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國家能源局努爾·白克力:去碳化不是去煤化、更不是去工業化

國家能源局努爾·白克力:去碳化不是去煤化、更不是去工業化

eo記者 蔡譯萱 趙希 發自北京

今日,以「能源革命與電力創新」為主題的第四屆能源論壇暨國際工程科技發展戰略高端論壇於北京開幕,國家能源局局長努爾· 白克力、中國工程院院長周濟、美國能源部原副部長戴維· 桑德羅等多位能源界領袖出席本次會議並作主旨演講。

精彩觀點摘錄如下:

全球正在興起新一輪能源革命

國家能源局局長努爾·白克力:全球正在興起新一輪能源革命,體現在三個方面。首先是供需格局多極化。目前亞太地區能源消費量佔比從36%增長到42%,2016年美洲國家石油產量已達到2700萬桶,2025年美洲石油產量將高於中東地區的石油產量。

其次是能源結構低碳化,清潔能源的發展的速度快於能源消費總量,OECD國家天然氣消費佔比終端能源消費總量超過30%,全球新能源發展迅速,10多個國家考慮發展核電; 歐洲多國明確未來將禁止銷售燃氣汽車,交通出行也在發生變化 。第三是能源系統智能化,中國將實行集中式與分散式並舉,著重發展分散式的發展模式。

中國清潔能源消費比重提高4%,煤炭消費下降6%, 可再生能源增長最快。但能源強度是世界的1.55倍、電力消費只佔四分之一,因此需要進一步推進電力創新,確保能源安全。未來煤炭還將在很長一段時間作為基礎能源,去碳化不是去煤化、更不是去工業化。

中國能源轉型面臨的挑戰依舊嚴峻

中國工程院院長周濟:中國的電網規模以及用電量均居世界首位,能源轉型的下一步將著重於加快結構調整的步伐。當前,中國清潔能源發展、智能電網、儲能,化石能源等清潔利用技術不斷進步,技術裝備不斷創新,體制機制改革深化,國際間合作不斷發展,但是中國能源轉型面臨的挑戰依舊嚴峻。

中美兩國面臨空氣污染與氣候變暖的共同挑戰

美國能源部原副部長戴維·桑德羅:中國近30年來實現了貧困率下降、從自行車到汽油車的轉變,但同時消耗了很多能源,空氣污染也成為一大問題。氣候變暖正在對人類生存產生負面影響,中美兩國面臨空氣污染與氣候變暖的共同挑戰,亟需加強合作。過去十年中美之間已經有很多政府間和學術的合作,雖然在特朗普政府領導下有很多不確定性,但在大多數美國人看來特朗普沒有政府經驗,不受很多美國人歡迎,其帶領的政府深受醜聞纏身。引用邁克布倫伯格(michale bloomberg)的話「我們還將繼續巴黎協定(We are still in)」。

過高的指標和過激的言行不利於能源轉型

中國工程院原副院長謝克昌:應對氣候變化需要構建現代能源體系,即要再能源的全產業鏈上達到清潔、低碳、安全、高效四個方面目標。其中清潔是從環境的角度對能源發展提出的要求,是指能源開發利用的全過程中最大程度地減少對生態影響,對於煤炭產業而言,是要求實現煤炭的集中利用和清潔利用,清潔高效利用的煤炭也是清潔能源。而我國再應對氣候變化的國際議題時,一方面需要繼續推進國內的能源革命,但業需要考慮本國國情,密切關注特朗普的化石能源政策,在做一個負責任大國的同時,也要開展務實的合作,過高的指標和過激的言行不利於能源轉型。

全球清潔能源研發經費需大幅提升

國際能源署署長高級顧問楊雷:全球經濟的碳排放強度通過多元化的能源技術組合可降低2/3,其中40%由能效貢獻,超過可再生(35%的貢獻)。2015年清潔能源研發費用為260億美元,但是相比世界前三信息技術公司400多億美元,全球清潔能源研發經費需要大幅提升。新事物出現時,需要克服的最大問題是思維定勢,電力的價值需要新的評估方法,綜合考慮對系統的影響,從系統角度來看能源需要的成本和價值。實現電能的可持續發展需要商業模式的創新,而商業模式創新需要政策支持。

交直流之爭是人為創造出的爭論,發展特高壓電網有利於促進電力改革

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理事長劉振亞:推動能源轉型,必須抓住電網這個關鍵,加快建設覆蓋全國、配置能力強的特高壓電網。多年來裝機增長迅猛但交流電網支撐不足,短路電流超標問題越來越嚴重,只有構建特高壓交直流協調發展的混合大電網,才能有效解決這些問題。而現在的交直流之爭是人為創造出的爭論,類似於是男人好還是女人好,交直流必須協調發展。國內的「強直弱交」結構存在重大安全風險,如果不做出改變,多年來中國電網的安全運行可能功虧一簣,但現在電網建設尤其是交流項目審批很難。縱觀國際,電網的物理結構與管理模式多樣化沒有必然聯繫,發展特高壓電網有利於促進電力改革,不會固化電網企業壟斷地位。

(根據現場講演整理,未經講者審核,如有錯漏,與講者無關。)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南方能源觀察 的精彩文章:

關於重組合併,華能可以有這些選擇:能調整結構的合併才是好合併
工業超越電力成為天然氣增長主動力,美一半LNG將出口

TAG:南方能源觀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