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文韜武略、留下生前身後名的大漢相國曹參

文韜武略、留下生前身後名的大漢相國曹參

曹參的名聲並不如蕭何、韓信、張良,可能有些朋友對他不熟。但在遙遠的秦末漢初,他卻立下了赫赫戰功,同時以相國的身份治國有方,留下了生前身後名,為百姓稱道。

曹參,跟劉邦是老鄉,也是沛縣人。在秦朝時為主管刑獄的官員的屬吏。在當時已經頗有些名望了。

在漢高祖劉邦做沛公開始起事時,曹參就以近臣的身份跟隨劉邦。

文韜武略、留下生前身後名的大漢相國曹參

曹參的赫赫戰功自此開始了。他過五關斬六將或單獨帶兵或隸屬於韓信平定了兩個諸侯國:魏地和齊國,共拿下一百二十二個縣;俘獲諸侯王二人:得齊王田廣,活捉魏王豹;俘獲了諸侯國丞相三人:原齊王的丞相田光,並大敗趙國相國夏說的軍隊,斬殺了夏說等;俘獲將軍六人:大敗魏將軍孫遫的軍隊,捕獲原齊國的膠東將軍田既等;並在曲遇進擊秦朝將領楊熊的軍隊時,打敗了它,俘虜了秦朝的司馬及御史各一人。

而劉邦對他的封賞也隨著戰功一路飆升:先是七大夫(秦代的爵位名,二十等爵中的第七級),後又升為五大夫。當劉邦為碭郡長時,封曹參為執帛,號稱建成君。後升爰戚縣縣令,隸屬碭郡。後又升為執珪(二十等爵中的最高爵)。當劉邦被封為漢王時,曹參被封為建成侯。及至曹參跟隨漢王到了關中,劉邦封他為將軍,並把寧秦賜給曹參作食邑。他還當過中尉。高祖二年(前205),劉邦任命曹參代理左丞相。平定魏地後,劉邦把平陽賜給曹參作食邑。後來,他以左丞相的身份隸屬韓信。及至天下平定,劉邦做了皇帝,他把長子劉肥封為齊王,任命曹參為齊國相國。把平陽的一萬零六百三十戶封給曹參作為食邑,封號叫平陽侯,收回以前所封的食邑。

文韜武略、留下生前身後名的大漢相國曹參

在天下初定後,劉邦對有功之臣都進行了封賞,在排位次時,曹參次於蕭何名列第二。

曹參的政功:漢惠帝時,廢除了諸侯國設相國的法令,改命曹參為齊國丞相。在他當齊國丞相的九年里,採用蓋公的黃老學說:清靜無為。使得戰後的齊國能夠休養生息,人們都稱讚他是賢明的丞相。

及至蕭何病重,曹參被蕭何推薦當了漢惠帝的相國。這裡面還有一則故事:在曹參、蕭何跟隨劉邦初打天下時,他們倆的關係很好,等到各自做了將軍、相國,他們之間就逐漸有了隔閡。但是,當蕭何病重時,他向漢惠帝劉盈推薦的接班人只有曹參,並說曹參做了相國的話,他就死而無憾了。同時,當曹參聽到蕭何去世的消息時,他立即督促他的門客整理行裝,告訴他們說,他將要入朝當相國了。他們的關係雖沒有那麼完美,但也堪比相知相交的管仲和鮑叔牙了。

文韜武略、留下生前身後名的大漢相國曹參

接著說曹參。曹參接替蕭何當了相國後,一概遵循蕭何制定的法度,做事情沒有任何變更。他還任用一些質樸而不善文辭的厚道人作為他的屬官,辭退那些言語文字苛求細微末節、一味追求聲譽的人。同時,繼續沿用蓋公的黃老學說,百姓因而安寧不亂,國家得以休養生息。這裡面還有幾則小故事:一些卿大夫以下的官吏和賓客們見曹參不理政事,就開始上門相勸,結果,一上門曹參就拿美酒給他們喝,直到喝醉回家,也沒找到機會說。還有啊,曹參住宅後園挨著官吏的房舍,這些房舍裡面經常傳來歌聲,曹參的隨從們很厭惡這件事。有次,他們把曹參引到後園遊玩,希望曹參聽見後能夠制止他們,結果,曹參反而設坐席痛飲了起來,也開始高歌呼叫,與那些官吏們相應合。還有一則故事,說是,漢惠帝埋怨曹參不理政事,就私下裡讓他做中大夫的兒子曹窋規勸他,結果曹參將曹窋打了二百板子,說國家大事不是他應該說的。結果,漢惠帝就忍不住在上朝的時候責備曹參說,是我讓你兒子規勸你的,為什麼要懲罰他呢。曹參聽了後,就脫帽謝罪說:陛下,請您仔細想一想,您和高帝相比,誰強?我跟蕭何相比,誰更賢能?漢惠帝就說,都不如呀。曹參就說,這不就得了,高帝和蕭何平定了天下,法令明確,而您只需要無為而治,我等則謹守各自的職責,遵循原有的法度不變更,這就行了。漢惠帝就說,好,你休息去吧。

曹參做了漢朝三年的相國。雖然時間短,但百姓們都歌頌曹參的事迹,稱頌他的美德。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史事拾遺 的精彩文章:

漢武帝晚年時,為何要誅殺衛子夫、衛青家人?
做人做事的典範——蕭何
歷史是勝利者書寫的,為什麼項羽卻比劉邦更受歡迎?
趙雲雖然打仗不是一流,但有一能力「五虎將」無人能及
太平道教主張角,擁有數十萬教眾,第一個起義,為何最後慘敗?

TAG:史事拾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