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屢敗屢戰,我是如何做垮三個小程序的

屢敗屢戰,我是如何做垮三個小程序的

幾米一回頭 | Jimi 原創 NO.54

從3月底加入生財有術知識星球後,我對小程序的興趣日益濃厚,看到好的點子都禁不住想嘗試一番。

一晃半年過去了,我已經深度參與了四個小程序項目,今天說說我跟它們的故事。

房剛需

今年3月,各種房市新政如雨後春筍般冒了出來。對於一般購房者來說,要搞清楚這些房市政策實在太燒腦了。

在這種背景下,亦仁在生財有術里提了一個小程序的思路:將各地房市政策內容梳理清楚,結構化,方便大家買房時能夠快速查詢結果。盈利方面,可以做廣告,也可以做增值服務。

當時分析了下這個需求,覺得雖然低頻,但是還是蠻剛需的,又是熱門話題,於是決定搞起。

隊伍很快就組好了,一個以前金融社群認識的小夥伴負責開發,一個多年的老同事負責UI設計,而我則負責內容整理、產品設計跟未來的運營推廣。

第一次做小程序,還蠻興奮的,三個人雖然都沒見面,但仍在網上煞有其事的討論了一個晚上,討論了團隊分工、產品規劃、權益分配……我甚至還做了會議紀要。

會後,考慮到將來要做成產品矩陣,我還註冊了相關公眾號,購買了相關域名。似乎,這個小程序即將火遍朋友圈的樣子。

接下來的工作其實推進也蠻快的,從原型稿設計、到UI稿出爐,再到體驗版開發,內容初步整理,我們大概在第一周就出了體驗版。

圖片說明:房剛需UI設計圖

為了讓用戶使用起來儘可能的簡單,我們採用了測試題的方式,且題目刻意的精簡。在體驗版測試的時候,我才發現,過度的簡約使得測試結果不夠讓人滿意,沒法解決之前亦仁所說的痛點。

4月初,恰巧亦仁來到深圳。我跟他見面時展示了我們的小程序,他試用後也給出了相似的看法,建議我們把解決方案做精做細,給用戶超出預期的感知。

於是乎,我們開始取消一次性更新全國所有城市限購政策的計劃,著力深耕北上廣深。可認真研究這些政策細節我才發現,想要結構化的整理,對我這種非房產一線人士來說實在太難了。網上的信息實在太雜,很多邊界條件處於模糊地帶。

由於我自己都搞不清楚內容細節,所以整理上進度比預期慢了許多。後來我覺得不是辦法,想了兩個法子來解決內容問題:尋找目標城市的中介進行諮詢;引入一個地產公司的小夥伴來負責內容。

雙管齊下,內容有了一定的新進展。但是開發上又開始滯後,整體進度始終偏慢,最後就不了了之了。

房剛需是我做的第一個小程序,從中有幾點感觸:

產品初期最重要的是快速驗證需求,而不是考慮太長遠的品牌建設等問題。

做產品還是要從自己擅長的領域入手,不能讓自己的短板成為團隊的瓶頸。

二維碼美化

到了4月份,房剛需小程序依然在擱置,而我的公眾號卻取得了出乎意料的進展。

在運營公眾號的過程中,我感受到了一部分公眾號運營者對於二維碼美化的需求。恰逢微信下架IOS讚賞功能,我就想做一個工具,幫助大家美化在文章內放的很統一的微信收款二維碼。

還是熟悉的團隊,還是原來的分工。

這一次我們沒有再過多開會討論,直接開始MVP版本設計。由於我們只想做二維碼美化,所有第一版也特別簡單,就是傳二維碼,更換二維碼樣式。在技術開發上,我們也避免重複造輪子,直接使用了草料的API。

終於,這一次不再停留在體驗版,我們的小程序成功上線了。

上線後的一段日子,我每天都記錄各種詳細數據,可發現基本沒太大變化,整體上較為一般。因為開發之初就認定了這是個比較小眾的市場,所以並不覺得是產品方向上出了問題,所以把精力放在了版本細節上。

第一版為了快速驗證,使用了草料API,導致無法實現我最初想要的效果:美化收款碼。另外也不能使用原創設計的模板,所以第一版的那些樣式我覺得不夠美觀。

基於此,我們在五月很快迭代了第二個版本,採用了新的技術實現方案,實現了收款歀美化,並提供了六種全新模板。在更新之際,我還寫了一篇文章:故事|我的二維碼美化之旅。

在更新後的一小段時間內,數據確實更好了些,尤其是分享率比之前的明顯進步,可整體上仍偏低。

我依然以為是版本的細節問題:

