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我們的生活沒有這些植物,我們該拿炒菜怎麼辦?
撰文 / 陳瑩婷
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
本文節選自《假如我們的生活從未認識這些植物—油料篇 》一文
走進超市糧油區,貨架上各種植物油整齊排列,撲面而來,棕櫚油、花生油、大豆油、菜籽油、橄欖油......種類多樣,讓人眼花繚亂。不過,講真,不知道什麼油比較好吃沒關係,但作為我們日常生活的必需品,這些油都是由哪些植物榨取來的,你有必要了解!要知道,要是沒有這些植物,我們該拿炒菜怎麼辦呢?!
下面,知力君就來帶大家認識一下,常見的幾種可以榨油的油料植物。
棕櫚油—油棕
(Elaeis guineensis)
許多人肯定想不到,目前世界上生產量、消費量和國際貿易量最大的植物類油品,竟然是名不見經傳的棕櫚油!
其實,棕櫚油來自油棕的果實。油棕原產於西非,後被引種至馬來西亞和印度尼西亞等地。 與其他油品相比,棕櫚油含有較多的飽和脂肪酸,所以經得起高溫煎炸,耐得住氧化反應,很適合作為薯條、油條、速食麵、油炸類膨化食品的常用油。
玉米油—玉米
(Zea mays)
大家都知道,從玉米的果實(俗稱玉米粒)里提取出來的油就是玉米油。玉米油色澤金黃、口味清淡,很適合用於日常烹調和食品加工。
花生油—花生
(Arachis hypogaea)
在中國,花生油和大豆油應該是銷量最高、人氣最旺的親民型油品了。花生油來自花生,雖然看起來普通,但相對其他主要食用油來說有一個誘人的優點,就是煙點高,這意味著我們可以用它來煎炸食物。所以,花生油不僅讓人吃得開心,還吃得放心。
大豆油—大豆
(Glycine max)
從大豆種子中提取的植物油,就是我們非常熟悉的大豆油。大豆原產於中國,全國各地均有栽培,以東北產的最為著名。大豆油是目前全球第二大植物類食用油,其產量僅次於棕櫚油。
橄欖油—油橄欖
(Olea europaea)
看過這篇文章後,若有人問你橄欖油是哪種植物生產的,可別再回答「橄欖」了!因為,橄欖油的來源植物其實是木樨科木樨欖屬的一種常綠小喬木,名叫油橄欖,而真正叫橄欖的植物,是橄欖科橄欖屬的成員,與油橄欖是八竿子打不著的關係哦。
葵花籽油—向日葵
(Helianthus annuus)
向日葵又名日頭花、丈菊,是地球上最大的植物家族—菊科的成員,原產於北美洲,現在遍佈於世界各地。葵花籽含油量很高,為45%~55%,煙點也較高,能用於煎炸。另外,護膚化妝品工業還常用葵花籽油做潤膚劑。
菜籽油—歐洲油菜
(Brassica napus)
菜籽油是中國消費量第二大的油。這裡的「菜籽」是指十字花科芸薹屬幾種植物的種子,其中,歐洲油菜貢獻了世界上絕大部分的菜籽油。
看到這裡,小夥伴們是不是漲姿勢了?


※雙屏」手機,你會想要嗎!
※如何辨別假冒偽劣食品?
※有的人為什麼會長虎牙?虎牙能拔嗎?
※達爾文都解不開的謎!「世上第一朵花」長什麼樣?
TAG:知識就是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