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業內大牛齊聚VSI Labs,他們準備如何影響自動駕駛的未來?

業內大牛齊聚VSI Labs,他們準備如何影響自動駕駛的未來?

雷鋒網按:作為行業內最大的秀場,法蘭克福車展和 CES 上經常會有市場營銷人員和工程師的身影,他們來這裡是為了一瞥自動駕駛汽車的浮華和魅力。

如果本月月初 VSI Labs(汽車技術研究和諮詢公司)舉辦的一場小型媒體發布會算是一個標誌性事件,那麼很明顯,來自科技產業、學術界的專家和地方議員(共 100 多人)依然渴望繼續對自動駕駛技術進行深入了解。

大家不但想見識一些最新的自動駕駛技術,還想了解自動駕駛汽車對社會,尤其是對美國這種車輪上的國家的影響。

這個小型發布會安排在一個車庫中,這裡是 VSI Labs 工程團隊測試自動駕駛車輛模塊和打造測試車的地方。與會賓客也是來自五湖四海,有前微軟高管,模擬工具專家,甚至還有一家隱姓埋名的矽谷新創公司。

業內大牛齊聚VSI Labs,他們準備如何影響自動駕駛的未來?

VSI Labs 創始人 Phil Magney

VSI Labs 創始人 Phil Magney 表示,這次活動說明自動駕駛行業的力量平衡正在改變,汽車巨頭不再是主宰。同時,新型交通生態有了更多新鮮血液加入。

當然,與會者也都有自己的目的,有的是要深入了解自動駕駛技術,有的則是來摸底和探聽探聽 VSI Labs 到底能提供什麼信息和服務。

本文中,其中不乏新的技術發現、業內小道消息和對幾位業界大牛的採訪。本文由雷鋒網編譯。

雷諾威深耕 API

雷諾威公司首席商務官 Damien Scott 參與了這次活動,這也就意味著,矽谷的明星公司們也開始投身自動駕駛大潮,它們不但要開發車載軟體,還將眼光放在了底層軟體上,未來可能會在大數據框架內用抽象層將自動駕駛汽車連接起來。雷諾威稱自己的目標是打造一個「自動化按需服務出行系統」。

雖然雷諾威並未公布行動細節,但 Scott 表示:「我們正在開發抽象層,以便讓自動駕駛汽車能高效與通訊基礎設施進行互聯互通。」

現場有人問,雷諾威是否在開發自動駕駛操作系統?Scott 猶豫了一下,回答稱「操作系統這個詞範圍太寬泛。」不過,他還是承認「雷諾威開發的抽象層其實就像安卓之於智能手機。」

「我們的軟體可以開發 API,它能調用底層系統,這項技術未來可能會用在自動駕駛汽車上。」Scott 補充道。

雷諾威創立於 2010 年,兩位創始人 Christopher Heiser 和 Jason Stinson 分別是公司的 CEO 和 CTO,他們都是矽谷走出來的工程精英。當年 Heiser 在早期拍照手機的設計上積累了豐富經驗,而 Stinton 則是英特爾首席工程師,他主導了奔騰晶元的開發。

雷諾威希望自家的自動化按需服務出行系統未來能大規模部署,在車輛、車隊和雲端都佔據一席之地。

以特斯拉為榜樣

VSI 舉辦的這次活動並沒有特斯拉代表參與,但在會上透露了各種有關特斯拉的信息(軟體、硬體和數據通訊系統)並贏得了各方關注。最近,VSI 還專門租用了一輛 Model S,並對該車的 Autopilot 系統進行了深度測試,VSI 想深入了解這輛特斯拉的架構。

經過數月的學習,Magney 宣稱特斯拉已經成了「未來自動駕駛汽車架構的代言人,現在市場上的產品沒人能與特斯拉媲美。」

業內大牛齊聚VSI Labs,他們準備如何影響自動駕駛的未來?

