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科目二核心考點:教育學基礎知識

科目二核心考點:教育學基礎知識

你與教師的距離只差一點

小學筆試刷題刷起來!

看看前十名有沒有你~

明天最後一天,還有機會逆襲嗎?

每天20道題目(科目一10題、科目二10題),每道題目5分,刷題總成績達到300分及以上的同學才可獲得模考大賽通行證噢~!

小學

資格證

小學科目二:教育學基礎知識

看到我們刷題排行榜時刻都在變化著,這麼緊張激烈的刷題氣氛,可見,參加小學教師資格證筆試同學們複習得都不錯哦~!今天來給大家梳理複習一遍小學科目二《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的核心考點——教育學基礎知識(ps:明天繼續複習心理學基礎知識哦~!)

(一)教育概述

1.教育的概念

教育是一種培養人的社會活動,產生於人類的生產勞動,是傳承社會文化、傳遞生產經驗和社會生活經驗的基本途徑。

教育有廣義和狹義之分。

從廣義上說,凡是增進人的知識和技能、發展人的智力與體力、影響人的思想觀念的活動,都可以稱作教育。它包括社會教育、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

狹義的教育則指以影響人的身心發展為直接目標的社會活動,主要指學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據一定的社會要求,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地通過學校教育的工作,對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響,促使他們朝著期望方向變化的活動。學校教育由專職人員和專門教育機構承擔。

2.教育的構成要素及其關係

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影響是構成教育活動的基本要素。

3.教育的本質屬性

教育是培養人的活動,這是教育區別於其他事物現象的根本特徵,是教育的質的規定性。

4.教育的功能

個體發展功能和社會發展功能;正向功能與負向功能;顯性功能與隱性功能。

5.教育的起源

(1)神話起源說(2)生物起源說(3)心理起源說(4)勞動起源說

(二)教育學概述

1.教育學的概念

教育學是以教育現象、教育問題為研究對象,不斷探索並揭示教育規律的一門社會科學。

2.教育學的發展

(1)教育學的萌芽階段

《學記》是中國古代一部典章制度專著《禮記》中的一篇,寫作於戰國晚期。據郭沫若考證,作者為孟子的學生樂正克。

《學記》是中國古代、世界古代最早的一篇專門論述教育、教學問題的論著。

孔子是中國古代最偉大的教育家和教育思想家,他的教育思想集中反映在《論語》一書中。

主張「有教無類」,教學思想和教學方法強調「學而知之」,重視因材施教。因材施教的基本方法是啟發誘導(「不憤不啟,不悱不發」);強調學習與思考相結合(「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蘇格拉底以其雄辯和與青年智者的問答法著名,這種教學方法又稱為「產婆術」。

柏拉圖的教育思想集中體現在他的代表作《理想國》中。

古代西方最早的教育理論著作是古羅馬昆體良的《雄辯術原理》(又稱《論演說家的教育》或《論演說家的培養》)。

(2)教育學的創立階段

捷克著名教育家誇美紐斯被譽為「教育學之父」,深受人文主義精神影響,具有強烈的民主主義思想。

1632年誇美紐斯發表的《大教學論》是教育學形成一門獨立學科的標誌。

法國思想家盧梭的代表作是《《愛彌兒》。

英國哲學家洛克的主要思想可以概括為:第一,提出「白板說」。第二,主張紳士教育。

1806年,赫爾巴特的《《普通教育學》的出版標誌著規範教育學的建立。赫爾巴特也被譽為「現代教育學之父」。

美國教育家杜威和他的《《民主主義與教育》是20世紀初實用主義教育學的代表人物和作品。作為現代教育的代言人,他的主要觀點可以概括為:第一,新三中心論:「兒童中心(學生中心)」「活動中心」「經驗中心」。第二,「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長」「教育即經驗的改造」。

第三,主張「在做中學」。第四,學校即社會。第五,提出五步教學法:創設疑難情景一確定疑難所在一提出解決問題的種種假設一推斷哪個假設能解決這個困難一驗證這個假設。

更多著名教育家的代表著作及主要思想詳見教材。

3.教育與社會的發展

(1)教育的功能

教育功能是教育活動和系統對個體發展和社會發展所產生的各種影響和作用。教育功能的分類包括:個體發展功能和社會發展功能;正向功能與負向功能;顯性功能與隱性功能。

(2)教育與人口的相互關係

人口對教育的制約和影響;教育對人口再生產的作用(教育的人口功能)。

(3)教育與社會生產力的相互關係

生產力對教育具有制約作用

生產力的發展水平影響教育目的的確定;生產力的發展水平制約課程設置和教學內容的選擇;生產力水平決定教育的規模和速度;生產力的發展制約學校結構;生產力的發展制約教學方法、手段和教學組織形式。

