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被戈培爾吹成衝鋒隊英雄的街頭混混:霍斯特·維賽爾小傳

被戈培爾吹成衝鋒隊英雄的街頭混混:霍斯特·維賽爾小傳

第三帝國的興衰只經歷了短短的11年。可自從1934年希特勒上台以來,納粹的宣傳機器就不斷的在炮製各種所謂的「國家英雄」的存在。尤其是擔任納粹黨宣傳部長的戈培爾(Paul Joseph Goebbels)更是利用起手中的權力,將納粹黨報《人民觀察家》(Volkischer Beobachter)作為唇槍舌劍的舞台。正是有了他的這番大舉動,也促生了我們本文的主角,第三帝國時期「國歌」中的歌頌者——霍斯特·維賽爾(Horst Wessel)的誕生。

少年時代

霍斯特·路德維金· 喬治 ·艾麗希 ·維賽爾(Horst Ludwig Georg Erich Wessel )於1907年10月9日出生在威斯特法倫州的比勒費爾德(Bielefeld)。他的父親乃是比勒費爾德城內路德教會的一名牧師,先後在米爾海姆( Mülheim)以及柏林的一座知名尼古拉教堂擔任過神職。母親也是一名典型的路德教派的信徒,在1909年5月19日和1910年8月22日,老維賽爾迎來了自己另外的兩個孩子:英格·保拉·瑪格麗特和沃納·喬治·埃里希·路德維金的降生。在1910年,老維賽爾帶著全家自米爾海姆搬進了位於柏林的猶太大街(Judenstrasse)居住

顯示有猶太大街的路牌。右側即為德國著名的紅色市政廳(Rotes Rathaus)

年幼的霍斯特維賽爾與父母的合照

年幼的霍斯特維賽爾與父母的合照:喬治·維賽爾(Wilhelm Ludwig Georg Wessel)和瑪格麗特·維賽爾( Bertha Luise Margarete Wessel)

維賽爾在1914年至1922年位於科恩(C?lln)的公立小學度過了自己的幼年生涯後。進入德國所謂的文法中學(K?nigstadt)學習。經過4年的學習後,他於1926年4月19日以優異的表現進入了德國的弗里德里希·威廉大學法學院繼續深造( Friedrich Wilhelm University )。然而在這看似平常不過的人生卻因為不平凡的政治生涯而一去不復返。

維賽爾的父親是一名典型的人民保王黨黨徒,早在霍斯特15歲那年,在父親的鼓動下他就加入了該黨下屬的年輕人團體「俾斯麥青年團」(BisMarck Youth)。在1925年從該團體退出後,維賽爾變得窮困潦倒甚至一度居住在極度廉價的公寓會所內,在這期間他也創辦了自己的團體:所謂的「礦工協會」( Knappschaft),在這個組織里維賽爾不斷的強調「將每一個德國青年鍛造成真正的德國人」,不僅如此,維賽爾又重新加入了一個名為維京聯盟(Viking League,一個存在於1923年至1928年的德國政治團體。宣揚種族主義教育等極端思想)的政治團體,並迅速成為了該黨在柏林地區的領袖。維賽爾經常帶著自己手下的黨員不斷的與其他勢力諸如德國共產黨(Communist Party 簡稱KPD)以及社民黨(Social Democratic Party 簡稱SPD)的黨員發生衝突並最終升級為街頭混戰。維賽爾在其一生中所加入的最臭名昭著的組織,莫過於衝鋒隊

阿道夫·希特勒和衝鋒隊(Sturmabteilung 或簡稱SA)的指揮官恩斯特·羅姆

阿道夫·希特勒和衝鋒隊(Sturmabteilung 或簡稱SA)的指揮官恩斯特·羅姆正在1933年的紐倫堡黨代會上進行交流。德國納粹黨的武裝組織。因隊員穿褐色制服,又稱褐衫隊,佩戴「卐」字袖標。衝鋒隊於1921年8月3日成立。在成立的宣言中,衝鋒隊發誓願作「鋼鐵的組織」為納粹黨效力和「心甘情願地追隨領袖」。其最初主要從事破壞革命運動、衝擊其他黨派群眾集會及進行街頭毆鬥等活動。

衝鋒隊的隊徽

1928年的紐倫堡黨代會上,希特勒,赫爾曼戈林與一票衝鋒隊隊員同台執意

1926年5月,維京聯盟和一票德國種族主義小團體試圖推翻魏瑪政權的意圖被興登堡察覺後在同月被勒令解散。在「以現有法律是無法完成復興民族事業大義的」思想的引導下,維賽爾於1926年11月23日宣布退出維京聯盟,並於兩周後的12月7日加入了阿道夫希特勒旗下的納粹黨衝鋒隊。影響了維賽爾的政治信念的正是日後被冠以「帝國首相」的約瑟夫·戈培爾,維賽爾被任命為柏林地區的衝鋒隊隊長(Gauleiter),他在個人的言談中無不透露出對戈培爾的崇拜之意:「沒有什麼是他不能解決不了的,黨內的同志們因為他才能團結一心,而戈培爾就是衝鋒隊的一部分,他就像希特勒一樣!他是我們的戈培爾!」

