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科學家發現,大腦即使少了一部分,依然可以正常運轉

科學家發現,大腦即使少了一部分,依然可以正常運轉

回到2007年,科學家報告一個四十幾歲的法國人走進一家診所抱怨他的腳痛。在他小時候有同樣的問題,而檢查的結果是他的腦室充滿著腦脊髓液。因此,醫生決定掃描他的腦部,來看是否這個問題再度造成他的腳不舒服,結果讓他們感到驚訝。他們發現,由於腦脊髓液,他的腦室變得非常浮腫,腦脊髓液差不多取代了他整個腦部,留下的只是薄薄的一層神經元皮質層。

然而奇蹟似地,這位男士不僅完全有知覺,還過著多彩多姿、未受阻撓的生活,職業為公務人員,與老婆和兩個小孩生活在一起,很幸福地不知道在他的腦部有破洞。少了這麼多先前認為是對知覺至為重要的關鍵腦部區域還能正常作息,對於腦部如何運作以及在我們認知之下的機制,引發了一些關於現有理論的重要問題。

例如,神經科學家經常主張,名為視丘 (thalamus)的腦部區域會傳遞感應訊號到對知覺是必需的大腦皮層(cerebral cortex)。這是因為研究已經指出,傷害視丘經常會讓人陷入昏迷。而一組科學家甚至能夠藉由電刺激這塊腦區,以手動方式來」 關閉 」癲癇症病患的知覺。

類似的情況,研究人員展示出藉由電極來控制名為屏狀核(claustrum)的大腦地區活動,是有可能造成知覺喪失。屏狀核是接收來自許多腦部不同地區的訊號,並且廣泛地於視丘聯繫。

然後,很明顯地,一個人只靠一絲絲的皮層神經元來維持知覺的事實,讓絕大多數精神學科學家提出的所有理論都不成立,這些精神學科學家在尋找大腦結構的知覺源區。然而,這可能被其他研究人員用來造成更劇烈的爭議。這些人宣稱腦部結構實際上並不完全對知覺是重要的,反而是經由神經元間的一些聯繫方式,簡單地喚醒。

例如,最近的一項研究在調查引發思考的神經活動形式,發現在聯繫時,神經元很少用最直接的路徑傳送訊號給另一個神經元。反而是探索每一個可能的連線和管道,產生一個複雜且高度即興脈衝。這個想法也形成了Axel Cleeremans命名為" 基本可塑性理論 (Radical Plasticity Theory)"的基礎,認為知覺是大腦不停地自我反應,以便於學習如何變成有意識的。

毫無疑問地,還是有一大堆問題依然等待回答,絕大多數關於知覺本質的理論還有待全力發展。從好的方面來看,至少我們知道是什麼造成這法國佬的腳受傷。

圖片:掃描顯示,這位男士的腦室是非常腫脹的,它們已經佔據了這位男士大部分的大腦。

?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小知識庫 的精彩文章:

出土800年前的大眼頭骨,不和地球上任何類似的物種
宇宙大爆炸難道是到了極限的一個反彈?
NASA的最新發現,找到兩顆疑似有生命的物體
這怪異的物體可以證明外星人已經拜訪過地球?
研究顯示:我們的大腦已經準備好進行隱形傳送

TAG:小知識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