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招商局&中遠全球買港口,港口業涌動著的暗流

招商局&中遠全球買港口,港口業涌動著的暗流

作者:格隆匯·木易先生

無人能夠否定,專業分工給世界帶來了巨大的財富,資本、貿易、生產實現全球化,各國利用各自的相對比較優勢專業化生產,生產資源在世界範圍內流動,世界因利益連成了一體。但經濟上相互滲透也讓國家的經濟更加的敏感和脆弱,某一塊經濟體出現問題,造成的將會是全球的災難,它的破壞力在08年金融危機表現地淋漓盡致。

以中國為例,中國糧食、糖類的進口依存度高達20%,原油的對外依存度為67%,鐵礦石的對外依存度更是超過85%,更別論中國暫時無法製造的只能依靠幾乎100%進口的高精密儀器,如精密機床、核心汽車、飛機零部件、各類藥物等等物品,這並不是中國特有的現象,各國的相互依賴程度一直在上升,從下圖可以看出,除了08年金融危機造成的短暫下跌外,整體來看,全球的出口佔GDP比率還是在穩步上升。

大勢如此,就算是特朗普的逆全球化的主張也是無法撼動的,全球大概率還會在全球化的進程上一往無前。

而作為國際航運的收費站,港口股也隨著航運的度過了15、16年的寒冬,航運隨著"中國神船"的整合逐漸緩過來了,而產業鏈上的港口卻並沒有太多的關注。但是,隨著"一帶一路"政策的推進,國家隊(招商、中遠)在海外併購頻現大手筆,據統計,從16年年中到17年年中,中國在國外計劃收購的港口項目有9個,總投資額201億美元,世界港口行業的格局不聲不響的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一、港口發展的歷程與投資邏輯

港口是國際貿易關鍵節點,各國經濟(甚至是國家戰略)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港口按運輸貨種來分,可分為干散貨、集裝箱、油品化工三種。港口是基礎設施的一部分,但其戰略意義遠遠超越一般的基礎設施,中國雖然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和第一大貨物貿易的出口國,但港口的發展並不十分成熟。

中國港口的發展分為四個時期,著重最近30年的發展:

計劃大建設期(1998年以前):中國對外關係的發展,對外貿易迅速擴大,外貿海運量猛增,沿海港口貨物通過能力不足,港口的建設以國家的統一規劃為主,港口從無到有,經過幾輪的大建設,逐漸形成體系。1997年底全國沿海港口共擁有中級以上泊位1446個,其中深水泊位553個,吞吐能力9.58億噸,是改革開放之初的4倍。完成吞吐量由1980年的3.17億噸增長到1997年9.68億噸。

黃金時期(1999-2008年):21世紀以後,經濟全球化進程加快,在出口的強力需求下,沿海港口時間了快速發展,原交通部不再參與港口的規劃,建設由各省政府和港口所在的政府部門來主導港口發展。沿海港口吞吐量10億噸左右升至43億噸,年複合增速15.2%,為國內港口發展的黃金時期,但也因這種制度,造成了後來的產能過剩問題。

危機時期(2009-2013年):2008年金融危機席捲全球,全國港口吞吐量下滑,中國港口吞吐量增速急速下降,09年增速降至7.8%,而後由於政府經濟刺激計劃,2013年之前維持10%年均增速,但此時港口區域的產能過剩在全球需求的下降中已經開始凸顯出來。

低增速瓶頸期(2014年至今):國際經濟持續疲軟(尤其是中國經濟),進出口增速不斷下滑,16年全球吞吐量增速甚至幾乎於0。中國2014-2016年港口吞吐量增速繼續下滑,增幅分別為5.6%、1.6%、3.2%。同時,伴隨港口規模建設,部分區域產能過剩,環渤海港口群尤為嚴重,港口風光不再。

發展到如今,港口發展還面臨著以下的內憂外患:

1、全球貿易的疲弱,Drewry預測未來5年每年少於3%的增速。

2、由於要應對更大比例的大型船隻而增加的運營成本和資本性支出,由於航運業節省成本的行為,現存的船隻中,大型船隻的比例越來越高,而大型船隻需要的深水泊位更多而對其他泊位的需求減少,就會要求港口進行改造,運營費用也會相應提高。