我們的UI仍不夠流暢,

我們的模板仍不夠精美和豐富,

我們的美化功能仍不夠獨特和全面……

我們醞釀著下一次改版,設計了第三版更好的UI,期待五月底六月初可以上線。

可頻繁的UI調整,不夠漂亮的數據反饋,遙遙無期的商業化,開始消磨團隊的耐心。

大家本來都是兼職,看不到效果鬥志自當消沉。而作為發起者,彼時我介入的項目也在逐步增加,推了幾次沒效果後也就把優先順序調低了。

就這樣,原計劃六月初發布的版本一拖再拖。我時不時的上去看看小程序的數據,看著依然有一定的用戶量在使用,也始終沒想放棄。

轉眼到了七月,看到大發做了一款二維碼美化工具:香蕉打碼。功能能之多,應用場景之豐富,確實把我驚呆了。我轉發到了我們的小群里,大家說,我們還是把第三版做出來吧。

於是,等了近3個月後,我們的第三個版本終於上線。全面更換了UI,模板增加到21種,增加了多種反饋通道……

然而並沒有什麼卵用,上線幾天後,數據就基本回到了老樣子,不溫不火的狀態。

再經歷了一兩周的觀察和商量後,我們決定擱置這個小程序的進一步開發。

這個小程序前後投入了幾個月的時間,是目前我投入時間最多的一次,可依然做的很不成功,究其原因:

相比於第一個項目,這個項目應用場景更為明確。但因為我過度關注在公眾號領域,對於場景的拓展也非常局限,當時只想到了公眾號文章讚賞、個人名片等場景,導致產品設計理念的局限。

在MVP版本出來後,數據出來後其實已經可以看出一些問題,但我們確實經驗不足,沒有找到核心的障礙因素,反覆在一些非核心要素上打轉,導致我們始終無法破局。

每次更新都涉及到UI調整,前端工作花費了大量時間,加上數據沒有變化,導致開發GG耐心不足,制約了迭代的效率。如何讓團隊成員能夠更有執行力,需要更多的手法。

讚賞來一波

在二維碼美化新版本開發的日子裡,我無處安放的思路又開始活絡起來。

當時蘋果手機已經有一段時間不能使用讚賞功能,我又偶然看到了幾個通過小程序讚賞的案例,決定做一款更好用的讚賞小程序。

這個項目目標用戶更加明確,就是公眾號運營者,且對比前兩個項目,它天然的離錢更近一些,所以這一次我更加興奮。

當然了,這一次的功能相對前兩個也複雜了很多,光是界面數量就多了一倍不止。

由於二維碼美化還在開發,我又重新找了一個小夥伴組了一個團隊開發這個項目。當時正逢五一,我們便利用了五一假期做完了初版的UI設計。

圖片說明:當時的UI設計稿

可開發著,開發著,體驗版還沒出來,我們的開發小夥伴卻越來越沒有信心。

當時整個小程序市場還比較冷清,沒有什麼特別出色的案例。儘管這已經是我發起的第三個項目,但由於前兩個都沒做出什麼效果,所以這一次仍然是從頭摸索。

在設計讚賞小程序時,我借鑒了幾個競品的思路:高仿微信原版讚賞體驗、以插入卡片方式進行文章植入。

沒想到,這樣的模仿卻成為了小夥伴質疑我的一個關鍵理由。

當時小程序的流量入口遠沒有現在這麼豐富,公眾號是個非常重要的渠道。而當時一個小程序只能被三個公眾號綁定,所以理論上我們最多只能找到三個號來推廣。這樣的設定顯然對於我們這種寄生於公眾號的小程序非常不利。

儘管我從4月開始頻繁更新的小程序功能看到了未來騰訊進一步開放小程序能力的決心,也跟程序員說未來可能會進一步開放(現在已經從3個改為50個),但當時卻沒有足夠的證據可以說服他。

除此之外,過審風險、蘋果恢復讚賞的風險也如一把達摩克利斯之劍始終盤旋在他的心頭……

於是,在經過多次溝通後,以開發小夥伴的退出為標誌,我們的這個小程序再度失敗了。

2個月後,同樣主打公眾號讚賞的「給贊」小程序在朋友圈刷屏,持續火爆到現在,我們當時的小夥伴都感到十分的遺憾。

但話說回來,即使那次我們繼續開發了,以我們目前的產品經驗,也不見得能做到同樣的效果。

因為一開始,我們就是模仿競品,沒有找到足夠的差異點;沒有從用戶角度出發,降低他們的使用門檻。

如果繼續做下去,或許就是第二個「二維碼美化」,食之無味,棄之可惜。

如今,從我開始發起第一個小程序已經歷時快半年了。做過的三個小程序,一個止步於體驗版,一個迭代了三次小功能,一個乾脆連體驗版都沒有完整做出來,可謂失敗極了。

但人生走過的每一步,其實都算數。

在這半年裡,我重新認識了用戶需求。

在這半年裡,我進一步理解了精益研發。

在這半年裡,我找到了可以共事的小夥伴。

就在最近,在亦仁「在線等」紅包思路的啟發下,我們開始製作第四個小程序:「閃電答」,致力於提高普通人解決問題的效率。

關注Jimi的公眾號「幾米一回頭」,跟我一起折騰,從0到1。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幾米一回頭 的精彩文章:

TAG:幾米一回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