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草原上有幾種古老的聲音 險些失傳 現被申請了非遺

草原上有幾種古老的聲音 險些失傳 現被申請了非遺

在廣域的內蒙草原上有幾種聲音,來自遠古,卻一直響徹千年。這些獨特的唱奏法好象只屬於在這片遼闊的大地上。馬頭琴聲聲粗獷激昂,蒙古長調冗長悲壯,呼麥聲奏起如與山川河流對話。在錫林郭勒行程中,有幸全都一一欣賞過。

馬頭琴聲音混厚悠揚與蒙古長調最為相配,它不同於一般拉弦樂器,背後有著感人的故事,第一把馬頭琴據說是牧民為了紀念死去的小馬,按馬的模樣製作的。因此這樂器自發明開始含著滿滿的蒙古人們的感情,因此,奏出的聲音也飽含著民族的精魂。一把好的馬頭琴已經遠遠超越樂器的範疇,它是一把藝術品,從選材到精巧製作無不傾注著制琴師的心血,只有由經優秀制琴師精良製作的馬頭琴才能演奏出動人心魄的聲音。

蒙古長調也同樣來自遠古,演唱者那寬廣的音域演繹出悠長的曲調,把遼闊草原翩翩展現眼前。游牧者質樸的聲音能洗滌聽者心靈,長調是蒙古民族與生俱來的聲音,自古口口相傳,其獨特的發音技巧難以模仿,曾一度瀕臨失傳,差點成為絕唱。隨著申請非遺成功得到有效的保護。

呼麥是短調唱法,據說從匈奴時期就開始出現,呼麥跟長調不同,主要源來於咽喉間的震音,能同時發出兩種不同的聲音,非常震撼,特殊的演唱技巧呈現出大自然的最純粹的聲響,也是蒙古民族獨有的唱法。

在內蒙,喝酒和唱歌不只是宴席間的事,上馬酒,下馬酒,席間酒,無論姑娘漢子,隨時隨地都能引吭高歌。因此,初聞長調,呼麥,馬頭琴都於宴席之間,記得當時在席所有人被吸引得停下了筷子。這種獨特純凈的聲音也只有從簡單心靈中才能迸發。

而在蘇尼特右旗的烏蘭牧騎卻將這幾種聲音演繹到極致。草原的游牧歌曲在此能聽到宮廷的演奏法。烏蘭牧騎以前是蘇尼特右旗上的文青團,1957年由牧民們自發組織了一支小樂隊。

由於草原地大人少,鄰居之間距離甚遠,除了放牧打草外幾乎沒什麼娛樂。烏蘭牧騎成員除了能為牧民們演奏外,還能為牧民們提供生活上的幫忙,因此深受草原人民們喜愛。後來得到國家支持慢慢地開始全國巡迴演出,在1979年更開始走出國門到亞洲和歐美演出。

馬頭琴聲聲宛轉低回,長調聲豪邁奔放,呼麥則如同來自大自然的聲音,如瀑布傾瀉震撼人心。這三種獨特的演奏技藝已經申報為非物質文化遺產。而烏蘭牧騎的演奏聲聲鏗鏘劃破蘇尼特右旗草原夜空。

可能聽多了媚俗的流行曲,已經忘記了大自然原來的節奏,只有與自然相近的聲音才能讓心靈平靜,同行的昊哥一直跟我們說,到草原一定要聽來自草原的歌曲,只有一邊聽著草原歌曲一邊欣賞著草原的壯闊才能與這片廣闊天地交融。

素走世界:

環球旅行者,自由撰稿人,新浪簽約自媒體,視頻博主,旅行玩家,新浪秒拍達人,多平台自媒體,OTA旅行家。樂途專欄作家。中國攝影師協會會員,兩年行走經過五大洲,三十多個國家。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素走世界 的精彩文章:

成吉思汗在這丟了兩匹馬卻親自為這山賜了名
一轉頭被熊噴了一身口水 驚魂未定 我們在籠子離它不到一米
一天刻一個棋子 一月只收入五千 非遺手工匠人奉獻四十年青春
這裡一天吃一頓飯三頓奶茶 卻身強體壯 難道我以前喝的假奶茶?
昔日蒙古鐵騎險些被棄 如今憑著這些方式才能存活下來

TAG:素走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