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中醫 > 50年沒感冒,患癌沒吃藥,原中央保健局局長的保健方,你也能做到~

50年沒感冒,患癌沒吃藥,原中央保健局局長的保健方,你也能做到~


新來的朋友,點擊

上方

 

藍字

 即

可快速「添加」本公眾號




中央保健局」是專門為首長提供保健服務的,王敏清就是中央保健局醫生之一,他1954年進入中南海保健組,是第一任中央保健局局長,被人稱作「紅牆御醫」。在養生保健方面可謂是大有心得,很多養生方法都很值得我們學習!




▲「紅牆御醫」王敏清






50年沒得過感冒


60年體重沒有變過


心電圖跟教科書上的一樣!






王老自豪地說:「很多年輕人身體都沒有我好!這是有量化指標的。我50年沒得過感冒,60年體重沒有變過,心電圖跟教科書上的一樣,沒有高血壓和糖尿病。」




王老身高170厘米,21歲時體重為60公斤。此後,不論在生活富裕的日子裡,或是在苦難年代,他的體重始終保持在60~64公斤之間。




一生未長過蛀牙,82歲的時候還有24顆牙;

血壓也很穩定,全都正常,每年變化幅度都不大。



▲2002~2016年王敏清15次年度體檢結果





六個保健方,用了一輩子






50年沒得過感冒、體重60年不變,88歲看起來像60多歲,

王老是怎麼做到的呢?總結起來,其實就6個保健方。






保健第一方:


吃什麼無所謂,關鍵是要吃七八分飽!






過去行軍打仗吃不飽,醫療條件不好,青黴素整個延安只有幾瓶。反觀現在,人們吃得好、住得好、行得好,可大多數人卻身體素質越來越差,疾病越來越多。



這是為啥?因為人太過講究了!

「首先不要愧對嘴。我愛吃肉,而且還喝酒。喜歡吃的得吃,但是不能傻吃。吃什麼無所謂,關鍵是要吃七八分飽。」




如何把握七八分飽,王老建議,到下一頓吃飯前有飢餓感即可。如果下一頓前不太餓,就說明上一頓吃多了。




怎麼吃:




吃得少一點。

每餐七分飽為宜,飯前喝湯,有助於減少食慾




吃得雜一點。

健康的飲食習慣應該是葷素搭配,以素為主。中醫也一向倡導副食宜葷素搭配,以素食為主,並認為此亦長壽的一大秘訣。肉類食物中四條腿的不如兩條腿的,兩條腿的不如一條腿的。這一條腿的是蘑菇,中老年人可以吃一些蘑菇,每餐的搭配應該是一葷一素一菇。




吃得粗一點。

長期單一細糧攝入容易導致營養失衡和消化功能減弱。此外,適量增加粗糧有助於預防糖尿病、皮炎、便秘等問題。




吃得淡一點。

「淡」即是飲食清淡,限鹽、限油、限糖。




吃得慢一點。

孔夫子說「食不語,寢不言」,做任何事情一定要專一,吃飯就是一心吃飯,細嚼慢咽,慢慢品味,每口飯菜咀嚼30~50次會讓你更長壽。








保健第二方:


動物、動物,不動那就死得快!






動物、動物,就得多活動;不動?那就死得快!有句話叫「生命在於運動」,這個大家都聽說過,但是有多少人做到?




多活動,不貪圖享受,保護自己的功能,才能健康長壽。這比你先大口大口不節制地吃,結果三高了、肥胖了,又挖空心思減肥這樣瞎折騰要好得多。想健康,就得對自己狠點兒。



我經常步行、堅持體力活動。平日,只要不趕時間、不提重物就不乘車(免費車也不坐);上樓,盡量不坐電梯。




王老78歲時給101歲小學老師拜壽,到的早沒事兒,就慢慢爬上了22層,一口氣登上了22層樓,還不覺胸悶氣短。




不過運動一定要量力而行,不能玩命,更不能以損害身體健康為代價。




怎麼動:




走路是世界最佳運動之一,既簡單易行,強身效果又好,不論男女老少,什麼時候開始這項運動都不晚。




走路視要注意「三五七」原則:




「三」是指每天要步行 3000 米以上,且保證 30 分鐘,並堅持做到有恆、有度,過分激烈的運動對身體不利。




「五」是指一星期要運動五次以上。




「七」是指運動後心率+年齡=170。例如:50 歲的人,運動後心率達到 120 次。(身體極好者可達到 190 次;身體不好者不要超過 150 次,具體要根據自己的身體情況來調節)




