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崖柏:只有枯死的才有收藏價值

崖柏:只有枯死的才有收藏價值

作者:李曉濱 來源:北京日報

寂寂無名的崖柏近年為何突然在收藏市場聲名鵲起。崖柏研究學者張玉昌先生認為,這與崖柏的稀缺性相關。崖柏是生長在懸崖峭壁之上的柏科,是與恐龍同時代的物種。只有抗得住崖壁惡劣環境的考驗,方能成就一株高品質的崖柏。它不僅具有黃花梨和沉香的優點,姿態優美,造型各異,頗具觀賞性,又具有頗高的藥用價值,李時珍早在《本草綱目》中記載了崖柏乃「多壽之木」,它可安神定魂,抗炎解毒,甚至還有養顏之療效。

如此良木得到市場追捧不足為奇,張玉昌提醒:崖柏也有良莠之分,不可盲目跟風。從分布區域來看,業內普遍認為川料、秦嶺料、湖北料、燕山料為次優選,前三者多長於南方或中部氣候濕潤、土壤肥沃之地,環境優越,樹木生長快,年輪寬,質地松;而燕山料也因氣候濕潤,油分多未經發酵,味道單一。只有太行料分布於北方苦寒之地,環境惡劣,生長緩慢,質地緊密,油性大,味道醇甜略帶薄荷清香,是為佳品。

若崖柏分布於同一地區,則要考量它的紮根地。石生崖柏為上品,它從堅硬貧瘠的石頭中破石而出,汲取天地精華,又直面凌冽崖風,常形成奇特的彎曲靈動的飄逸造型。此類崖柏木質密度高、油性大,並有著醇厚的柏木香味,是根雕、根藝的最佳材料。而坡生崖柏和土生崖柏,因為生長環境優越,長成時間短,水分大油性小,樹根形態呆板,藝術價值低。

張玉昌特彆強調,只有枯死的崖柏有收藏價值。因為只有遭遇生存困境的崖柏,才會將其樹榦的營養、油脂儘可能往枝頭樹根濃縮匯聚,以獲得足夠的養分來支撐生命,從而形成層次分明的豐富紋理。而活樹含水量大,油脂少,手感較輕,即便是雕製成藝術品,容易因流失水分而乾枯開裂。盲目砍伐還在生長的崖柏無用且無益,這種逐利行為只會對大自然造成不可逆的毀損。

留在懸崖上自然風化百年的崖柏陳化料是可遇而不可求的珍品,它的樹皮、邊材風化朽光,只剩下了堅實的芯材部分,這類陳化料油性大、質地好、包漿好、香味醇厚。而樹皮、邊材料未完全風化朽化的老料是次優選。

從鑒賞角度而言,上品為根藝件(自然天成),中品為根雕件,下品為把玩件。

收藏者最為推崇的是鬼斧神工、渾然一體的自然造物。在太行山的高海拔崖壁,崖柏的獨根,具有如綢緞般的飄逸感和獨立於天地間的孤傲感。藝術家只需經過簡單地去皮,就可創作出傳世的崖柏根藝精品。曾經拍出天價的《飛龍在天》就是未經人工雕琢的自然造物,它看上去如一條巨龍盤旋騰空而起,底部雲蒸霞蔚,龍頭栩栩如生,龍身不斷翻轉,盤旋而上。整件作品惟妙惟肖,栩栩如生,巧奪天工,可遇而不可求。

而對於需要二次加工的根雕件,講究「下刀少」的「巧雕」。盡量完整地保持崖柏的原生態,在此基礎上進行少量的藝術創作。把玩件主要指的是珠串。珠串藝術價值低,可鑒賞的價值只在於它的底料。若是太行山陳化料製成的手串,依然有極高的收藏價值。其他只能做尋常賞玩之用。

若是收藏崖柏雕擺件,只需將其置於室中,身安神穩。平日無需過多養護,注意不要過分受潮,落灰時用乾燥軟布擦拭即可。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收藏那點事 的精彩文章:

陳傳席:李苦禪有筆墨功力,但不知表現什麼
人物油畫 美國Mark Arian作品
鍾紹京《維摩經》,楷書經典!
與徐渭齊名的牛人,水墨畫里的表現派——陳淳
什麼是真正的友情?

TAG:收藏那點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