西周孝王封嬴非子於秦邑(今甘肅省天水縣東北)始建秦國。當時秦國只是周的附庸,不入五爵之內。

周朝最初的封國中,姬姓諸侯國的數量最多。立了71個國,姬姓就佔了53個,這是赤果果的任人唯親啊。

周公東征後,又大規模的分封宗室功臣在東方掌控經濟和交通要地,有魯國、齊國、燕國、衛國和晉國。這五國的國君與周成王都有親戚關係,分別負責鎮壓各地殷商、東夷之民。

西周滅亡後,周平王東遷,秦國在這時立了功,由不在五爵之內的附庸變成了伯爵國。

起初分封爵位時很嚴格的,第一等的公爵很少,基本只封給天子後裔。但是有宋、陳、杞三國名義上是公爵,但是遵循二王三恪制度,和周天子平起平坐。

虞舜後裔被封在陳國,夏朝後裔被封於杞國,殷商的後裔就在宋國了,這屬於照顧性質的,相當於榮譽頭銜。但杞國公爵的地位很短暫,後被降為侯爵、伯爵,這個我們就不討論了,它畢竟是當過公爵的。

虞國和虢國也是公爵國,這兩國的來頭可大了,一個是武王二爺爺仲雍之後,一個是文王的弟弟。因此被封為公爵。不過這兩個看似尊貴的國家,下場都很可悲。

「假道伐虢」也算是他們為成語的創作做出了貢獻,兩國最後被晉國順手全滅了。

第二等就是侯爵,主要分封給姬姓宗族和開國功臣,比如有齊國、晉國、韓國。趙國。魏國、魯國等。

第三等是伯爵,主要有秦國、燕國等。

第四等為子爵,楚國、吳國、越國都在裡面,看起來很不可思議吧,楚莊王、夫差、勾踐這麼多大牛級的人物都混在子爵國里。

還有一等是男爵,有許國。其實子爵和男爵是並列的。

周王朝經歷犬戎之禍後,威嚴掃地,僅剩下共主的虛名,天下諸侯在也不把天子看進眼裡。

楚國在歷代君主的努力下,發展壯大,成為了江漢流域的霸主,不滿自己子爵的地步,要求周天子給自己加封,遭拒絕。一怒之下自己稱王,表示不和周朝玩了,楚國最終憑藉自己的實力成為了春秋五霸之一,其實力也得到了各諸侯國的認可。

吳國、越國一看楚國這麼玩,也和周王室決裂,自己封王。

春秋五霸有兩種說法,一種為《史記》的說法是:齊桓公、晉文公、楚莊王、秦穆公、宋襄公;另一種《荀子·王霸》則是:齊桓公、晉文公、楚莊王、吳王闔閭和越王勾踐。

這五霸里的公表示公爵,王代表王爵,都不是周天子封的,而是自己封的。

一看楚國玩的這麼好,後來許多國家都自封為王,甚至連一些小國家也自號為王。

只有趙武靈王認為趙國沒有稱王的實力,所以在國內沒有採用王號,只稱「君」。

就這樣大國不停的吞併小國,最後只剩下七個大國被稱為戰國七雄,它們是齊、楚、秦、燕、趙、魏、韓。

最終周赧王病逝,秦國使得西周公投降,呂不韋又滅掉了東周公,周朝滅亡。秦國又滅掉了其他六國,一統天下,秦王嬴政自號「秦始皇」,於是中國歷史上出現了第一個皇帝。

值得諷刺的是,最初的公爵國全滅,反而是子爵國的楚、吳、越先稱王。最後更是由起初不入五爵的秦國一統天下。起點高的,如果自身不努力,遲早要玩完。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胖君子 的精彩文章:

你可知道國公和開國公有何區別,岳飛的開國公究竟是哪一等的?
三國爵位知多少,呂布的溫侯、關羽的漢壽亭侯究竟是什麼?
你可知道岳飛和秦檜的官究竟有多高,誰的權力更大些?
從宋朝的官制來看包青天和龐太師這對流傳千年的「死對頭」
大明官職一目了然,袁崇煥和毛文龍究竟誰的官大?

TAG:胖君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