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3條音頻聊一聊HIV攜帶者的肺癌風險等新研究

3條音頻聊一聊HIV攜帶者的肺癌風險等新研究

1.HIV攜帶者 :吸煙比病毒本身更要命

2.科學家證實112個基因與肥胖有關

3.「視前正中核」——調節口渴的大腦神經元

每天聽點【醫師說】,這裡是【醫視頻】博士團隊為醫療圈朋友們篩選的碎片化醫學新知。

乾貨,聽聽就知道!

您希望聽到哪方面內容?請給我們留言吧~

1. HIV攜帶者 :吸煙比病毒本身更要命

《美國醫學會雜誌·內科學卷》18日刊載的一項研究顯示,如果艾滋病病毒攜帶者在接受抗逆轉錄藥物治療時還吸煙,那麼他們死於肺癌的可能性比死於艾滋病的可能性會高出10倍左右。

該項研究利用計算機模擬分析了美國艾滋病病毒攜帶者的肺癌風險。他們發現,在用藥依從性良好但持續吸煙的艾滋病病毒攜帶者中,近25%將死於肺癌,其中重度吸煙者死於肺癌的風險接近30%。總體而言,那些接受抗逆轉錄藥物治療但吸煙的人,死於肺癌的風險比死於艾滋病的風險高出6至13倍不等,具體風險大小與吸煙強度和性別相關。不過,戒煙會讓情況發生較大改善。在40歲戒煙的艾滋病病毒攜帶者中,只有約6%死於肺癌。

研究人員表示,這些數據表明,戒煙計劃應被整合到艾滋病護理中,就像抗逆轉錄藥物治療一樣,戒煙預防肺癌應成為護理艾滋病病毒攜帶者的重中之重。

2. 科學家證實112個基因與肥胖有關

肥胖是引發各種疾病的危險因素,其原因不僅是由於過食或缺乏運動,遺傳因素影響同樣巨大。但由於生物學原因帶來的體重個體差異,人們對其遺傳原因的理解尚不明晰,此前有生物學研究報告發現,免疫細胞和脂肪細胞與肥胖有一定關聯。

由日本理化學研究所等機構組成的聯合研究小組通過對17萬日本人大規模全基因組關聯分析(GWAS)和1.5萬日本人重現性驗證,以及對32萬歐美人進行跨民族分析,發現了人類基因組上193個與體重調節相關的基因變異,其中112個是新發現的。通過對組織特異性表觀基因組信息和GWAS綜合分析,證實了過去報告的腦細胞以及免疫系統淋巴細胞對體重調節起重要作用的多數遺傳學證據。

此外,研究小組還對33種疾病與體重的遺傳關聯進行評價,結果發現,不僅是Ⅱ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生活習慣病,精神疾病、免疫、過敏性疾病、骨關節疾病等遺傳因素與體重個體差異相關遺傳因素之間也具有共同性。

該項研究成果不僅揭示了影響體重個體差異的新遺傳因素,還從更廣泛的視角提出了體重與疾病的關係、生物學相關組織和細胞類型等新的見解。

3. 「視前正中核」——調節口渴的大腦神經元

日前,美國國家科學院華人院士、斯坦福大學教授駱利群等人在新一期美國《科學》雜誌上發布的一篇新的研究成果,該研究發現,當人們感到口渴時,不僅僅是因為沒有喝夠水,更重要的是有一組位於大腦深處的神經元在發揮作用。

實驗過程中,研究人員連續48小時不給實驗鼠喝水,並利用駱利群實驗室研發的一種名為TRAP2的技術,標記出大腦中受口渴激活的神經元群體,這些神經元位於下丘腦視前區,名為「視前正中核」神經元。結果發現,當研究人員使用光遺傳學技術抑制這些神經元時,實驗鼠就會減少喝水量,而如果刺激這些神經元,那麼不口渴的實驗鼠也開始喝水。該研究還發現,在那些經訓練後會通過按壓槓桿獲得水的實驗鼠中,其按壓槓桿的次數隨著視前正中核神經元活動性的下降而減少,這表明這些神經元的活動性會根據喝水多少而進行調整。

相關專家表示,這項研究在解釋口渴這種本能的神經生物學機制方面取得切實進展,但仍有幾個問題有待探索,比如視前正中核神經元如何刺激口渴產生。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肺癌 的精彩文章:

嘴裡有這種臭味往往是肺癌的徵兆,多吃這些東西,預防肺癌!
背痛十天被確診為肺癌,背痛真是肺癌早期癥狀嗎
肺癌病人如何制定適合自己的治療方案
從治未病角度談中醫藥治療肺癌的作用
此前曾做過肺癌手術,現今胸中有氣且疼痛,該如何治療?

TAG:肺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