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波羅的海四國游:紅頂綠頂

波羅的海四國游:紅頂綠頂

有人問我,一個人行走江湖,不怕嗎?

說實話,我也怕迷路。

在異國他鄉,人生地不熟,語言又不通,萬一走丟了,那可不是鬧著玩的。

結繩記路,在每個拐彎處的樹枝上系一根紅繩子。這也太老式了吧?

拿相機拍下每個轉彎處。也曾用過,只是有些麻煩。

在帕爾努老城,這些方法都免了。

那高高在上的教堂尖頂,就是最好的指示牌。

遠遠的,

就看見了教堂的紅頂。

老城沒有高房子,

教堂就是最高建築。

愛沙尼亞喜歡濃烈的色彩。

記得2010年上海世博會,愛沙尼亞館外牆是五顏六色的條塊,鮮艷奪目。

在俄羅斯,看到最多的是金頂。

這裡較多的是紅頂綠頂。

伊麗莎白教堂,建於1744-1747年,由俄國女皇伊麗莎白?彼得羅芙娜下令修建,故以女皇名命名。

網上有說是1750年建的,也有說為俄國女沙皇伊麗莎白?彼得羅芙娜於1764年駕臨帕爾努城時所改造的。

查了一下,伊麗莎白女皇在1764年前已駕崩,不可能於1764年再駕臨帕爾努城。

而且,教堂門楣上明明刻著義大利文的1747年。

教堂門旁掛著愛沙尼亞文的牌子,上面寫著:

建築工作室

伊麗莎白教堂

1747

裡面有專門研究教堂建築的工作室?

的確,18世紀的巴洛克風格很值得研究。

可惜,來得太早,不能入內參觀。

就在外面看看吧。

八角形的鐘樓很漂亮,上面的紅頂直插雲霄。

教堂的尖頂造得那麼高,就是讓人們仰望的。

上接天庭,

遠離塵囂。

拐了兩個彎,

抬起頭,

紅頂還是高高在上。

無論走多遠,

在房子的夾縫中,

仍然有你的色彩。

穿過小巷,

跨過水塘,

我還在你的視線里。

不管老城有多少岔路,

橫七豎八,

只要看到紅頂綠頂,

就不會迷失方向了。

綠頂靠近老城的入口,

與騎士街隔開一條路。

昨天在這裡用手機拍過一張照片,

那時下著雨,

匆匆忙忙的。

今天可以定定心心地聚焦,

變化著角度拍攝。

綠頂教堂叫聖凱瑟琳教堂。

圓形穹頂,應該屬於東正教的。

正在拍攝,

歪歪扭扭地駛過來一輛開著車門的越野車,

搖搖晃晃的酒鬼向我打招呼。

三十六計走為上。

他們連路都走不穩,

怎麼追得上我呢?

疾走一會兒,

回頭望望,

醉漢不在了,

綠頂還在。

高高的尖頂,

探著頭,

關切地注視著我。

提醒我,

不要迷路噢!

有你在,

我怎麼會迷路呢?

前面的風景在變,

後面的背景不變。

始終堅定地看著我,

關照著我。

窄窄的弄堂里,

有你。

密密的樹叢中,

有你。

拐個彎,

見到你。

跑到城外,

還見到你。

綠頂、紅頂,

非常感謝你們一路的陪伴和照顧,

感謝你們的歡迎和護送。

如要看海上遊俠以前或以後的文章,請掃描下面的二維碼,免費訂閱。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美在旅途 的精彩文章:

神秘的非洲:踏沙行

TAG:美在旅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