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愛好 > 不懂這些茶文化,不好意思說自己愛喝茶

不懂這些茶文化,不好意思說自己愛喝茶

GIF/204K

-

一杯茶,隨便也是喝,認真也是喝

一杯茶的表達,分太多層面,由簡入精,各取所需

做一個有文化的茶人

常識&技巧

茶文化的內涵其實是中國文化內涵的一種具體表現,談茶文化必須結合中國漢文化而論。其蘊含的溫暖、關懷、含蓄、平衡等內涵既是茶文化的體現,又是我們所倡導的茶人精神。

即一種以「和、敬、清、雅」為導向的生活方式,並要求茶人日日踐行,時時修持,以達到內外兼修,同養太和的生命狀態。

-

茶文化到底是什麼

我們都知道喝茶有利於健康,那對於茶人來說,我認為這個健康不僅是指身體的,還包括精神的,即茶益身心。首先,茶葉中存在多種營養成分和保健成分,這一點是有科學依據的;其次,行茶事茶要求我們時時用茶人規範提醒自己,恭敬知禮,溫暖關懷,中正平衡,這些對個人的性情修養是極為有利的。

另外,茶文化的內涵符合時代主題,不管是廉、美、和、敬,還是和、靜、清、雅等茶道精神,都是對中國傳統文化精髓的繼承和發揚。可見,我們在事茶時,所追求的健康小到個人的身心,大到團體社會,這也讓我們看到了一杯茶的能量。

-

茶帶給人們很多美好的感受,不管是視覺的、聽覺的、還是嗅覺味覺,這些豐富而全面的感受構成了茶事活動中的美學框架。我們該如何選擇性的接納和吸收呢?樸素,天下莫能與之爭美。

茶事活動中也是如此,我們遵循「大道至簡」的原則,專註於茶,去掉浮誇和虛妄,真實的科學的呈現美,這種美一定是靜中有動,簡中求精,淡中有貴,素中得雅的。讓人既沒有壓抑感,又無距離感,產生舒服的美的享受。

-

比如我們在設計茶席時,功能性茶器的存在讓我們看到了「實」和「靜」的部分,而空間感以及留白則給了我們「虛」與「動「的感受,這樣營造的氣氛就會有流動的感覺,鮮活的意境也就有了。

茶的發展史伴隨中華文明從未間斷,這一點值得每一位中國人驕傲,但是在世界上提到茶,很多人想到的會是「日本茶道」,那為什麼源遠流長的茶文化卻在世界上因日本而廣為人知呢?這也是值得每一中國人思考的問題。

-

中國人自己的茶語言

中國人信道但不輕言道,在目前這個茶文化大發展的時代,建立一套完備的茶語言系統是十分必要的。

借茶修為,以茶養德,實則就是在倡導一種茶人精神或者說是茶文化的語言表達。我們從物質、生活、文化、情緒、精神等各個層面詮釋一杯茶的能量,深刻挖掘「茶之道」,並將其運用到個人的身心修養、家庭、團隊乃至一個民族的和諧團結上,建立起屬於茶的一整套完備物質和精神語言。

茶作為商品,通過交換實現經濟價值,改善了很多人的生活;這些都是茶的物質屬性的實實在在的體現,也是我們每個人都能夠感知到的。

-

同時,茶又可以是一杯精神的茶,古聖先賢的以茶養廉,以茶明志,借茶修禪等等都說明了這一點。如今我們通過一杯茶,外修為內養德,也是基於其物質屬性上的精神開發。

歸就到個人的習茶過程,最初階段要從茶史、茶禮、加工、沖泡、品飲等基礎茶葉知識學起,熟練掌握一杯茶的物質特點,才能深刻體會一杯茶的能量,並把茶文化精神或者茶人規範運用生活中。

-

只有這樣,我們才算完成了一杯物質茶到精神茶的轉變。這時,茶既是滿足口腹之慾的飲品,又是修身養性的媒介。

倡導茶修教育從未忽略茶的物質屬性,不管是在種茶、制茶、泡茶還是品茶中,我們首先要做的就是遵循自然,有理有據,這是創造意境的基礎和前提,茶的意境必須是科學的美的呈現。

舉一個簡單的例子,我們在泡茶時,首先要根據茶性來配置合適的泡茶器具,並選擇合適的水溫、注水方法、出湯時間等,旨在關注於茶,泡出最美好的茶湯。在這個過程中,初學者可能要遵循各種各樣的規矩,這並不是「役於物」,而是尊重和順隨。

-

一杯好茶來自純粹的心

如何在喧囂中保持中正平和,成為了很多茶人一生的課題。茶,乃至清至潔之靈物,我們借茶修為,以茶養德,就是要回歸到一杯茶的澄明之中,關注內心的需要,而不是被紛繁的世相所迷惑。

小茶杯中有大智慧,和靜茶修的行茶儀軌中,我們講究無掛礙,不交叉,不越物,中正平衡,環抱完成所有動作,有送有回,收放自如……這些都是在訓練我們的茶人意識,當我們把這些規範和習慣運用到生活中,就會潛移默化的離那個中正平和的自己越來越近。這便是「修」,重在踐行!

-

茶是極其包容的,從唐宋時期的茶宴、茶話會、雅集就可看出,發展到今天,茶文化已經滲入到我們社會生活的各個層面,茶人之間的交際也隨之變得更加頻繁。這樣的交際往往是通過各種各樣的茶事活動實現的,可以以茶器、茶葉、茶服為主題,或者以琴棋書畫,金石古玩,焚香插畫等雅事為主題,當然也有很多單純的聯誼、交流為目的舉辦的茶會。

我們在舉辦各種茶事活動時,不管是怎樣的形式,有怎樣的初衷,都不應該脫離了茶人精神,只有這樣,茶文化圈才能夠在交流和碰撞中不斷進步和發展。

-

要真正回歸到一杯茶的澄明之中,只是關注茶,專註茶,不摻雜任何雜質,不添加任何與茶無關的動向。這樣可以更加深刻的挖掘茶文化的內涵,持續的呈現其真實豐滿的深意。

同樣,茶的發展也離不開「不純粹」的茶人,因為茶作為食品、商品是有其物質屬性的,這註定了他會與各種各樣的其他事物相勾連。這樣,做茶就做的不僅僅是茶,但最終的結果卻是促進了茶的發展。所以我覺得只要的利於茶文化傳承和發展的正向的,積極的,符合時代主題的,就都是好的。

-

致力於中國茶修教育,讓更多人借一杯茶回歸健康生活方式,與世界分享一杯茶的芬芳。當與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接觸時,我發現中國傳統文化的魅力同樣讓他們著迷。我們用正確的方式,把茶的智慧給到這些鮮活的年輕人,這杯茶在接納中越發飽滿,並在分享和傳遞下更加美好。

年輕人對傳統文化的熱愛並不亞於我們。年輕人用他們的靈性賦予這一杯茶更多的青春語法,並用他們的方式讓這杯傳統的茶更好的與時代精神融合,在立足當下的基礎上開啟著對未來的影響。

-

本文節選自《王瓊·泡好一壺中國茶》

茶修女神 — 王瓊

茶修理念首倡者,申時茶的倡導者和踐行者,中國茶藝師職業標準制定者之一。

-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赤椒視頻 的精彩文章:

用紫砂壺你一定要知道的常識和技巧
這款經典雞尾酒是許多老男人的最愛,但很多人都不知道它是餐後酒

TAG:赤椒視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