教育對生產力的促進作用(教育的經濟功能)

教育再生產勞動力;教育再生產科學知識。

(4)教育與社會政治經濟制度的相互關係

政治經濟制度對教育的制約作用

政治經濟制度決定教育目的的性質;政治經濟制度決定教育的領導權;政治經濟制度決定受教育的權利;政治經濟制度影響部分教育內容。

教育對政治經濟制度的影響作用(教育的政治功能)

教育培養合格的公民和各種政治人才;教育是一種影響政治經濟制度的輿論力量;通過教育制度,實現對受教育者的階級或階層的選拔,使原有的社會政治關係得以延續和發展,或者加速改變舊的社會政治關係。

(5)教育與文化的相互關係

文化對教育發展的制約作用

文化影響教育目的的確立;文化影響教育內容的選擇;文化影響教育教學方法的使用。

教育對文化發展的促進作用(教育的文化功能)

教育具有篩選、整理、傳遞和保存文化的作用;教

育具有傳播和交流文化的作用;教育具有選擇、提升文化的作用;教育具有更新和創造文化的作用。

4.教育目的

(1)教育目的的理論

宗教本位論

宗教本位論主張使人在宗教的影響下,以皈依上帝為其生活理想,把人培養成虔誠的宗教人士。其代表人物有奧古斯丁、托馬斯?阿奎那等。

社會本位論

社會本位教育目的論的觀點是:因為個人生活在社會中,受制於社會環境,所以要從社會發展需要出發,注意教育的社會價值;主張教育目的是培養合格公民和社會成員;教育是國家事業;評價教育要看其對社會發展的貢獻的指標。其代表人物有柏拉圖、塗爾干、凱興斯泰納、孔德、巴格萊等。

個人本位論

個人本位教育目的的觀點是:要從個人本位本能的需要出發,強調教育要服從人的成長規律和滿足人的需要;注重教育對個人的價值;主張教育的目的是培養「自然人」,發展人的個性,增進人的價值,促進個人自我實現。其代表人物有盧梭、羅傑斯、福祿貝爾、裴斯泰洛齊等。

教育無目的論

(2)我國的教育目的

我國當前的教育目的

1999年6月,頒布了《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提出教育要「以培養學生創造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德、智、體、美等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

確立我國教育目的的依據

社會政治、經濟、文化因素;人的身心發展特點與

需要;制定者的教育理想和價值觀;我國確立教育目的的理論依據是馬克思關於人的全面發展學說。

我國實現教育目的的基本要求

第一,強調教育為社會主義建設事業服務。各時期均強調培養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勞動者,或者培養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這一點指明了我國教育的社會主義方向和人才培養的政治方向。

第二,要求使學生在德、智、體、美等方面全面發展。這說明了國家對培養人才的規格和素質要求。

第三,強調教育與生產勞動相結合,這是實現我國當前教育目的的根本途徑。

全面發展教育的構成及其關係

全面發展的教育由德育、智育、體育、美育和勞動技術教育構成。它們相互依存、相互促進、相互制約,構成一個有機整體,共同促進人的全面發展。

5.教育制度

(1)義務教育的特點

義務教育是強迫教育,具有強制性、普及性、免費性等特點。

(2)發達國家學制改革發展的主要趨勢

義務教育的範圍逐漸擴展,年限不斷延長。普通教育與職業教育朝著相互滲透的方向發展。

高等教育大眾化、普及化。終身教育體系的建構。

(3)我國現代學制的沿革

1902年,我國正式頒布第一個現代學制——「壬寅學制」,又稱《欽定學堂章程》,該學制以日本學製為藍本,只頒布而沒有實行。

1904年,清政府頒布並推行了「癸卯學制」,又稱《奏定學堂章程》,該學制主要繼承了日本的學制,是中國實行的第一個現代學制。

1922年,在北洋軍閥統治下,留美派主持的全國教育聯合會以美國學製為藍本,頒布了「壬戌學制」,又稱「新學制」或「六三三學制」,即小學六年,初中三年,高中三年。

1995年頒布《教育法》

1995年《教育法》對我國基本教育制度做出了規定,國家實行學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的學校教育制度;實行九年義務教育制度。

挑戰地址:http://m.hteacher.net/zhuanti/zige/2017mk/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華圖教師 的精彩文章:

學科備考,高分技能一起學!
重要考點:你還記得TA嗎?
宋煒:中外宗教美術概覽
明天開始報名!特崗招15300人!

TAG:華圖教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