就這樣,以雙重身份活動(同時兼任法學生和柏林大區的衝鋒隊隊長)的維賽爾陷入到了一種兩種意識的形態中。在大學裡他參與了一項名為「與人決鬥是一種磨礪個人意志和測試身心健康」的社會活動。

當他穿上了褐衫,維賽爾就會變成一個油嘴滑舌的街頭混混,不斷的糾集自己的隊員去和別的黨派成員發生街頭混戰打的頭破血流。在1927年8月,維賽爾召集了50名衝鋒隊員去參與紐倫堡的納粹黨代會,在吸收了不少納粹成員後這隻隊伍的人數擴增至400人並由戈培爾帶隊。但在這時,柏林卻宣布衝鋒隊解散,當他們從紐倫堡回來時,這些身著褐衫的人都被逮捕進了監獄。不過維賽爾因此也得到了戈培爾的賞識,在1928年1月柏林限制進行政治街頭鬥毆之時,維賽爾被派往維也納去學習國家社會主義青年思想以及組織和策略的相關知識。

在1928年的7月,他返回到了柏林,並開始在當地招募新成員,試圖重組納粹黨在城市中的控制勢力。維賽爾以其刻板教條的遵循衝鋒隊規章制度方式取得了黨內的威信。1929年,維賽爾重新成為了亞歷山大廣場大道的衝鋒隊頭目。5月,他被指派為他個人居住的腓特烈斯海恩(Friedrichshain)地區的街道頭目,10月,維賽爾放棄了他的大學學業以此全身心的投入到衝鋒隊的建設與發展當中。也是在1929年,維賽爾寫出了旗幟高揚(Die Fahne hoch)為衝鋒隊的隊歌,而這首歌曲在隨後因為他的犧牲演變為了第三帝國時期的國歌:「霍斯特·維賽爾之歌」(Horst Wessel Song)事實上,旗幟高揚這首反共主義強烈的歌曲的配樂卻是來自於一本共產主義的歌詞本,這實在是種莫大的諷刺。而霍斯特維賽爾也是戈培爾公認的,納粹黨在柏林最具威懾力的發言人。

約瑟夫·戈培爾,第三帝國宣傳部長

約瑟夫·戈培爾,第三帝國宣傳部長,其最具有代表性的作品莫過於在希特勒支持下的納粹黨黨報「人民觀察家報」

1933年1月31日出版的人民觀察家報

1929年在紐倫堡黨代會上,代表柏林地區的衝鋒隊隊列。最前的就是霍斯特·維賽爾

霍斯特·維賽爾之歌(旗幟高揚)的德文歌詞。

1926-1929年霍斯特維賽爾活躍於衝鋒隊時期的一系列留存照

1930年的1月14日晚10點左右,霍斯特維賽爾遭到了兩名德國共產黨人的槍擊身亡。事發後警察逮捕了犯罪嫌疑人之一的阿爾布雷特·赫伯特,並將其以謀殺罪名投入了監獄中,1933年在納粹掌權後赫伯特死於納粹的處決之下。

被捕時的赫伯特。此時身著的還是由德國共產黨同袍提供給他的全新禮服。

維賽爾死後,在戈培爾的宣傳下,很快納粹黨就將這個柏林地區的惡棍完美的包裝成了一個「為國家社會主義精神奉獻而遭到德國共產黨等紅色野獸陷害」的「殉道者」,烈士。1930年1月,霍斯特維賽爾在柏林火化後,被納粹黨以紀錄片的形式進行了全程型的回顧。在1933年納粹黨徹底掌權後,關於霍斯特·維賽爾的宣傳開始變得大張旗鼓。無論是明信片還是位於柏林的統帥堂(Feldherrnhalle,第三帝國時期用來宣傳所謂的那些為國家社會主義獻身的「帝國英烈之地」。原為巴伐利亞軍隊的榮譽標誌),乃至國歌,足可見納粹對於這位「狂熱的大學崇拜者」之利用和重視。

在第三帝國短短的12年執政里,每年都有無數的希特勒青年團官兵,黨衛軍,國防軍將領矗立在這所謂的「統帥堂」下進行隆重的儀式以此悼念那些為「國家社會主義而獻身的英烈」

配有霍斯特 維賽爾的德文名,黨衛軍SS18師的榮譽袖標

霍斯特維塞爾的墓地,在納粹的包裝下這裡已經變成了"烈士的安息地"

在維塞爾死後由納粹官方發行的紀念其偉大貢獻的宣傳冊以及繪畫作品

本文為築壘地域與文匯報聯合創作,主編原廓,作者許容寧。任何媒體或者公眾號未經書面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將追究法律責任。更多精彩一戰、二戰內容請關注微信公眾號築壘地域:zhulei1941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築壘地域1941 的精彩文章:

法越戰爭實錄:當越南人的游擊夜襲遇到法軍集團據點群
德軍虎式坦克打阻擊的典範:貝克重裝甲團之文尼察防禦戰
總檢察長的少將頭銜:泛談俄羅斯「檢察官軍銜」
快來看,這些食材最適合煲湯!
連鵝肝醬都有的美味!法國軍用4號口糧試吃報告

TAG:築壘地域194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