VSI 租用的那輛特斯拉 Model S

Magney 認為,特斯拉勝就勝在 OTA 上。「它是特斯拉 Model S 上迄今為止最有趣的元素,同時它也是車輛架構中最重要的元素。」

「更重要的是,特斯拉在實時記錄車輛在道路上學到的經驗。」Magney 補充道。舉例來說,VSI 租的那輛 Model S 居然在一天之內與特斯拉「母艦」(Tesla Mothershi)交換了 50 MB 的數據,這些數據中有 30% 都流向了「母艦」。

同時,Magney 的團隊還發現,特斯拉的 Autopilot 軟體每 2 到 6 個星期就會升級一次。

值得注意的是,特斯拉的 OTA 可不只限於記錄,用於 AI 演算法訓練的原始數據,它還能悄悄的記錄下感測器的輸入和駕駛員的輸出,這些數據能幫特斯拉研究更多極端例子。

與市場上其他搭載 ADAS 系統的車輛不同,特斯拉鶴立雞群主要是因為它用的是一套面向未來的硬體,只需一個升級包這套硬體就能解鎖全自動駕駛功能。

特斯拉的全自動駕駛功能基於英偉達的 Drive PX 2 平台,最快今年年底車主就能用上,不過還要花 1 萬美元升級才行。這套系統中,攝像頭數量從此前的 4 顆增加到了 8 顆。

VSI Labs 團隊發現,目前特斯拉的 Autopilot 系統只用到了 1 顆前置攝像頭(前置共 2 顆,其他 6 顆攝像頭分布於車輛周邊和車尾)。

通過對最近幾個月 Autopilot 的多次升級進行研究,VSI 工程團隊發現特斯拉大幅提升了雷達的性能表現,特別是 8.0 版本。「8.0 版本能從前置雷達訪問更多原始數據,而新的軟體則能有效處理數據輸入。」

這次參與 VSI 活動的嘉賓都挺嫉妒特斯拉,有人甚至稱特斯拉能獲得現在的優勢主要是因為它敢打破行內的所有慣例。

當然,這種做法也會引發擔憂。

車輛解決方案首席設計師 Peter Brown 來自英特爾旗下的風河系統公司,他表示:「我們好像從來沒聽到特斯拉提到自家軟體是否通過 ISO 26262 功能安全標準認證。」

事實上,特斯拉根本不在乎 ISO 26262。「為車輛準備了足夠的冗餘後,特斯拉工程師發現它能在數據通訊系統中使用部分傳統技術。」一位與會嘉賓說道。簡而言之,特斯拉「一根筋」的研發風格反而加速了它的創新。

模擬工具

Tass International 也參與了 VSI 的這次活動,它在 8 月底剛剛被西門子收購。VSI 是 Tass 的老客戶,後者一直在使用該公司的模擬工具測試自己的演算法。

業內大牛齊聚VSI Labs,他們準備如何影響自動駕駛的未來?

Tass 公司銷售主管 Jeff Blackburn

Tass 公司銷售主管 Jeff Blackburn 表示,類似《俠盜獵車手》中使用的遊戲引擎能在虛擬環境中重現真實的世界,但一個基於物理法則的模擬器則必須從一開始就測試演算法中的數學模型。

「你不能只改變感測器特性,虛擬世界也需要不斷變化,比如增加大霧、雨雪、不清晰的路標和其他駕駛難題。此外,你可以讓模擬器連續運行數小時甚至數天,以便檢查演算法是否會退化。」Blackburn 補充道。

「模擬雖然不完美,但它卻能讓開發者足不出戶測試各種平常難得一見的棘手情況和參數組合。」Blackburn 說。

老牌軟體供應商的新動向

參加 VSI 這次活動的軟體公司非常多,其中就包括 Elektrobit 的領頭人 Walter Sullivan。

Elektrobit 兩年前被德國大陸集團收購,這家公司開發車用軟體的歷史可以追溯到 25 年前。它旗下的軟體可應用於聯網汽車基礎設施、人機交互技術、導航、ECU 和軟體工程服務等多個領域。

在加入 Elektrobit 之前,Sullivan 曾在微軟擔任高管。在他看來,汽車行業最大的變化就是軟體與硬體的去耦合。隨著車輛逐步電動化,軟體逐漸佔據上風,成為車輛價值的倍增器。因此,汽車廠商都開始追逐軟體平台,就像 API 一樣高能與多款硬體一同工作。「自動駕駛和電動車正在改變原有的行業架構。」Sullivan 說道。

