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知道,關於VR的一些事兒……
2016年是VR元年,這一年VR興起掀起一番狂潮
2017年,VR市場風雲變幻,各種產品層出不窮......
但是,關於VR,你知道多少?
那些關於VR的事兒,你應該要知道!
自2016各種虛擬現實設備進入人們眼球之後,隨之而來帶來的就是各種新奇的名詞或事物:VR?AR?MR?4K?8K?360°?眩暈感?沉浸感......
這一系列的名詞來的讓人猝不及防,明明虛擬現實行業才剛剛興起,這一系列的詞語就跳出來,讓那個人覺得好像很久以前就存在一般。
沒錯,2016年是VR元年,而VR這一概念也是近幾年才被人們所知曉。你卻不知道,早在半個世紀以前虛擬現實就已誕生。早在很久之前,前人們就已經在窺探未來科技的世界!
VR起源
1956年,攝影師Morton Heilig發明了Sensorama,一款集成體感裝置的3D互動終端,它集成3D顯示器、立體聲音箱、氣味發生器以及振動座椅,用戶坐在上面能夠體驗到6部炫酷的短片,體驗非常新潮。當然,它看上去碩大無比,像是一台醫療設備,無法成為主流的娛樂設施。
1961年,Headsight問世,是世界上第一款頭戴顯示器。它有飛歌公司研發,融合CCTV監視系統及頭部追蹤功能,但本質上,它的主要目的是用於隱秘信息查看,而非娛樂設備。
VR產品硬體形態分類
VR眼鏡
眼鏡盒子
VR眼鏡是最簡單的一種VR產品形態,嚴格來說這類設備甚至稱不上VR設備,主要是用於看3D電影或者用藍牙遙控器玩一些簡單的小遊戲。最簡單的就像是影院提供的3D眼鏡,而這卻是VR硬體設備中最普通的,為更多人所用到。只是這類產品給人的沉浸感最差,但眩暈感會比較少。
VR頭盔
分體機
VR頭盔是眼下主流的產品,很多廠商都涉足於VR頭盔的製造生產。而它在使用時需要搭配單獨的主機,如PC或者家用遊戲主機。因為其是分體機,所以,其感官體驗可以隨主機的升級或者配置的優劣而使感官體驗使用感有所不同,一個設備會因「主機」不同,給人不同使用感。
VR一體機
VR一體機如其名,一體化設備:本身內置處理器,並集成屏幕,使用時無需再放入手機或者外接主機。但是正因為其一體化一應俱全,所以其價格較貴,使用人群就有了較大的局限,較之其他兩種產品就比較尷尬。而且一體化,感官體驗單一。
VR到底有何用?
VR從2016年元年發展至今,其目前還無法解決的眩暈感,內容缺乏,體驗感差的問題逐漸浮現出來,阻礙著虛擬現實行業的發展,甚至於,消費者拿它來幹嘛都不甚清楚。要VR有何用?
百度百科說VR可用於醫學、娛樂、軍事航天、室內設計、房產開發、工業模擬、應急推演、文物古迹、道路橋樑、教育、水文地質、培訓實訓、船舶製造、康復訓練、汽車模擬、軌道交通……
然而,事實上除了娛樂,現今大部分VR使用場景與與我們這些普通人都沒大用處,更別論花錢買VR設備來體驗,很多人都對此無感。
在很多科技大片中我們看到許許多多神奇科幻的操作場景,很羨慕,覺得未來全是高科技,或許VR就能幫我們實現這些場景,但現在,VR對於普通人來說更多的是雞肋,可有可無,未來,VR該向何方面發展,如何將VR變成生活中必不可少,這是該深思的。
圖源網路,侵刪


TAG:環球全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