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大塊頭和小不點更容易滅絕

大塊頭和小不點更容易滅絕

滅絕是體型過大和過小的動物都需要擔心的問題。而脊椎動物則剛好處於中間的黃金地帶,是最抗打擊的生物。


俄勒岡大學的Bill Ripple教授帶領團隊研究了多種瀕危鳥類、哺乳動物、魚類、兩棲動物和爬行動物,他們發現體型極端的動物更加脆弱。大型動物最怕的是人類的獵殺,而棲息地退化則是小型脊椎動物的最大威脅。


Ripple稱,「原來容易滅絕的不僅僅是大型動物,體型極小的動物也很脆弱。人類活動對這兩者都是很危險的存在。」

我們經常聽到非法捕殺非洲大型、獅子和犀牛的新聞。事實上,2010年至2012年就有10萬頭大象被殺,這並非誇張。還有很多動物也面臨相同的窘境,只是較少有人報導。大白鯊、索馬利亞鴕鳥和中國大鯢在它們自己的家族體系中也算大型動物,它們同樣難逃厄運。青蛙和地鼠等小型動物的生存環境也不容樂觀,而且人類對它們的關注度比上述這些動物還要低得多。


大型動物通常是優秀的獵食者,在生態環境中的重要作用是控制獵物的數量。大型動物減少會趙成一系列連鎖效應,甚至威脅到人類的食品安全及水源和土壤的質量。而小型動物通常是各種植物的重要傳粉者,還能夠防治蟲害。


Ripple等人調查了25000種脊椎動物,發現面臨滅絕危機的就有4000種。


大塊頭和小不點更容易滅絕
CREDIT: 123RF

大型動物面臨的主要威脅是

· 合法及非法捕撈;
· 人類的捕獵、動物交易和藥物影響(包括非法捕獵)

小型脊椎動物面臨的主要威脅是

· 湖泊、溪水、河水污染
· 農業耕種行為帶來的威脅
· 人類伐木行為帶來的威脅
· 人類的城市擴張

該研究是我們的警鐘,也許第六次生物大滅絕也離我不遠了。之前的5次大滅絕都是自然災害引起的,而這次人類卻是罪魁禍首。

上次生物大滅絕發生在6500萬年前,當時一顆小行星撞擊了地球,造成了恐龍的滅絕,並從地球上抹去了三分之二的生命。最具破壞性的一次大滅絕發生在2.52億年前,在那場生物大消亡中,世界上有90%的物種被消滅。2015年的一項研究發現,在人類存在以前,在100萬種生物里每年滅絕的生物只有一種,而現在這個「滅絕比率」已經達到了100至1000種了。


本文譯自 zmescience,由譯者 蛋奶 基於創作共用協議(BY-NC)發布。
原作者:TIBI PUIU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煎蛋 的精彩文章:

跟鬍鬚有關的歷史趣事[3]
奇怪的迷信:貓會偷走嬰兒的氣息
當蒼蠅停留在你的食物上會發生什麼
器官能移植,那DNA能移植嗎?
基因能解釋犯罪,但這能免除牢獄之災嗎?

TAG:煎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