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長大後才發現,懂事的背後是自卑和不幸!

長大後才發現,懂事的背後是自卑和不幸!

「你要懂事,要聽話」

01

我很懂事

小時候媽媽是家庭主婦,父親掙得不多,

五歲的時候看中了一個玩具,爸爸當時買不起,

「太貴了,你要懂事,要聽話,不買了好不好?」

心裡難過的我什麼也沒說,點點頭走了。

有一次我父親和別人聊天,

說我不講吃、不講穿、一心學習。

我當時就在旁邊聽著,除了辛酸我還能做什麼呢?

我總不能任性地去要這要那,除了懂事我別無選擇。

現在回憶起來,我不會誇我自己,

如果有再來一次的機會,

我會告訴爸爸我真的很喜歡那個玩具,我也想穿好看的衣服...

從小我都是如此,不管是家長,老師還是同學,

總之別人的請求我從不拒絕,我也從來不向任何人提要求,

從小到大都是父母嘴裡的乖孩子,老師眼裡的乖學生。

長大後慢慢發現,這種善解人意背後,更多的是自卑。

我怕對方不高興,所以我從不提出自己的想法,

哪怕自己不開心也不能惹別人不開心。

02

從小和爺爺奶奶一起生活,

父母都長年在外打工掙錢,

只有過年的時候,他們才會回來陪她幾天,

所以她從不敢在他們面前像別的孩子一樣撒嬌、哭鬧。

6歲那年春節,

媽媽帶她去親戚家串門,買了一個布娃娃給遠房表妹,

她也非常想要那個漂亮的娃娃,可是她不敢張口讓媽媽再買一個,

到了親戚家她強忍著內心的渴望和不舍,把布娃娃給了表妹。

可還是很難把自己的情緒掩飾得完美,

回去的路上,媽媽問她怎麼了,

她猶豫了半天突然哭出來:「我想爸爸了!」

她最後也沒敢說,想要一個布娃娃,

要個布娃娃從不過分,可卻要隱忍得像個大人。

03

作家劉繼榮曾在一篇文章里寫到,

她女兒在幼兒園上學的時候,

老師猶豫了半天還是說了一件讓她有些尷尬的事情:

她女兒吃飯的時候總是不控制食量,即使吃到胃痛還是要添飯。

劉繼榮聽說了這件事後,雖然在老師面前強顏歡笑,

但心裡卻萬分暴躁,想著一定要回去好好訓斥女兒。

後來她從另一位同學家長的口中得知,

女兒拚命吃飯不是因為貪吃,而是因為她覺得媽媽工作很辛苦,

要是吃得飽飽的就不會再生病,會很快長高長大,

會給媽媽做飯,會幫媽媽拖地,不再讓媽媽煩她。

得知真相的劉繼榮心中充滿了愧疚。

04

前幾天,冰點周刊發了一篇文章——

《這個名校學生喝下第6杯酒,然後在一片「加油」聲中走向死亡》,

全文只講了一件事:

就讀於「985高校」的19歲大一學生王耀棟,和同學們在酒吧里聚會,

這是他們第一次去酒吧,新奇、刺激、而且還很幸運。

當晚酒吧正好在組織活動:只要在3分鐘內喝下6杯總共1800毫升的雞尾酒,就可以獲得500元的減免優惠。

否則,就要支付這6杯酒的費用,一共168元。

當時整個酒吧只有王耀棟一個人舉起了手,

在看現場的監控視頻時,這幾杯酒他喝的並不輕鬆,

甚至在喝到第五杯的時候,他曾乾嘔了幾下,

走下台階,做了個擺手的姿勢示意過自己「不行了。」

在一陣陣的「加油」聲下,他把那句「我不行了」活生生咽了下去,

喝下了第六杯,結果重度酒精中毒死於醫院。

其實,王耀棟並沒有什麼酒量。

他平時在家裡從不喝酒,只有過年的時候才會陪家人喝點小酒,

有一次他和姐姐去KTV,才喝了一杯啤酒,便滿臉通紅。

是什麼造成了王耀棟的死亡,讓他在走下台階後,重新回去,端起了第六杯酒?

可能是因為旁人的圍觀與吶喊,這給了他自信,刺激著他的自尊;

也可能是想到父母掙錢不容易,只要自己喝完酒,就可以省一筆錢...

母親彭鳳蘭說:

王耀棟一直很乖,他是父母的好兒子,從小就特別懂事。

放學準時回家,吃飯也不挑食。

父親曾經問他,別的孩子都在參加補習班,自己需不需要。

王耀棟回復了句:

「我哪一門課不好,好好學就是了,幹嗎要花你們的錢。」

冰點周刊的那篇文章里有一段話,看得讓人心碎:

母親彭鳳蘭去摸孩子的手,冷的。

再去摳摳腳心,還是冷的。

她翻起孩子的眼皮,一片白,眼皮卻合不攏了。

她還想再看看,可沒時間了。

重症監護室不能久待,這個母親跪下來了,

她想求醫生,再讓自己進去一次,

「孩子那麼冷,我就想把被子給他蓋上。」

05

精神病學家阿德勒曾說:

「人是需要這種儘管被討厭,但還是敢於做自己的勇氣,

這樣才可以逃脫無法做自己的羞恥感,獲得真正的幸福。」

有時懂事的孩子就是缺乏這種做自己的勇氣,

如同成年人般的成熟與穩重,

讓他們犧牲了任性一次的權利,

泯滅了一顆天真的童心。

「你要懂事,要聽話」

要求一個孩子懂事似乎再正常不過,「懂事」作為一個褒義詞也好像從未被質疑過。

但是有些孩子表現得更「懂事」,可能也是性格缺陷的一種表現。

懂事分為兩種:

一種是父母素質很高、思想開明,從小家教良好,心理成熟得早。

這樣的孩子懂事而獨立、理解他人、積極進取、同情弱者等優秀品質在潛移默化中得到培養;

另一種成長於不順心的家庭環境中。

這樣的孩子看起來溫順懂事,實則內心有淚不敢流,有話不敢說,習慣於壓抑自己的內心。

第一種是在幸福中懂事,後一種則是在不幸中懂事。

—— The End ——

作者:博子媽媽,職場媽媽,推崇正面管教及兒童心理學的終身踐行者,分享最接地氣兒的育兒理念和最實用的育兒方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滬江小學部 的精彩文章:

TAG:滬江小學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