3、經歷了寒冬的航運業形成了以航運集團為主的經營模式,世界90%以上的運力都屬於少數的航運集團,航運集團的共同行動帶來的是港口更高的商業風險,一個集團的離棄將對一個港口造成重大的打擊。

4、區域內的同行業務集中造成的低價惡性競爭持續拉低利潤率。

11年以來國家的一系列政策導向主要圍著以上的問題而不斷尋求解決方法。理想很豐滿,顯示很骨感,這個問題並不好解決。自2011年開始,沿海港口的新增固定資產投資不斷下滑,新增吞吐能力的增速也不斷放緩,但隨著需求的下降和產能的過去集中建設的產能釋放,港口過剩已經頗為明顯,但是每年新建港口產能仍維持在高位。

港口行業的發展具有周期性特徵,受宏觀經濟增速放緩、腹地產業結構調整和大宗散貨運輸低迷等因素的影響非常明顯,在增量需求上並沒有太大的指望。那麼,要實現發展,擺在面前的有三條路,這也就帶來港股的三個投資邏輯:

1、國內整合帶來的存量爭奪

2、國外併購背後的增量擴張

3、港口整合後內部實現的轉型升級轉變帶來的成本下降與效率提升

二、國內整合的進程與困境

過去的行業產能過剩,是因為沒有統一的規劃,加之地方政府之間也缺乏必要的協調和溝通,使得各地的港口出現重複建設、同質化競爭的情況,特別是因為對經濟腹地的依賴性雷同,港口行業產能相對過剩的局面就是由於各地政府的各自刻意追求的結果,這一點在環渤海港口圈最為明顯。環渤海憑藉的地理優勢和港灣優勢,其干散貨吞吐量佔全國一半以上,也是集裝箱吞吐量最大的省份,但2016主要港口公司的ROE水平低於港口行業平均。

國內的整合早已開始,但依然還在路上:

更主要的是,這樣的整合只能算是準備步驟,帶來的只是短暫的炒作,真正的問題還沒有解決。最大的問題是現在港口數量過多,仍然處於供大於求的狀態。在現有港口數量下,每年依然有新建港口的情況下,港口行業整合的效果仍然不確定,這樣的不確定來源於港口對應的地區行政管轄單位不同, 其中的利益糾葛錯綜複雜,各港口之間的難以配合協作,如東北的大連港、營口港,長三角的上海港、寧波-舟山港在集裝箱、干散貨和油品的業務上都存在同類競爭的問題。以至於大部分的港口使用率都不足50%,所以問題離解決還很遠。

因為歷史原因,港口整合內部只能依靠的行政力量,現行的主要解決方式會變成把各省甚至整個區域港口收歸到央企統一管理,而現在主要明面上的央企為招商局集團以及中遠海運集團,但這樣的整合因為其複雜性,不同地區有不同的整合方式,還需要時間去落實,而且落實到發揮效應也有一段磨合期,總的來說,國內整合仍具有極大的不確定性。

其中代表了兩個整合模式,一個是以招商局為代表的的港口專業運營商為核心的模式,一個是以中遠海運集團為代表的航運-港口整合為核心的模式。

17年5月,中遠海運港口有限公司與營口港務集團日前宣布,對雙方共同參與經營管理的營口集裝箱碼頭有限公司與新世紀集裝箱碼頭有限公司進行整合。

2016年的招商局港口年報中更是直接提及:"港口整合方面,集團將充分研究並把握供給側改革、地方港口重等契機,發揮自身資源優勢,加強與沿海主要港口集團的互動與交流,積极參与國內港口整合,增強國內港口網路與資源協同效應,進一步提升在國內港口市場的話語權"。要知道,港口的背後都是地方政府,有這個底氣說這樣的明話,你懂的~ 今年6月,招商局港口(00144.HK)與遼寧省港口上市公司大連港(601880)、營口(600317)、錦州港(600190)公告稱,遼寧省政府與招商局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招商局集團)將合作建立遼寧港口統一經營平台,以推進遼寧港口集團所轄港口的業務重組和架構優化調整。

兩家港口集團一直都有著大量其他沿海港口的股份,佔比20%~40%之間,大多都有經營權,但長年無法實現真正的整合,這次在政策的支持下,國內真正的整合或會真正地開啟,繼續推下去,未來很有可能剩下僅有的兩個港口集團,港口業重回中央。