如果覺得「三五七」原則太難記,那就記住一句話:每天至少快走30分鐘,直到身體發熱、甚至微微發汗,就達到鍛煉效果了。




提醒:




早上鍛煉的話別太早。等太陽出來後,大約9點到10點再去活動才是最明智的。很多人認為早晨空氣好,適合鍛煉,太陽出來前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含量較高,即便是森林空氣質量也較差。另外,臨床病例顯示,冬春季節的上午八九時是老年人心腦血管疾病的高發時段,此時要盡量避免劇烈運動。




被一味追求苦練。很多老年人都認為,體育鍛煉有痛苦才有效果。這種「苦練」的運動模式,是老年人鍛煉中一種最危險的錯誤觀念。如果有心血管病老年人在運動中出現疼痛、眩暈、胸悶、氣短等癥狀,應立即終止運動,並及時就診。








保健第三方:


睡好覺比吃好飯更重要






最好的睡眠是每天晚上十一點到第二天早上七點,我每天晚上十點上床,十點半入睡,通常一睡7~8個小時不醒。如果做不到,起碼也要保證24小時之內有一個睡眠周期。




不要因為任何理由耽誤睡覺。人一天不吃飯沒關係,但要是一天不睡覺,體力和免疫力都在下降。只有保證了睡眠,才能保證老天爺給你的天然防禦系統,才能有很好的免疫力。現在很多年輕人過勞死,都是因為長期熬夜,長期透支。




怎麼睡:




在每晚亥時(9點~11點)入睡最好。中醫認為陰氣盛則寐(入眠),陽氣盛則寤(醒來)。而子時是陽氣最弱、陰氣最盛之時,此時睡覺,最能養陰,睡眠質量也最佳。「睡如弓」能夠減少地心對人體的作用力,讓人感覺輕鬆舒適。由於人體的心臟多在身體左側,向右側卧可以減輕心臟承受的壓力。




早晨最好6點起床,有助於生髮陽氣。如果前一晚睡晚了,最好也在7點前起。中午也要小憩半小時。

南少林火功推拿研究所提示

如果有失眠的情況,不妨晚上用酸棗仁泡水喝,最好是在睡覺前的半小時左右飲用,能是催眠效果最佳時候入睡








保健第四方:


出了問題就想靠藥物解決,這是行不通的






王老說:免疫系統是人體保衛系統,「說白了,它就是和疾病打仗的」。




千萬別有點小病就吃藥、掛水,須知「是葯三分毒」,翻開《中國藥典》,哪種葯沒有毒副作用?原本應該讓免疫系統克服的問題,讓藥物去克服。病可以痊癒,然而我們自身的免疫系統不但沒有得到鍛煉和增強,反而被藥物損害。




十年前,我患上了喉癌,手術切除了四分之三的聲帶。術後,我一沒放療,二不化療,甚至也沒有吃藥。靠著老天給我的免疫系統,我就打贏了這場仗

,我不能容忍放化療殺死我那麼多健康的細胞。

(編者註:是否需要放化療,建議根據病情選擇,不能一概而論)




所以,不要羨慕別人公費醫療、免費看病,要我說,都不是好事,沒啥可羨慕的。免疫系統就是和疾病打仗的,你就讓它去戰鬥,越戰鬥它越強大。






三招激活免疫力




每天喝一些含有益生菌的酸奶或吃一些酸乳酪,能增加腸道內「好」細菌的數量,提高機體免疫力和抗病能力,降低感冒和流感概率。




常吃大蒜有助於提高免疫力,還能幫助防止心臟類疾病。大蒜中的大蒜素能抑制人體內炎症反應,減少自由基對人體細胞的損傷。




常喝蜂蜜水、姜水、檸檬水,蜂蜜中的抗氧化劑有助提高免疫力;生薑是天然的鎮痛劑和解毒劑,有一定對抗感染、消滅流感病毒的作用;檸檬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有抗氧化性








保健第五方:


