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爸爸,請你多陪陪我

爸爸,請你多陪陪我

近日,網路上一段視頻引人淚奔,視頻播放量超過1.2億:視頻中的7歲男孩模仿爸爸玩手機,表示自己想找爸爸玩,爸爸卻沉迷在手機遊戲里,一直讓他等。久而久之,男孩認為,爸爸讓他等的意思就是不想陪他玩。視頻最後,男孩演唱了一首《父親》,來表達自己對父愛的渴望,感動了無數人。

早前,一篇名為《我的爸爸》的日記也在微信朋友圈瘋傳。一個九歲女孩在日記中形容自己的爸爸為「工作狂」,值班、加班、開會、出差……卻很少有時間陪她,她甚至哭著在電話里喊,「要見你一面都這麼難嗎?」而日記最後一句,「爸爸,你再不陪我,我就長大了」,更道出了多少爸爸和孩子之間交流的無奈。

爸爸一直在家庭教育中扮演著不可替代的角色,但是隨著社會的發展,在職場上全力奮鬥的爸爸似乎遠離了子女教育問題,出現了「親情關係向母性群體傾斜」的現象。網路上出現的新型辭彙如「隱形爸爸」、「喪偶式」育兒,說的就是爸爸角色缺位的問題。這種社會現象既不利於家庭和睦,又有礙於孩子身心的健康發展。本期「青家庭」,我們不妨圍繞這個話題,談談如何當一個好爸爸。

采寫:記者 胡媛媛 實習記者 盤香霖

忽視陪伴教育 子女性格留缺陷

小宇(化名)今年九月開學就上初二了,到了青春朝氣的年齡,小宇的爸爸宋先生卻認為孩子存在一些成長的問題。「到目前為止孩子都沒和我們分房睡,之前我一直沒太插手孩子的教育問題,他都是和媽媽比較親,現在基本上都不怎麼理我了。「在父母提出「長大了,可以和爸爸媽媽分房睡了」的建議後,小宇出現了失眠、做惡夢的情況,脾氣也變得易怒。現在小宇不但和父親處於敵對狀態,他的性格與行為都與同齡孩子有了差異。

事實上,像宋先生這樣對孩子缺少陪伴、參與度低的爸爸並不佔少數。今年上海市教育科學研究院公布的《小學生父親參與的問題與對策》調查顯示,父親的「陪伴互動」排在「教育規劃」和「教育約束」之後,說明父親更願意給孩子做人生的領航者,制定各種規則。而涉及到情感交流,父親的參與度明顯下降,有22%的父親很少「擁抱、親吻孩子」,有超過三成的父親不會對孩子說「我愛你」。

對此現象,國家註冊心理諮詢師苗廣豫表示,和父親擁有高質量關係的孩子與從小缺乏父愛的孩子相比,最大的不同是安全感的獲得。當孩子感受到足夠的父愛,他們會感覺到是被支持和愛護的,這種內在力量會幫助他們擁有健全的性格。這種安全感,是孩子認知行為、精神健康以及成年後親密關係建立的根基。

而美國一項調查顯示:即使是尚處於朦朧狀態的嬰兒,他也會因為缺乏父愛而出現焦躁不安、食慾減退、抑鬱易怒等"父愛缺乏綜合征"的典型癥狀。少時患綜合征的孩子,中學輟學率高2倍,犯罪率高2倍,女孩長大後成為單身母親的可能性高出3倍。

傳統社會角色定位是父親「失陪」的主因

問及宋先生是否清楚兒子性格缺陷產生的原因,宋先生稱是自己平日疏忽,很少陪伴孩子,以至於發現問題後愧疚無比,只好尋求心理諮詢。

小宇的媽媽談到此事更是神情懊惱:「小宇一直很乖的,我平時對他傾注比較多,可沒想到還是缺少了他爸爸對他的教育,現在父子倆關係就像地雷,一觸就爆炸。」

苗廣豫表示,造成爸爸們」失陪「的原因主要集中在社會角色定位、教育經驗缺乏以及精力剝奪三個方面。傳統思想中固有的「男主外女主內」思想根深蒂固,做爸爸的潛意識遵循這種社會角色分配,把承擔家庭責任放在第一位,通常扮演一個威嚴、有距離感的角色。這種「傳統」的影響之下,爸爸們會直接學習自己的父輩,其實是將「男主內女主外」繼續延續了。苗廣豫引用知名心理諮詢師武志紅提出的「很多成年人都是巨嬰」的概念,指出有的爸爸對於父親這個角色還在適應當中,需要後天的認知和習得,與孩子一起成長。精力剝奪這一點,苗廣豫表示,爸爸們將精力放在改善家庭的經濟條件和社會地位上,主動或被動地缺席子女的成長,也是造成孩子「父愛缺失」的重要外因。

