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育兒 > 誰搶走了小孩子的童真?誰是孩子最大的敵人?

誰搶走了小孩子的童真?誰是孩子最大的敵人?

4 歲才出生1460日,你忍心苛求他懂什麼?

要他唱20首歌?

要他念20首詩?

要他寫20個字?

一名幼稚園老師說得好: 「Childhood is a journey, not a race. 」

兒童成長是一個過程,並非一場比賽,可是家長卻視之為人生競賽的起點,「不要輸在起跑線」成了濫調。

一些所謂的專家說3歲是學習語文最好時刻,家長就送他們的王子、公主學英文、普通話甚至法文。

人生路並不太短,即使你視之為一場賽跑,那絕對是馬拉松,就算在起跑線輸了兩三步,絲毫不影響賽果。

假專家學者太多,人云亦云的盲頭烏蠅家長太多,出生1460日的4歲小朋友「愛的受害者」,害他的就是愛他的父母,這是一場盲目的愛。

人生非競賽不應心急催谷

4 歲應該懂什麼不應由成人替他們決定。

他連提起mini小提琴都吃力,為什麼要強迫他單手按弦?

她連站也站不得太穩,為什麼要逼她用足尖跳芭蕾?

如果她苦著臉坐在琴椅上,每一粒叮叮噹噹的琴音都帶著苦澀,你忍心嗎?

如果你問,4歲的孩子該懂什麼?

我會告訴你他該懂得笑,懂得跳,懂得禮貌,懂得把喜愛的玩具和別人分享;

愛爸媽,愛兄弟姊妹,其他的事,到了適當年齡,不愁不懂。

真有些孩子特別聰慧,兩三歲就懂得4個位的加法心算,懂得背十首八首唐詩,家長用不著心急,你的兒女正常,是有些兒童特別早熟。

當你的兒女入讀小學:

何愁他不會3、4個位加法;

何愁不會背十首八首唐詩!

馬拉松賽的勝利者通常都不是在起跑線領先的選手,諾貝爾獎得主大多不是會考狀元。

孩子失童真家長引以為傲

不知怎的,王師奶總覺得今日的孩童太「老積」,細路唔似細路。

一次去海怡半島探外甥女,剛入門口,她5歲的女兒望著我說:「姨,妳貴人事忙,今日什麼風把你吹來了?」

此情此語,小婦人笑容下充滿悲情,今日的兒童沒有了童真。

這種失去了童真的「問題」,正是一般家長沾沾自喜和引以為傲的表現。

誰搶走了小孩子的童真?誰是孩子最大的敵人?你、我、他。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