就以現在來說,國內整合依然處在存量博弈的階段,格局會發生變化,但是在現有體量下,想有大增長是不現實的,整合的速度也不好估計。此外,依託著國內產能輸出願景的"一路一帶"在推進,國內出發的站點在整合,國外接收的站點也要控制起來,航運未至,港口先行。

三、進擊的海外港口併購

2017年6月,國家發展改革委和國家海洋局聯合發布《"一帶一路"建設海上合作設想》,首次就推進"一帶一路"建設海上合作提出中國方案,提出要重點建設三條藍色經濟通道:

1、中國-印度洋-非洲-地中海藍色經濟通道;

2、經南海向南進入太平洋,中國-大洋洲-南太平洋藍色經濟通道;

3、經北冰洋連接歐洲的藍色經濟通道。

好的併購永遠都是在下行區間完成,全球經濟已經處於6年的低迷期,在13年後,伴隨著世界經濟的不景氣,這樣的活動變得更加順利,政策周期疊加經濟周期,海外的港口併購推進加速也就順理成章了。

據英國《金融時報》統計,截至17年6月的過去一年中,中國企業累計宣布了對九個海外港口的投資計劃,總金額達到201億美元。去年同期這一金額僅有99.7億美元,最新數據雖然還未包括其他仍在討論中的金額尚未披露的項目。

事實上,國外收購港口的活動一直在進行,馬六甲海峽的關丹港,非洲的吉布地港,巴拿馬運河、蘇伊士運河的港口,諸多海上航運的咽喉要道都被中國企業投資。當前世界吞吐量排名前200位的海外港口中,中企參與經營的有二十多家,其中一半以上都是2013年及以後投資的。在13年提出一帶一路的時間點,招商局收購法國Terminal Link集團49%的股權,包括其旗下四大洲15個港口的經營權後,開啟了收購狂潮,隨後的15、16、17年招商局分別獲得7、6、5個港口的經營權或控制權。

在地區上分布上,明顯地跟著政策走,側重於上述的三條經濟帶,東歐、南美、東南亞、南亞是港口的投資重點,在馬六甲海峽、霍爾木茲海峽、巴拿馬運河等運輸要道附近占坑更是重中之重,這些港口不僅流量更大,而且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雖然下圖數據有一點老,但總體的布局方向不變。

港口因為其重要的戰略地位,一般國家轉讓經營權甚至所有權都要十分慎重,兩家企業能如此大規模收購港口,與世界經濟有關,與過去4~5%的世界平均吞吐量增速相比,13年開始全球的增速就開始回落。在經歷過去幾年的低迷,部分國際港口運營出現問題,這就給了中國企業機會,開始大肆收購碼頭。下圖為中國近2年多來收購港口的不完全統計。

經過這些年的收購合併,招商局港口和中遠海運港口作為海外併購的主力,吞吐量已經躍升為世界的第一第二位。

但在權益吞吐量上,兩者的排名還有差距:

這就意味著,兩大集團過去大量的收購都沒有達到控股的比例,按照最近招商局港口(00144.HK)擬收購比利時的案例,希望從25%的股份一口氣提高到全資控股,野心可見一斑。相比之下,李嘉誠旗下的和記黃埔港口集團經過多年的發展,在已經在全球建立了大量控股港口,不得不佩服李嘉誠的大智慧,港口、地產物業、公用事業都非常有遠見地走到了前頭。可以想像,在條件合適下,兩大集團肯定會繼續積極收購股份以達到控股,爭取更大的權益,以經濟的角度來說,港口的業績看的最核心的數據就是吞吐量以及權益吞吐量,他們某種程度上就像高速公路的收費站,收費站建好了,流量有了,就會反應在業績上。幸運的是,招商局港口和中遠海運港口都在港口上市了,而兩者收購的港口,大多為重要要道的大港,流量並沒有太大問題。

四、國家隊港口雙雄

港口是經濟命脈,雖不是大富大貴的行業,但是其戰略價值不言而喻,穩定的現金流,一手的經濟貿易數據等等,都是國之重器,這也就是兩大國家隊--招商局集團與中遠海運集團。

