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儒釋道:人佛仙

儒釋道:人佛仙

「儒」是人的哲學,「釋」是佛的哲學,「道」是仙的哲學。

人的哲學是可知的,仙佛的哲學卻是不可知的,或者說,解釋權只存在極少部分人口中。這部分人,有的裝神弄鬼故弄玄虛,有的一知半解以偏概全,可真正瞭然的,卻是我最為神往的超脫萬物之上的人,其中之脫穎者,我首推莊子。

我首先提出一個觀點,為什麼人要創造仙佛的哲學?可知的永遠是錯誤的,不可知的永遠是正確的。在這之前,我還得闡述一下我對可知論以及不可知論的理解。

馬克思主義稱:可知強調主體和客體的關係,人是認識客體的主體,客體就能夠被人所認識或終將被人所認識,只要是隨著人的認識水平不斷提高。

如果未來的事不可預知,我們無法說一個現在無法被認識的客體一定能或者不能被認識,細細推敲,這是印證了可知論的觀點。如果未來的事可以預知,我們可以判斷存在不被認識的客體永遠不會被認知,那就印證了不可知論的觀點。

注意,未來的事不可知是建立在不可知論上,卻出了可知論的觀點;未來的事可知是建立在可知論上,卻得出了不可知論的觀點。

雞生蛋,蛋生雞,是先有雞還是先有蛋呢?

在已有的認知中,我們認為人是認知水平最高的生物,那麼不被人認知的,一定會被具有更高認知水平的存在所認知,不能被人現在認知的,一定會在將來某一天被人認知。

在我看來,可知論是一種流氓的狡辯思想,卻是統治這個世界尤其是信奉馬克思主義國家的官方意識,我只能將我說的「不可知」定義為「現階段以及不久的將來大部分的人難以認知」以規避這種正統思想。

我的辯證方式不免有些冷門和偏激,但絕不是白馬非馬的「詭辯」(我認為詭辯未必就是錯誤的)。

儒家推崇愛人,《論語》中對愛人的要求是君愛民,長愛幼。

封建統治者「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卻非因為愛人思想,而是三從主義「從君從父從兄」。子曰:「道千乘之國,敬事而言,節用而愛人,使民以時。」有君王不愛人,卻要求民無條件地愛君。此外,儒家對「孝」「悌」的理解也有偏頗之處。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悌。」孔子的弟子說:「其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鮮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為之有也。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為人之本與?」乃是無條件地忠君,護衛封建統治者的絕對權威。

孔聖人亦有「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的俗言,儒學大家朱熹更是提出「存天理,滅人慾」的反人類觀點。

我曾被孔子另一句話深深感動。子夏問孝,子曰:「色難。有事,弟子服其勞;有酒食,先生饌,曾是以為孝乎。」這裡的孝,不是偽孝,不是僅僅做到讓父母衣食所安,而是真正和顏悅色侍奉父母,撫慰他們的精神。今人有多少人可以做到?

儒家思想講的是人的哲學,孔聖人也終究是人。人的哲學可知,必然會有後人來推翻,因為雞蛋裡挑骨頭的後人總能找到前人哲學的不合理乃至錯誤之處。

孔子拜訪老子後,評價說:「鳥,我知它能飛;魚,吾知它能游;獸,我知它能走。走者可用網縛之,游者可用鉤釣之,飛者可用箭取之,至於龍,吾不知其何以?龍乘風雲而上九天也!吾所見老子也,其猶龍乎?學識淵深而莫測,志趣高邈而難知;如蛇之隨時屈伸,如龍之應時變化。老聃,真吾師也!」

老子似乎跳脫了人的哲學,道家講「無為」務虛,與人的有位務實背道而馳。老子說:「靈於萬物者,謂之最靈。靈於最靈者,謂之聖人。」老子大概是靈於聖人的「仙人」,道家哲學也近於不可知的仙的哲學。

仙的哲學名為道,道是什麼,老子作了解釋。「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強字之曰道。」 道是虛無縹緲的,卻可稱天地母,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這不僅是說意識決定物質,意識還能創造物質。這在今人耳中是荒謬無比的,更與正統的馬克思主義「物質決定意識」相違背。

偏偏,這不可知的道,在我看來卻是最正確的。我可以反駁馬列主義哲學,卻絕對反駁不了我無法認知的道。

《逍遙遊》中提到,「北冥有魚,其名曰鯤。鯤之大,不知其幾千里也;化而為鳥,其名為鵬。鵬之背,不知其幾千里也;怒而飛,其翼若垂天之雲。」人類絕對會否定世界上有過「鯤鵬」這樣的半魚半鳥寬廣幾千里的生物,但是也絕對無法證明沒有。

可考的歷史中沒有,不可考的歷史有沒有?地球上沒有,其他星球有沒有?其他星球沒有,平行世界中有沒有呢?或者,鯤鵬早已飛到了宇宙的無窮深處。

道,就是鯤鵬。

莊子最有名的事迹是莊周夢蝶。他等於提出了一個很有趣的觀點,我們人究竟是什麼?人可能是一隻夢見自己正為人的蝴蝶,人可能是一隻正在睡覺的螞蟻,人...

莊子妻子死後,他不但不悲傷,反而大笑唱歌。要是在今天,莊子恐怕會被妻子的親友打死。在那時,莊子只要說,死是自然之理,道法自然,沒什麼可悲傷的,其餘人就會釋然。

道是如此,人畢竟是有感情的生物。莊子要麼是冷血動物,要麼他的心境早已超託了人的層次,我傾向於後者。世人皆說老莊,莊子的哲學造詣在某些方面超過了老子。老子是一個雄辯家,莊子卻是以身試法以身證道,言行如一。

釋家思想我不敢妄議,認識也只停留在「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上,似乎凡夫俗子都願成仙而不願成佛。道家尋求個人超脫,佛家講普度眾生,於是釋教的信徒遠多於道教,《西遊記》中更是揚釋抑道,無形更在本土傳揚了佛教。

我思故我在,這是我的一點思考。

(作者為《儒釋道》課程學生,南理工能動學院14級)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覺知國學社 的精彩文章:

TAG:覺知國學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