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崇禎堂哥坐擁數十萬軍隊,崇禎為何不調去打李自成和皇太極

崇禎堂哥坐擁數十萬軍隊,崇禎為何不調去打李自成和皇太極

1644年崇禎皇帝被李自成逼得上了吊,這一次的北京保衛戰相比於兩百年前的那場北京保衛戰要失敗得多,1449年的北京保衛戰于謙率領各地的勤王軍隊擊敗了來犯的瓦剌大軍。而到了兩百年後,崇禎皇帝被圍時,幾乎沒有軍隊前來勤王,這是為何呢?難道偌大一個明朝真的沒兵可調了嗎?我們把時針稍微往後撥一年,看看明朝是不是真的沒兵了。

崇禎死後,崇禎皇帝的堂兄、小福王朱由崧在南京繼位,史稱弘光帝。弘光帝所依賴的軍事力量是江北四鎮和武昌的左良玉。

1645年閏六月,南明江北四鎮之一的劉澤清向清軍投降,隨之投降的明軍有二十三萬之多,而左良玉之子左夢庚也率領十五位總兵官投降清軍,僅劉、左兩部投降的明軍就有數十萬之多。而在這之前,南明弘光帝手下擁有更多的兵力,還有江北四鎮的高傑、黃得功和劉澤清三部。而一年前,面對農民軍和清朝兩線夾擊的崇禎皇帝為什麼不調動這些軍隊去打農民軍和清兵呢?其實崇禎皇帝不是沒想過,但是調不動。

先說前文中率二十三萬軍隊降清的劉澤清,在李自成大軍逼近北京時,崇禎皇帝下旨讓時任山東總兵的劉澤清率部進京勤王,但是畏於農民軍的戰鬥力,劉澤清根本不敢進京,但是皇命難違,劉澤清只能假裝墜馬摔傷,請求延遲進京,結果北京很快被大順軍攻破,崇禎皇帝殉國,劉澤清再也不用勤王了。為了離大順軍更遠一些,劉澤清南逃到了江蘇淮安一帶,所以指望他去勤王,崇禎不死才怪。

再看四鎮中的另外一部,高傑,他原本是李自成農民軍中的一員大將,後來與李自成的小妾邢氏通姦,害怕被李自成發現所以投降了明朝。到了1644年,李自成從西安向北京進軍,一路上大明官兵望風而降,但是高傑因為他送給李自成的那頂綠帽子而不敢投降,估計李自成也不會放過他,所以高傑就一路向東逃,最後沿著陝西、河南在京城外圍繞了一個圈逃到了山東,所以高傑也指望不上了。

四鎮中的其他兩鎮——黃得功和劉良佐也並沒有勤王的勇氣。不過當時還有一支人數眾多的軍隊,這就是寧南伯左良玉。

左良玉成名於崇禎時期鎮壓農民軍,多次大敗張獻忠,到了崇禎後期已經漸漸有了尾大不掉之勢,對於上級的命令陰奉陽違。但是,隨後他碰到了比張獻忠更厲害的李自成,被李自成擊敗,從此帶著二十多萬的部隊龜縮在武昌。

1644年,崇禎皇帝下旨封左良玉為寧南伯,並許諾如果成功擊退李自成,將封他們父子二人世代鎮守武昌。但是,左良玉已經在湖北等地領略到了李自成的厲害,而如今李自成又勢頭正勁,左良玉豈敢北上與其爭鋒。所以左良玉就使了一招緩兵之計,他擬定了一個進軍計劃,並上呈朝廷批准,結果公文還沒批複,崇禎皇帝就被逼得上吊了,由此可見,左良玉也靠不住。

左良玉和江北四鎮是當時京城周圍最強大也最近的兵馬了,結果他們都靠不住,崇禎皇帝除了上吊恐怕沒有別的選擇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李自成 的精彩文章:

闖王李自成玉璽重現江湖,後裔攜家譜證實這段歷史
假如沒有李自成搗亂,明朝是否能夠戰勝滿清?
李自成兵敗後去向之謎 闖王寶藏究竟在何處?
他是李自成的救命恩人,曾2次出手相救,李自成卻對他劈頭一刀
歷史上襄陽「石菱巷」也被稱為「夜壺巷」

TAG:李自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