老年人要有事兒干、找事兒干






用則進,退則廢,老年人要有事兒干、找事兒干。即便退休了,也千萬不要閑下來,人的身體有很大的潛在能力,要不斷用它,它才能好;如果不用,各方面的機能就會退化萎縮。




王老離休20年來,不斷應邀參加社會活動,覺得把養生保健的知識教給大家,比把它帶進棺材裡值。他自覺思維與言談尚不糊塗,而且常用手機收發簡訊,還用電腦寫作、上網、收發電子郵件。






怎麼玩:




退休後一定要培養自己的愛好,否則你會迅速被衰老。您可以報老年大學,也可以和朋友鄰居跳廣場舞,什麼愛好都好,就是別老宅在家。比如:





攝影,讓大腦老得慢。

老年人參與攝影,能活動筋骨、鍛煉身體,親近大自然、呼吸新鮮空氣。還能在攝影活動中交到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舉多得。




唱歌,使人心情舒暢。

唱歌時一呼一吸,能鍛煉人的心肺功能;唱歌要記住歌詞,可使記憶力得到鍛煉;唱歌還能使人心情舒暢,消除孤獨感、寂寞感,有助於健全老年人的心理,減緩精神與智力的老化。




養花,延緩記憶減退。

花草能給人帶來愉悅、活力和希望,能美化家中環境,更能帶來健康長壽。加上養花草的成本可大可小,大家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來控制,非常適合中老年朋友。養花草不是簡單的活,需要學習養護技巧,可以有效預防老年痴呆症,延緩記憶減退








保健第六方:


養生就是遵循大自然規律,該吃飯就吃飯,該休息就休息,也別忘了曬太陽






要想健康,就應當遵循大自然規律,不能太講究。該吃飯時就吃飯,該休息時就休息,多到戶外體會四時變化,少坐家中克服四體不勤。




萬物生長靠太陽,人們應當多晒晒太陽!




現在人們夏天怕太陽,冬天怕風吹,雖然吹空調是舒適了,但完全沒有了大自然一年四季的溫度變化。恆溫的地方呆久了,會使身體對環境、溫度變化的適應能力下降。一旦有流行病爆發,對環境適應能力差的人將首當其衝被病毒侵襲。這就像花房裡的花朵,在室內開放得何其絢爛,可一出溫室就會死去。






怎麼曬






常曬太陽有助於降低流感病毒及其他常見呼吸道疾病的危害。上午十點、下午四點陽光中紫外線偏低,既能促進新陳代謝,又可避免傷害皮膚。每次曬太陽時間不超過半小時,曬完後可以搓熱雙手,按摩臉部,清心安神、舒緩疲勞。

南少林火功推拿研究所建議,

曬太陽背光而坐最好,因為背部有一條不可忽視的經絡——督脈。督脈有「陽脈之海」之稱,總督一身之陽氣。把背曬熱、曬舒服了,人體的陽氣也就充足了




其實養生的道理大家都知道,關鍵看是否重視。今天不養生,明天養醫生,要記住,不要輕易傷害你的身體,它是多少錢財都換不來的!


(本文部分內容參考《健康時報》《周口晚報》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明天精彩繼續……


 














敬請添加我的3個微信公眾號

第一個是「

新經絡」


 

 該

公眾號能夠讓你迅速掌握「簡單實用、一看就會、一用就靈」的各種中醫養生理療小絕招,


 










第二個是「潛意識點穴


  

公眾號主要幫你破譯「

潛意識」種種神奇奧秘,任何人只要識破「

潛意識」的奧妙,就能讓自己的人生變得的一帆風順......


 











第三個是「船來了







掛一個專家號只能看一個病人,而一篇好的醫療或養生文章能惠及成千上萬的人,「船來了」所做的就是後者.




























 

如何添加

呢?







有2種方法:

1、長按下面的二維碼圖片,其次點按「

識別圖中二維碼」,最後點擊「關注」即可添加。







(「

新經絡」

二維碼圖片)









「潛意識點穴

二維碼圖片






 


 






「船來了

二維碼圖片







2、打開手機微信上的二維碼掃描,對準以上這張圖片,掃一掃,就可關注.







 

想掌握更多的中醫養生保健知識,請關注我的

QQ714742875

 ,空間已經發表1萬多篇各種中醫養生知識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新經絡 的精彩文章:

跑步和慢走,都沒它養生,國術大師親傳秘法,讓你遠離腰痛、胃病…受用無窮
神奇,刮刮「大腳趾,」治好了濕疹。
你的「內臟」有無炎症,按按這裡,就知道

TAG:新經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