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李晨花200萬買給范冰冰的娃娃,為什麼讓你毛骨悚然?

李晨花200萬買給范冰冰的娃娃,為什麼讓你毛骨悚然?


「恐怖谷」假說就這麼不費吹灰之力的

擊敗了明星效應


本文來自周刊君家族成員 

有意思網


(ID:

youyisi_cn




昨天,我們深扒了

李晨花200萬人民幣為范冰冰定製的「新娘娃娃」

,然而網友的評價卻是……




來源:微博評論截圖




恐怖、嚇人、瘮得慌...網友們毫不避諱的表達了這些感受。



令人意外,以前粉絲們不是熱衷於模仿明星的服飾穿搭,無條件支持明星活動,無底線維護明星權益嗎?

無所不能的明星效應消失了?




本兔也是百思不得其解,於是決定深入研究一下。




這是什麼娃娃?






據二次元人士透露,這是BJD(Ball-jointed Doll)中文譯名「球關節娃娃」。起源於歐洲,曾風靡於俄羅斯,後傳入日本、韓國。雖然網友們覺得恐怖,這個娃娃在中國也是有群眾基礎的,他們還組了個小圈子,叫「娃圈」,裡面全是BJD愛好者。








大多數人對這個不了解,主要原因不是這個娃娃貴,而是娃圈人從不對外透露自己的身份,為了避免紛爭。



很多人思想封建,非說我們養小鬼。還說我們心理變態。

」娃圈人最大的苦惱是廣大人民群眾的不認可,這些人碰巧是她們躲不開的親朋好友。




從耐心解釋到放棄治療,娃圈人就這麼沉默了,惹不起躲得起,她們就偷著玩,不招別人就是了,結果大黑牛送啥不好送個BJD,又把她們的摯愛亮出來了。她們只好傾巢而出的出來闢謠,然後再次服輸。




2萬對2千的支持率完敗。





來源:微博評論截圖




「一個娃娃有什麼好怕的?」困擾娃圈人的未解之謎。





人偶恐懼症




來源:百度指數圖譜截圖




在百度指數圖譜中BJD和詭異、靈異等辭彙有直接聯繫,甚至還有關於BJD娃娃死亡的搜索點。那麼這些恐懼從何而來?




人偶恐懼症(Doll phobia),被列為十大怪異恐懼症之一,表現為

對玩偶非理性的恐懼

不只是外形恐怖的玩偶——是所有玩偶。這種恐懼是對「活物的虛假呈現」的懼怕。所以它通常還包括對機器人和人體模型的恐懼。西格蒙德·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1856~1939年,猶太心理學家、精神病醫師。精神分析學派創始人。)認為這種病症可能源於對恐怖娃娃的恐懼。



人偶恐懼症應該連百貨商場的假人模特也怕才是,廣大網友一定不是由於這個原因。




陷入「

恐怖谷

」的BJD




網友說:「恐怖片看多了,覺得任何娃娃都恐怖。」網上確實有不少娃娃題材的恐怖電影。




人看了電影才怕娃娃?還是由於很多人怕娃娃,給了導演靈感、共鳴從而拍攝這個題材的電影呢?





電影《鬼娃還魂》(美國)1991年




電影《人形師》(韓國)2004年




其實不少人看電影前就怕娃娃了,但這不是由於迷信或膽小,而是由於一種「心理現象」。





圖片截自百度百科




「恐怖谷」(uncanny valley)是

由日本現代模擬機器人教父級人物森政弘(Masahiro Mori)於1970年提出的假說,意指

當模擬機器人的外表和動作接近真實人類,但表現又不夠完美時,我們反而會對它產生厭惡感。

圖中這條紅色曲線代表好感度,而它體現的這個低谷就是「恐怖谷」。




任何假說都值得被質疑,「恐怖谷」假說也不例外。很多學者對

「恐怖谷」進行反覆實驗論證。





2009年普林斯頓大學阿西夫實驗室用長尾獼猴進行了實驗,記錄了猴子們觀看圖片時的注視時間、注視次數。得出右側結果:在注視中間模擬圖像時猴子們普遍出現排斥反映。





實驗室又在6-12個月人類嬰兒身上進行了實驗,得出隨著年齡的增長,嬰兒對人類面孔注視時間增加,對恐怖面孔注視時間減少,從而得出恐怖谷現象可能是伴隨嬰兒對人類面孔識別能力發展出來的結論。




「恐怖谷」假說

被投射到其它領域,併產生不小的影響,比如電影業。早先好萊塢研究「恐怖谷」理論是為了保障機器人相關題材的電影票房(不要嚇跑觀眾),到後來乾脆將其發揮到極致,

目的就是為了引起觀眾的不適,增強刺激感、帶入感,

渲染恐怖氣氛。




所以電影里的妖魔鬼怪外星人一定要和人類相似又怪異,不是因為導演沒有想像力,是人家誠心誠意要噁心你~不對,是為了觸及共情曲線的最低值。







《寂靜嶺》電影截圖




女護士們雖然各個都是超模身材,但是扭曲的動作加上木乃伊的臉,再發出奇怪的聲音,嚇的觀眾都想替主角跑。






《咒怨》

電影截圖




女鬼四肢爬行的動作效果之震撼,觀眾基本就嚇癱在椅子上了。現實生活中外貌正常的人,以不正常的方式行動,也會讓周邊的人受不了。比如前段時間在醫院爬行的精神病女患者。







《墓地邂逅2》

電影截圖





這些角色成功的使觀眾聯想到屍體、傳染病、死亡,從而使人產生髮自內心的厭惡感,並希望遠離,這是生物自我保護的一種進化機制。






圖片截自百度百科




而網路上留言表示「新娘娃娃」恐怖的網友正好處於圖中紅色區域,在他們的認知層面中,BJD就處於共情曲線的低洼地帶,並且人數眾多,這也是BJD一直小眾的主要原因。




喜歡娃娃的人則碰巧沒到或超過了這個紅色的

共情曲線最低值




所以「恐怖谷」假說就這麼不費吹灰之力的

擊敗了明星效應




不管怕不怕,面對李晨送冰冰的這個娃娃,我建議大家表達「害怕」——這是一種高級的表達。畢竟「害怕,不想要」成功地凌駕於「想要,買不起」之上。




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本刊立場。



值班編輯:庄兼程





推薦閱讀





點擊圖片閱讀 | 業餘巨星毛不易:清醒的人最荒唐



點擊圖片閱讀 | 林夕:我寫了上千首歌詞,其實也不過三個字



點擊圖片閱讀 | 不了解黑猩猩的這7個知識點你怎麼能真的看懂《猩球崛起》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新聞周刊 的精彩文章:

離開EXO三年,吳亦凡PK鹿晗,誰的發展更好?
集體建設用地建租賃房的北京樣本
劉守英:改革要解決城市化的「兩張皮」

TAG:中國新聞周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