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輪胎升級要領

輪胎升級要領

原文發佈於2010-09-08

一、輪胎升級有什麼作用?

輪胎承擔著汽車車身與地面接觸,傳遞路面與車身之間所有作用力的任務,在某程度上,車子性能的優劣,取決於輪胎性能的優劣。不過在行走系統的改裝之上,只要更換了輪圈的直徑以及寬度(寬度改變數在1寸以上)便需要更換相對應尺寸的輪胎才能重新匹配,因此輪胎的升級亦非常常見。很多車主在改裝的同時並沒有對輪胎產生足夠的重視,認為高性能輪胎壽命短而捨不得購置抓地力更好的輪胎,其實也是一種短視的行為。高性能輪胎除了能提升車子的過彎極限之外,更加是一項提升主動安全性的投資。更高的轉向極限意味著急速變線或者繞開障礙物之時有更大的抓地力可以使用,另外剎車距離也會因為輪胎抓地力的提升,使得有效制動力變得更大,縮短剎車距離,此外直行時抓地力提升能夠有效增加車子的穩定性。

輪胎的選擇是一件非常個性化的事情。每個車主對於車子的使用習慣、用途、駕駛風格等都不能完全相同,因此輪胎的選擇孰優孰劣也不可能一概而論。只能用一條簡單的,越要兼顧到越多方面的性能,需要的成本便越高。例如價格會比很多隻考慮舒適性或者操控性的輪胎要偏高的,強調高質感的綜合行駛性能的輪胎,就是隨著運動型輪胎的發展應運而生,兼顧舒適性以及操控性的豪華輪胎,既不犧牲靜音性、舒適性以及燃油經濟性,同時在各項操控性能指標上又有不俗評價,似乎更適合理性對待駕駛樂趣的車主的口味。

圖:作為OE供應產品的普利司通Potenza S001,越來越注重環保的概念,例如融入了Ecopla的相關技術,使得燃油經濟性有進一步的提升。

二、如何判斷輪胎的特性?

決定輪胎性能的主要方面是三個:一、輪胎寬度以及高度;二、輪胎胎面材質;三、輪胎胎面花紋。這三方面既是獨立的參數,也是互相關聯,一起決定著輪胎性能的「三角形三條邊」,缺一不可。

輪胎越寬、扁平率(胎壁高度與輪胎胎面寬度之比值乘以100)越低,也就意味著輪胎內中空層越薄,因此作用力的傳遞速度越快,傳遞越直接,也就是輪胎的操控性能越好,但同時舒適性會有所下降,爆胎的風險也會在扁平率低於40而有大幅度上升。此外,輪胎是汽車對路面震動的第一道緩衝,輪胎扁平比越小,意味著輪胎的「氣囊」越薄,而且胎壁需要更高的硬度來支持車身重量,因此越薄的輪胎傳遞路感越直接,相比於較厚的輪胎舒適性會有所降低。

輪胎胎面材質是影響輪胎性能的關鍵,輪胎材質的選擇要顧及到硬度、摩擦係數、抗磨程度等幾個方面對於輪胎性能的影響。一般而言高性能取向的輪胎都是採用抓地力(摩擦力)較大的橡膠配方,硬度較低而抗磨程度較低,也就是說更容易產生路噪、滾動阻力大耐用性以及燃油經濟性也不及一般的車廠OE製品。我們經常會提及的「熱熔胎」,則是在輪胎胎面升溫之時,胎質會融化而變得粘糊,用粘力貼緊路面從而獲得額外的抓地力,但在正常街道行駛或者下雨天,輪胎溫度未能升至工作溫度,熱熔胎的抓地力反而比不上很多「民用」輪胎。

輪胎胎面花紋則是可以進一步發揮出輪胎材質的特點,或者可以通過花紋的優化設計,令輪胎的某些性能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一般我們將抓地力強的輪胎定義為高性能輪胎,高性能輪胎的胎塊(由輪胎花紋圍成的整塊輪胎面)較大,胎紋較少,因此胎面強度高、抓地性能好。但反之而言排水性能會隨著胎紋減少而減弱,胎噪也會更強。因此即便是想要得到更大的抓地力,車主仍然要因應當地的天氣情況以及自身的駕駛習慣來選擇合適的輪胎,否則用熱熔胎走濕地或者是一般的道路狀況,龍游淺水遭蝦戲不說,更可能成為安全隱患。

圖:挑選輪胎,其實最簡單的方法便是從輪胎花紋入手,縱向紋路越多,表示濕地去水性能越高,而胎塊越大,則表示輪胎的抓地力越強,不對稱花紋的輪胎一般都是兼顧了多方面的性能。

圖:像這種已經接近競技專用的全熱熔輪胎(光頭胎)的半熱熔輪胎(R胎),壽命短而且滾動阻力大,不推薦「正常車、正常人」在一般道路使用。

三、輪胎升級要注意尺寸的變化哦。

輪胎升級,如果要維持整車的平衡性,要遵循的最重要的原則就是輪胎外徑與原裝規格的差異不得大於5%。(當然一些就是追求輪胎直徑增大的VIP以及DUB玩家可以無視之)要滿足輪胎升級之後,輪胎直徑的差異仍然在這5個百分點之內,我們推薦一條非常簡單的方法:加1減1加1。也就是將標示在輪胎胎壁上的輪胎規格的三個參數,輪胎寬度、扁平比以及適用輪圈直徑,按順序加一級,減一級,加一級。例如:205/50R16的輪胎,就可以根據加1減1加1的方法,升級為215/45R17。最後,我們附上一個簡便的輪胎尺寸計算器,讓大家能夠在原裝輪胎規格升級之前做一個簡單的計算。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無敵汽車網 的精彩文章:

歷史名車:高性能起源 奧迪RS2 Avant
經典後驅:Mazda RX-7
FD2最高階 Honda Civic Mugen RR
克敵制勝,碳纖600匹!Lancer Evo VII
僅有20台的戰神 NISMO GT-R Z-tune

TAG:無敵汽車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