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一行不合毀形象,基層醫生千萬不要做這些事

一行不合毀形象,基層醫生千萬不要做這些事

文/全哥

在絕大多數老百姓心目中,醫生是白衣天使,知識豐富、技術高、人品好,令人尊敬。日前,一個醫護人員在診室吃西瓜的視頻卻飽受爭議,刷爆了朋友圈:有人認為,醫生加班加點工作,吃點西瓜不算什麼,有人認為不該在診室吃東西,更有人呼籲醫院應該設置茶水間、休息室。

確實,作為醫生,有些事情不應該做。特別是在基層醫療機構,醫生就那幾個,患者都是「老顧客」,好不容易樹立的形象,一不小心就可能被這些小細節給毀了。

抽煙

有調查顯示,2016年中國男醫生群體中抽煙的佔46%,總體吸煙率顯著高於美國(9%)、紐西蘭(5%)和澳大利亞(3%)。不僅如此,有些醫生還在患者面前吸煙。雖然醫生抽煙是個人行為,而且醫生壓力較大,有的確實需要靠吸煙來緩解。但在很多人心目中,醫者治病救人的形象不應該出現有害健康的行為,否則如何在建議、治療患者時有足夠的說服力呢?

即使醫生不得不抽煙,也不應該在診室內抽,更不能當著患者的面抽,畢竟,醫院的診室等公共場所都是非吸煙區,污濁的空氣會使患者病情雪上加霜,會給醫生帶來負面評價。如果煙癮實在犯了,要不找一個無人場所躲起來吸,要不找其他的替代品,這是一種自律,也是對患者的負責。

儀容不整

無可否認,現在是一個外貌協會統治的時代,當醫生的不僅要治病救人技術好、能力強,有顏值的男神、女神還會更受歡迎。現在不少大醫院都開始重視起醫生的儀容儀錶,要求男醫生穿襯衣打領帶,女醫生、護士要化淡妝。

在這方面,基層醫院則一般沒有太多要求,不少醫生對儀錶也不太重視,甚至有的穿拖鞋、短褲,外表邋裡邋遢地上班。實際上,醫生是一個特殊的職業,其外表往往是患者評價他的重要依據,如果形象不符合患者的預期,他們的焦慮感就會增加。

因此,醫生的著裝不能太隨意,最起碼衣著乾淨整潔、得體,頭髮整齊,面容清爽,這也是對患者最基本的尊重。

為人情所累

基層醫生,尤其是村醫,患者都是父老鄉親、街坊,圈子窄,不少是老熟人,有的人生病,到診所完全就是希望醫生按照他自己的意願來醫治,有的醫生礙於情面,疏忽檢查、思考就照著來開藥,極容易埋下隱患。其實,細思極恐:治好了,患者不會認為你醫術高明,真出了事,醫生也脫不了干係,如何能樹立起好良好的形象?

醫學是一項不可重複的實踐,關係到人的健康生命,患者把自己的生命相托,是對醫生的最大信任,這就要求醫生具有高度的責任心和嚴謹的科學態度。為了那點人情而承擔巨大風險,不值得。

揭人隱私

醫生保護患者隱私是最基本的職業操守。醫師法規定,若醫生在執業活動中泄露患者隱私,造成嚴重後果的,須暫停執業活動,甚至吊銷執業證書、追究刑事責任。因此學會保護患者的隱私是非常重要的。

相對於大醫院,基層醫院醫生跟患者更熟絡,拉家常、談天說地是常有的事,可能有意無意就透露了其他病人的隱私,或者一些檢查結果隨意放在窗口或者辦公桌上,導致他人隱私泄露。可想而知,患者很生氣,後果很嚴重!

評論其他醫生

在診治過程中,由於醫院設備簡陋,或者某些醫生水平經驗有限,可能會出現誤診、漏診現象。而經常到固定基層醫院看病的人,也對醫生們都有一定了解,就診時或日常碰面,都有可能談論起別的醫生。

當我們面對病人,切不要在病人面前隨意評論別的醫生,因為你的評論不僅不能解決病情,也改變不了既往的事實,甚至還傷害了同行、同事。如果患者指責某位醫生,我們不該跟他「同仇敵愾」,而應糾正、彌補和解決,幫助同行,這才是解決問題的正道。

拒診和拒絕轉診

基層衛生機構的服務功能定位是常見病、多發病、一般性診療及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另外還要進行急診搶救和轉診服務。

很多基層醫院、診所,特別是村衛生室,對於重大疾病和搶救基本無法應付,面對這樣的病人,有的醫生會直接讓其到上級醫療機構,撒手不管。這樣做雖然沒錯,但袖手旁觀的態度卻很讓家屬心寒,所謂醫者父母心,醫生應該在能力範圍內給予最大幫助。

有些患者或自己不重視,或家人嫌麻煩,在醫生無法處理提出轉診時不同意,央求醫生就給他開點葯就可以了,這個時候,有些醫生優柔寡斷,一時心軟,最終因為沒有及時轉診而發生事故。其實,醫生應該對於自己的能力有充分認識和信心,一旦發覺有轉診的需要,無論對方如何請求,都不能喪失主見,這樣子,既是為了患者的生命健康,也為了保全自己。

超範圍行醫

目前,基層醫生每天面對的都是各類疾病的患者,不要說內外婦兒皮膚耳鼻喉等專科,就算是全科醫師,也可能超出診療範圍,更何況,非全科的基層醫生佔據了很大部分。前段時間,有外科醫生因為開具了上百張內科處方,被吊銷了其《醫師資格證》,其診所的《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也被註銷。

《執業醫師法》明確規定,在註冊範圍外行醫構成行政法意義上的「非法行醫」,也就是說,如執業類別為外科的醫師進行婦產科手術,就構成行政法規定的非法行醫。所以,無論自己有多牛,超出執業範圍的都不要接,否則就是自毀形象和前程。

責編:馮建星

醫師在線:jcyy2013

百萬基層醫生的成長階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醫師在線 的精彩文章:

TAG:醫師在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