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在社交爆炸中尋求喘息

在社交爆炸中尋求喘息

GIF/42K

昨天的首映短片是《夜戲》,除了驚艷的8分鐘一鏡到底,你是否也有與男主角類似的經歷呢?下面,您可以點擊片名鏈接再來回顧一遍影片,也可以繼續閱讀來自影評人「於念慈」的影評和部分觀眾的獨到觀點。

柯首映第39部首映短片

(點擊片名觀看)

文 | 於念慈

《夜戲》是一部劍走偏鋒的短片,它的優點恰恰源自這種極端。這種極端表現在拍攝手法,電影時空的處理上,以及對社交體系的反覆解讀。首先是全片一鏡到底的攝影模式,導演希望最短時間內,為觀眾帶來一種侵入式的觀影體驗。本片開場就是車中戲,鼓噪的車載音樂,音調漸漸走高,暗示出此刻主人公內心的孤獨。導演從一開始就將觀眾拉入故事中,觀眾與男主角彷彿擁有著同樣的脈搏,同樣的生理體驗,這就保障了高潮段落那種強烈心理震動的爆發。而這些在生活中很難把控到的戲劇狀態,都依賴於一鏡到底的攝影模式。

對於電影時空處理,導演很好的運用到了減法。時間方面,故事被壓縮在幾分鐘之內,一對情侶充滿抓馬的爭吵,時間的單一恰好累積了能量;空間方面,全片通過三個場景進行呈現,從車內戲轉接到車外冰雪皚皚的混亂世界,高潮段落則設置在了燈紅酒綠的酒吧內。可以說,每一個空間的選擇,都有其內在強烈指向性。比如車內戲,它就好比一個密不透風的容器,任何激烈的言語都會成倍擴散到空氣中,如尖刀般刺穿人類偽善的情感關係。恰如本片中這對情侶表現出的不信任,正是導演有意捕捉到的訊息。與車內戲相接的是骯髒的街頭,一群無所事事的年輕人,靠性愛與毒品麻木神經。寒冷的氣候在這一場景中起到了關鍵作用,這種極端氣溫促使人類尋找宣洩口,除了大麻和性愛,年輕人只能靠粗俗的語言發散內心的鬱結。轉場高潮段落的酒吧戲,攝影機行雲流水般穿梭於不同空間內,嘈雜的音樂與人群歡呼聲交織在一起,恰好與前半段車載音樂的節奏匹配,而誇張的燈光設計則令這場抓馬戲變得愈加荒誕。

拍攝形式上的誇張演繹對於故事內容的要求更加嚴苛。在《Late Night Drama》中,我們看到社交媒體開始主宰生活,這或許也是導演想要表達的主題。電影伊始,男主角在給女朋友打電話,收到的卻是繁忙的信號。緊接著,男主在街頭遇到朋友,朋友激動地說,我剛搞定了一個女人,我們幾乎一夜都在發簡訊。而在影片收尾處,又與開篇形成呼應,電影結束於一個永遠繁忙的未接來電上。在短短的7分鐘內,手機訊息佔據了人們的溝通渠道,它成為人類傳遞情感的第一載體,通訊以外的語言都是粗暴的,這種諷刺源自於導演對生活的敏銳觀察,它不是設計出的劇情,而是紮根於現實,這種創作心態實屬不易。

作者:於念慈 電影工作者,豆瓣閱讀作者 作品:《看電影 學構圖》

@賈之凡最後,他又撥通了電話,是想和解還是繼續發火?我們不得而知;在相對和緩的音樂中結束,我們緊繃的神經逐漸平緩;這是人生中的一件小事,但電影賦予了它儀式感,讓我更好的面對生活中的瑣事。

@yitian一鏡到底的八分鐘,從一個未接電話開始,也從一個未接電話結束,像一個閉合的圓圈,困住了找不到情感出路的男主角。八分鐘里,既聚焦在男女主人公的情感故事,也通過其他人的對話展現了當代年輕人的某種情感現狀。短片的音樂和電話錄設計巧妙,車內首尾呼應躁動不安的音樂里,是男主角同樣暴躁憤怒的內心。掛斷還是其他選擇的電話錄音,契合著男主角內心的掙扎,此時音樂瞬間變得憂鬱傷感起來,於是在他們這段充滿了背叛、爭吵的糟糕關係里,「愛」還是若隱若現的閃現其間。最後,男主角在黑夜裡駕車前行,依然不知道何去何從,猶如他同樣迷惘的情感。

@黃雨鴻每個不一樣的生活圈子,有著不一樣的生活方式,不一樣的歡喜,不一樣的煩惱,不一樣的選擇。

歡迎大家在留言板留下觀影短評

柯首映正在發掘有潛力的影評人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柯首映 的精彩文章:

他一生只拍過9部片子,卻留下了10部經典
你看過年輕的范迪賽爾和年輕的本阿弗萊克搭戲的樣子嗎?
夏日納涼特輯,請勿在睡前打開

TAG:柯首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