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想要脾腎同治,記住這幾個方劑配伍規律就夠了

想要脾腎同治,記住這幾個方劑配伍規律就夠了

願關注我們的人都能找到

屬於自己的皮球

小編導讀

對中醫有所了解的朋友都知道,腎與脾是相互資助、相互依存的關係。在生理上,脾與腎的關係主要反映在先後天相互資生和水液代謝方面。腎中精氣有賴於水谷精微的培育和充養,才能不斷充盈和成熟,而脾轉輸水谷精微則必須藉助於腎陽的溫煦。也正因為如此,在臨床上,經常遇到需要脾腎同治的情況。那麼,脾腎同治究竟如何進行呢?有什麼方劑配伍規律呢?一起來看今天的文章吧!

中醫上有「非精血無以立形體之基,非水谷無以成形體之壯」之說法。水液代謝方面,其本在腎,其制在脾,脾主運化水濕,須有腎陽的溫煦蒸化;腎主水,司關門開闔,使水液的吸收和排泄正常。腎之開闔作用,又賴脾氣的制約,即所謂「土能制水」。脾腎兩臟相互協作,共同完成水液的新陳代謝。在病理上,腎與脾的病變常相互影響,互為因果。如腎陽不足,不能溫煦脾陽,致脾陽不振或脾陽久虛,進而損及腎陽,引起腎陽亦虛,最終導致脾腎陽虛。故臨床上常「腎脾同治」。在治法上,或溫補腎陽,兼補脾陽;或溫運脾陽,兼補腎陽,分清孰輕孰重,孰先孰後而分別施治。

(一)溫腎暖脾利水

溫腎暖脾利水,適用於濕從寒化或濕與寒結所致的陽虛水腫證。因脾主運化水濕,脾腎虛寒,陽不化水,水濕內停而生腫滿,見有身半以下腫甚,手足不溫,口中不渴,胸腹脹滿,大便溏薄,舌苔厚膩等。故常以溫陽葯與利濕葯為主組方,常用桂枝、附子、茯苓、白朮等。代表方劑如實脾散、真武湯等。

(二)溫補脾腎止瀉

溫補脾腎止瀉,適用於脾腎陽虛之瀉痢證。因脾腎久病,耗氣傷陽,或久瀉久痢,或水邪久踞,以致腎陽虛衰不能溫養脾陽,或脾陽虛衰不能充養腎陽,終致脾腎陽氣俱虛,其癥狀表現有五更瀉泄,畏寒肢冷,腰膝酸軟,不思飲食,食不消化,或久瀉不愈,神疲乏力,舌淡,苔薄白,脈沉遲無力;或可見眼花、視蒙、耳聾等諸虛之症。治宜溫腎暖脾,澀腸止瀉。常以溫腎暖脾之補骨脂、肉豆蔻等為主組方,或以山藥、茯苓、牛膝、肉蓯蓉、巴戟天等健脾溫腎之品為主組方。代表方劑如四神丸、真人養臟湯、五味子散、還少丹、復元丹、補天大造丸等。

(三)溫補脾腎祛寒

溫補脾腎祛寒,適用於脾胃虛寒及脾腎兩虛,陽虛寒凝證。脾陽久虛,致脾陽不振,進而損及腎陽,或腎陽不足,不能溫煦脾陽,最終形成脾腎虛寒,而見有脘腹冷痛,嘔吐泄瀉,手足不溫等。治宜溫陽祛寒。常以附子、乾薑等溫暖脾腎、祛除內寒葯,同時配伍益氣健脾之品如人蔘、白朮等組方。代表方劑如附子理中丸、乾薑附子湯等。

推薦書目

從腎治未病理論與方葯

本書分為總論和各論兩部分。總淪由三章構成,分別介紹了中醫從腎治未病理論的學術源流,中醫從腎治未病的基本原則,以及中醫從腎治未病的現代研究。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的精彩文章:

不要嘲笑牛,小心它的犟脾氣,動物界那些冷知識你知道幾個!
壽命長短取決於五臟健康,心、肝、脾、肺、腎你都知道怎麼養嗎?
當心!孩子食慾過強會導致脾虛問題
脾虛的自我診斷 脾虛了怎麼辦?
真正脾氣爆的三大星座其實是他們!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