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育兒 > 孩子經常尿床,家長要注意了

孩子經常尿床,家長要注意了

遺尿症(enuresis)又稱非器質性遺尿症或功能性遺尿症,通常系指兒童5歲後仍不自主地排尿而尿濕了褲子或床鋪,但無明顯的器質性病因。 遺尿症有兩種分類的方法。第一種分類是根據遺尿發生的時間而定,當兒童遺尿發生在睡眠中(包括夜間睡眠和午睡),但白天能控制排尿,而且膀胱功能正常,則稱為單一癥狀的夜間遺尿,而當小兒白天清醒時有遺尿,但無神經系統的病變諸如脊柱裂、脊柱損傷等,則稱為白日遺尿。第二種分類法將其稱為原發性和繼發性遺尿,所謂原發性是指小兒從小至就診時一直有遺尿,而繼發性是指小兒曾經停止遺尿至少6個月,以後又發生遺尿。

癥狀體征

據報道,原發性遺尿佔大多數,其中尤以夜間遺尿最常見,以男孩多見,夜間遺尿者約有半數每晚尿床,甚至每晚遺尿2~3次,白天過度活動、興奮、疲勞或軀體疾病後往往遺尿次數增多,日間遺尿較少見。遺尿患兒常常伴夜驚、夢遊、多動或其他行為障礙。

小兒遺尿病因

一般情況下,孩子在3-4歲開始控制排尿,如果5-6歲以後還經常性尿床,如每周二次以上並持續達6個月,醫學上就稱為「遺尿症」。夜遺尿是一種常見病,在我國男孩子比女孩患此病的概率高,排除疾病引起尿床的原因,原發性夜遺尿確切病因尚不清楚,可能與下面的這些因素有關:

遺傳因素

夜遺尿通常在家族中顯性遺傳,若父母都曾為夜遺尿患者,他們的孩子便有3/4機率尿床。若父母一方有曾為尿床患者,他們的孩子有1/2的機率患病這是一個很可怕的病例,請各位做父母的及時發現,及時治療。

疾病因素

蟯蟲症(蟲體對尿道口的刺激)、尿路感染、腎臟疾患、尿道口局部炎症、脊柱裂、脊髓損傷、骶部神經功能障礙、癲癇、大腦發育不全、膀胱容積過小等等,但因病引起的遺尿只佔很小的比例。絕大多數孩子的尿床與精神因素、衛生習慣、環境因素等有關。

睡眠很深,不能及時醒來排尿

部分患兒沒有受到排尿訓練,如長期使用尿布,父母夜間不喚醒孩子,抱孩子去廁所撒尿,甚至有些父母在孩子躺在床上睡眠時幫他們排尿,造成孩子睡眠中排尿的習慣。久之,容易發生夜間尿床。

膀胱的夜間控制能力發育遲緩

夜遺尿患者隨年齡的增長,癥狀或許有所改善,停止尿床,但停止夜遺尿可能需要幾年的時間,甚至有1%的人進入青春期後還繼續尿床。

環境因素

突然換新環境;氣候變化如寒冷等。此外,孩子入睡前飲水過多;吃了西瓜等含水量多又有利尿作用的水果;父母在孩子夜間有便意時沒有及時把尿等都會造成孩子尿床。

不能產生足夠的控制尿激素ADH

另外,還有20-30%的夜遺尿孩子在睡眠中,身體不能產生足夠的控制尿激素ADH,控制尿激素是一種由人體自然產生並可減少尿液量的激素。

如何驅趕「夜尿蟲」

如果是疾病因素引起的,先治療疾病。排除了疾病因素,是由於不良生活習慣造成的遺尿,可以通過耐心的教育,解釋和勸慰來糾正。首先要幫助孩子了解遺尿症是暫時的功能失調,消除精神負擔,配合治療是可以治癒的。

如何預防及護理

·為避免孩子夜間熟睡後不易醒,白天應注意不要過度疲勞,中午最好安排一個小時的睡眠時間。

·晚飯菜中少放鹽,少喝水,少喝湯。

·睡覺前制止孩子過度興奮,要孩子養成睡覺之前排空小便再上床的習慣。

·父母要培養孩子自覺起床小便的習慣。入睡前提醒孩子自我默述「今晚x點起來小便」,父母還可以在孩子經常遺尿的鐘點到來之前叫醒他,讓他在清醒狀態下小便。

·訓練孩子白天憋尿也可作為一種方法,每當出現尿意時主動控制暫不排尿,開始可推遲幾分鐘,逐漸延長時間。

在治療過程中,對孩子時常鼓勵能加強他們的信心,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哪一天沒有尿床,就給予表揚和鼓勵,這樣可以增加孩子參與治療的積極性。另外。父母千萬不要責怪,懲罰孩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花花育兒經 的精彩文章:

產後便秘怎麼辦?
新生兒淚囊炎怎麼辦?
寶寶老是吐奶怎麼辦?
一人吃、兩人補,當心全胖在孕婦身上!孕前肥胖 容易導致嬰兒出生缺陷
孕期嗜酸 怎樣吃才健康

TAG:花花育兒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