Sullivan 稱自己參與這次活動主要是為了考察 VSI 的服務,未來 Elektrobit 可能會需要這些服務。

在 Sullivan 看來,VSI 可不是一家傳統的市場研究公司。由於這家公司測試、調查和深度分析都親力親為,因此它的數據更加可信。與其相反,其他市場研究公司更愛「輕信」別家技術供應商的話,這樣的分析結果就沒那麼可靠了。

上面提到的風河系統公司是另一家參會的軟體巨頭,該公司首席設計師布朗認為自家團隊的價值就是風河的遺產,也就是手上握著的關鍵軟體。「在對待自動駕駛上,我們與對待航空工業持相同標準。」Sullivan 強調稱。

風河公司能提供的包括由軟體定義的駕駛艙、車輛互聯和 V2V/V2I 通訊管理系統等。該公司商業開發部門高管 Brandy Goolsby 表示,公司有信心解決適用於 V2X 的 DSRC 和 5G 標準。前進道路上的唯一阻礙是 WiFi 和 DSRC 之間的頻譜分享問題。

交通行業的 Netflix 正在浮出水面

與 Magney 觀點類似,VSI 主管 Danny Kim 也將「車隊和出行服務」看作自動駕駛汽車時代的經濟助推器。

業內大牛齊聚VSI Labs,他們準備如何影響自動駕駛的未來?

VSI 主管 Danny Kim

Kim 表示,雖然自動駕駛汽車對許多用戶來說吸引力巨大,但這可是交通的自動化。未來十多年內,普通人恐怕都不會花錢購買 Level 4 和 Level 5 級別的自動駕駛汽車。

對汽車廠商來說,它要兩手抓,不但要力推搭載 ADAS 功能的車輛,還要拿出重量級的全自動駕駛汽車。這兩類產品雖然要平行推進,但它們面對的是兩個完全不同的市場。

在 Kim 看來,「共享出行和自動駕駛汽車兩股風潮正在逐步融合。共享出行搭建了舞台,為未來的自動駕駛汽車共享服務創造了極大的需求。」

他表示,自動駕駛汽車將為「交通行業的 Netflix」趟出一條路,未來按需服務也會成為交通行業的標準商業模式。

有車載技術就夠了?

除了車載技術,技術供應商和立法者認為基礎設施也是自動駕駛騰飛的必要條件。Kim 就提出了大量問題:

1. 自動駕駛汽車需要更多車道嗎?

2. 我們還需要交通信號燈嗎?

3. 高速路上還用分車道嗎?

4. 車道標識還有存在意義嗎?

5. 路上的坑窪怎麼處理?

6. 私有車輛會徹底從城市消失嗎?

7. 是否需要為自動駕駛汽車划出專用車道?

此外,來自 VSI 的 Kim 還指出,車載技術和基礎設施創新也是自動駕駛技術的一大助推力量。

3M 公司已經開始測試新的交通標識材料,此外它還試圖在交通信號中插入條形碼信息,這些信息只有自動駕駛汽車能讀懂。條形碼中不但可以加入精確的 GPS 坐標,還能融入交通燈警告,讓車輛在關鍵信息上有更多冗餘。

VSI 也要造自動駕駛汽車?

業內大牛齊聚VSI Labs,他們準備如何影響自動駕駛的未來?

VSI 的自動駕駛和 ADAS 開發時間線

VSI 扮演的角色也很有趣,它不但在模擬、測試軟硬體和自動駕駛開發套件,還親自上手參與了 ADAS 和自動駕駛技術的開發。

同時,VSI 還手握演算法開發模擬器,它搭載開源車輛控制系統的的起亞秀爾測試車也已經上路。最近,VSI 還給那輛起亞換裝了英偉達平台。也許這家諮詢公司未來也會成為自動駕駛行業不能忽視的角色。

雷鋒網推薦閱讀:

專訪 Waymo CEO,這家自動駕駛領軍企業到底藏了什麼秘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雷鋒網 的精彩文章:

「攻克」天貓超市、蘇寧等電商之後,Geek+首度進軍商超零售
瘋狂吸睛 堅果J6S被黃曉明帶上影視論壇

TAG:雷鋒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