尊重孩子是關鍵 陪伴在質不在量

對於不能給予孩子足夠關愛和互動的爸爸,苗廣豫建議,首先要矯正自身存在的育兒認知偏差,可以參加一些自我成長的課程,學習做一個合格的爸爸。「當爸爸的,要尊重孩子作為一個獨立的個體,經常換位思考,讓他們接收到『指引』而非『命令』,最好是跟孩子結成夥伴關係,給他們安全的感覺。」

苗廣豫提醒,陪伴孩子的關鍵在質不在量。雖然我們提倡父親在孩子生活中的參與程度,但參與程度與「和孩子待在一起」的時間並沒有絕對的聯繫。「一些爸爸實在做不到在孩子需要的時候騰出空閑的話,可以以五分鐘為單位,五分鐘內,放下工作放下手機,全身心投入跟孩子在一起。高品質的陪伴才是孩子需要的。」

同時,苗廣豫提示爸爸要和媽媽共同營造健康的家庭環境。「爸爸對待媽媽的方式,是孩子學習如何去愛一個人的最初模板。」苗廣豫還建議媽媽們可以給自己的丈夫多一些鼓勵和耐心,在育兒觀上求同存異。當發覺孩子對待爸爸媽媽的態度有了明顯的不對等時,要注意平衡父母的角色教育,不能忽視任何一方。

明星爸爸的教科書式育兒經

明星爸爸帶娃上節目已經成了明星真人秀節目的一大亮點。做好爸爸難,當模範爸爸更不簡單!公眾視野中的好爸爸們都是如何表現的呢?來學學奶爸與萌娃們的相處智慧吧!

汪涵

不願放過兒子的每一次成長

作為一個全能主持人,在工作上付出的時間和精力一定不比普通爸爸少,但汪涵從未缺席過老婆的任何一次產檢,跑上跑下的事也是他在做。兒子小沐沐出生後,吃輔食的勺子都是汪涵親手製作的。除此之外,為了培養孩子愛讀書的好習慣,汪涵親自做了一個小書櫃,讓孩子在自己身邊受熏陶。不到三歲的小沐沐已經會背很多唐詩了。

夏克立

將女兒養成沒有公主病的小公主

夏克立總是花很多時間陪伴女兒夏天,也為女兒制定可愛的規則:溫暖的親吻鈴鐺(鈴聲響就要親吻搖鈴人)養成了小姑娘愛笑不怕生的性格;做好孩子,才能做公主——想得到一條公主裙,那麼就要做個好孩子。所以每當夏天歡喜地得到一條公主裙,就知道她又做了很多讓人開心的事。

黃磊

窮養富養,都不如用愛養

《爸爸去哪了》節目中黃磊教育女兒的方式獲得很多觀眾的認同,被網友稱為「教科書級別」的育兒經。他常在自己的微博上表達對女兒的愛,同時鼓勵女兒用親手製作的東西來表達愛意;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黃磊帶著一家人在踐行這個道理,他們的足跡遍布歐洲、美國、澳大利亞、紐西蘭,孩子的眼界也在一次次的旅行中變得寬闊;黃磊還會發揮自己的文人特長,和女兒用信件交流;同時主張從不強迫孩子做什麼,而是問孩子自己喜歡做什麼。

張亮

啟發式教育教出高情商孩子

換位思考,平等相處是這位年輕爸爸的獨特魅力。在《爸爸去哪兒》中,天天不願意起床集合,張亮就開始扮演天天的樣子,在床上打滾撒嬌,再一個鯉魚打挺,乾脆利落地站起來,接著問天天:「假如你是村長,比較喜歡哪個小孩子?」角色互換後,能很直觀形象地讓孩子發現自己做得到底對不對,這比口頭教育要有效得多。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廣州青年報 的精彩文章:

TAG:廣州青年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