在港口行業,碼頭運營商主要分為三類,一是專業碼頭運營商,代表是PSA國際港務集團、和記黃埔港口、迪拜環球港口、招商局港口國際、歐門集團、菲律賓國際集裝箱碼頭等;二是航運企業旗下碼頭運營商,代表是馬士基碼頭、中遠海運港口、Terminal Link/CMA Terminals、TIL集團、長榮、韓進等;三類是門戶港類的碼頭運營商(投資了海外碼頭),代表是上海港務集團,煙台港集團等。

招商局為主的專業碼頭注重於深耕碼頭與腹地的價值,而中遠海運港口這類的航商企業有航運背景的更注重於泊船的優先權,兩種模式都有強烈的收購動機。具體看兩家集團:

招商局港口(00144.HK)

招商局港口到目前為止已進入了近20多個國家運營碼頭,印度洋的斯里蘭卡科倫坡港,沿歐亞主航線到達扼守紅海的吉布地港,過蘇伊士運河,便進入地中海的馬爾他港,接著班輪掛靠黑海的土耳其、西北歐法國和比利時。

招商局港口奉行的是港口綜合開發的"大港口"模式,就是招商局號稱的"前港、中區、後城"整體規劃投資。所謂"大港口",即港口從內涵按港口產業層級不斷向外延伸,發展綜合服務;"大物流"則是以港口為中心,利用鐵路、公路與駁船的功能,延伸擴大港口區域性腹地。招商局港口做的就是以"大港口+大物流"模式。而海外的業務已經佔到總收入的24%,這個比例未來還會增加。招商局港口(00144.HK)最新發布財報顯示,公司2017財年上半年營業收入40.86億港元,同比增長4.96%公司2017財年上半年盈利31.48億港元,同比增長86.27%,隨著全球經濟的好轉,招商局港口無疑是最為收益的標的之一。

中遠海運港口(01199.HK)

2016年中遠太平洋與中海碼頭兩個公司的集裝箱碼頭資產實現徹底合併,並改名為中遠海運港口,全年完成集裝箱總吞吐量9507.19萬TEU,成為了世界上第四大航運企業。按照中遠海運的規劃,中遠海運港口將透過收購一攬子碼頭資產,擴大碼頭網路、增加市場份額,進一步強化中遠海運港口在大中華區的主導地位,並提升本集團在全球集裝箱碼頭行業的領先地位。現今中遠海運港口正集中資源發展碼頭業務,配合國家的"一帶一路"戰略,開拓海外市場。依託中遠海運以及OCEAN聯盟巨大航運需求,中遠海運港口的前途不可估量。 中遠海運港口(01199.HK)中報顯示,2017財年上半年營業收入2.81億美元,同比下降1.00%,盈利3.85億美元,同比增長123.74%。

五、結語

2017年,對於航運業來說都是一個元年,世界範圍內的航運資源重新整合,重新開始,以集團化集約化的模式運營,BDI指數從16年最低點的291點到現在1344點,集裝箱指數CCFI也從632點到現在833點,雖然仍然在低位,但航運企業已經開始盈利了,最重要的是,貿易已經開始好轉。

港口業在這一年也蠢蠢欲動,主要的港口企業,尤其是央企中遠海運集團旗下的中遠海運港口(01199.HIK)以及同為央企的招商局集團旗下的招商局港口(00144.HK)為代表的港口企業加槓桿整合國內資源,積極搶佔國外港口資源,各自港口也在開始尋求轉型之道港口,未來的港口必然會變成大港口行業,集中度將會得到提升,伴隨著貿易的轉好,完成國內外整合以及整合以後的轉型升級的種種預期都讓中國港口業變為完全不同的樣子,一帶一路這個頂層級的戰略的意義無需多言,而這正是中國港口企業星辰大海的未來的保證。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格隆匯 的精彩文章:

騰訊的WeGame,能不能重新撬開PC遊戲市場的大門?
做投資究竟需要多聰明?
星辰通信:5G來臨時,手可摘星辰?
區塊鏈、比特幣、ICO:一場不折不扣的驚天龐氏騙局
雲遊控股:扭虧為盈,經調整凈利潤170萬,互聯網金融或成新的增長點

TAG:格隆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