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為什麼傳統祁紅是「碎」的

為什麼傳統祁紅是「碎」的

為什麼這茶是碎的呀?

而在此之後,掌柜在和朋友聊到祁門紅茶的時候,也有朋友提到這樣的疑惑。

因為市面上賣的茶葉,絕大多數是茶形完整的茶,像傳統祁門紅茶這種碎茶形式的,還是第一次見到。

而且,在以新工藝製作的祁門毛峰和香螺出現之後,也產生了一些誤會,以為碎茶形式的工夫紅茶不是祁紅了。

為了搞清楚這個問題,我們今天也將這三種祁門紅茶放到一起來對比看看。

祁紅工夫為什麼「碎」?

這是因為祁紅最早是用於出口的。

為了接近國際通用的紅茶分級標準,它並非通過採摘來區分等級,而是以茶葉在茶樹上的部分和製作完成後的形狀來區分。

聰明的中國制茶師傅們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利用既有的工具,通過精製過程中的切分、篩分以及拼配來區分做到此點。

建國以後這種分級方法也得到了相對的固定。

傳統祁門工夫紅茶製作過程精細繁複,頗費時力。經過初制四個工序,精製三個流程多道工藝循環往複,通過打袋、篩分等工序,將祁紅工夫逐步分級,也就形成了「碎」的特點。

中間為工夫紅茶

新工藝:毛峰、香螺

1997年,位於祁門的安徽省茶葉科學研究所借鑒碧螺春、松蘿茶等名優綠茶低溫做形的工藝,創製了祁紅香螺。

自此,祁紅毛峰、祁紅金針、祁眉等一系列整葉紅茶相繼問世。

從工藝上來說,祁門紅毛峰和祁門紅香螺都屬於祁門紅茶的創新工藝。

主要是在傳統的初制工藝基礎上,增加了發酵後造型的工序,使得條形更加完整。

新工藝的精製過程也相對簡單,發酵程度略低於傳統的祁紅工夫,具有外形優美,花香明顯的品質特色。

祁門香螺,外形捲曲帶毫

祁門毛峰,外形條索完整

祁門工夫,外形細緊苗秀

口感上有哪些不同?

從工藝上講,傳統祁紅製作過程精細繁複,而創新祁紅則是採用了手工搓揉工藝,這在口感滋味上讓祁紅毛峰和祁紅香螺缺少了傳統祁門工夫紅茶的醇厚。

而在香氣上卻各有千秋,傳統祁紅是似花似果似蜜的「祁門香」,創新祁紅毛峰和祁紅香螺是甜花香更明顯。

祁門香螺

湯色紅亮

葉底嫩勻

祁門毛峰

湯色透亮

葉底紅亮柔嫩

祁門工夫

紅艷

葉底紅亮柔軟

事實上,傳統祁紅是老一輩人傳承下來的,至今口感從未改變,所以老輩人還是更喜歡傳統的口感。

而創新祁紅的甜花香對剛接觸茶的茶友來說更容易接受。

而對於喜愛喝茶的茶友來說,新老工藝上的差異,導致口感的不同是不會有影響的。

就像小夥伴所說的:茶,就是美食,不管是傳統還是創新,對於吃貨而言,只要好吃就滿足了。

GIF/1.5M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茶經 的精彩文章:

錯誤的開壺方法
一個蓋碗,暗藏著五個茶禮密碼,讓我們來一場解碼行動
陳椽教授質疑陸羽《茶經》有誤
茶有涼性 溫性 熱性,別亂喝
這些茶碗,驚艷世界的美!

TAG:茶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