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紫砂壺為何具有文化意義?曼生壺說明了一切

紫砂壺為何具有文化意義?曼生壺說明了一切

陳曼生,清嘉慶年間著名的書畫家,金石家,紫砂壺設計家。尤精篆刻,擅古詩文、愛茶飲,設計紫砂的同時也收藏了很多紫砂名器。

套環鈕葫蘆壺 楊彭年制 陳曼生銘

嘉慶二十一年,陳曼生被調入江蘇溧陽縣任地方知縣。這一時期,因具備清代紫砂文化備受推崇的天時,溧陽與宜興毗鄰的地利,陳曼生與宜興紫砂藝人楊彭年等人結識的人和,使得本就對紫砂壺有著濃厚興趣的陳曼生更加如魚得水,開啟了曼生壺綻放紫砂歷史的重要篇章。

龍鈕扁方合斗壺 陳曼生銘

楊彭年所做的紫砂壺很多為陳曼生所畫的「十八壺式」,壺底所用印章也是出自陳曼生之手。所謂「十八式」,指的就是陳曼生以自身的審美和藝術修養,取材於自然界的生物、實物、文玩器具等,精心設計而成的十八種紫砂壺樣式,這其中有方壺、圓珠、瓜形、葫蘆、飲虹、合斗、合歡等等,如同「十八般武藝」,將紫砂技藝的成熟和精湛展現的淋漓盡致。

合笠壺 楊彭年制 陳曼生銘

陳曼生設計紫砂和許多文人墨客的喜好十分一致,崇尚簡潔質樸但不失文雅。他參與設計的紫砂壺多以幾何型為主,並且壺上留出大量的空白用於進行壺銘刻畫。這些壺銘均由陳曼生本人或其幕僚親自持刀,銘文或文采斐然,或意義深遠,或俊秀雋永,十分難得。除了結合文學的書法作品之外,曼生壺的壺腹上還會有山水花鳥的鐫刻,為原本素凈的紫砂壺增加了不少的詩情畫意。

所以,僅憑清代的曼生壺就留下了書法、繪畫、篆刻、文學等多種文化瑰寶,更別說再加上明代至今四五百年的紫砂歷史,紫砂壺對中國文化的影響不必再多加贅述,也可輕鬆知曉。

做壺,如做人,做一把好壺,做一輩子好人。hote520,是小石對您的承諾,也是我們最平凡的追求!我希望您隨我們的關注,可以讓你對紫砂壺有所了解不會買到假的紫砂壺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紫砂泥巴 的精彩文章:

由簡入繁再入簡,如今是返璞歸真

TAG:紫砂泥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