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書畫 > 歷史上有記載,至今卻沒有被發現的七大文物,找到便可富達天下了!

歷史上有記載,至今卻沒有被發現的七大文物,找到便可富達天下了!

1、地動儀

自從公元132年張衡造出了地動儀,僅在公元138年記錄了一次隴西地震後,「地動儀」就彷彿一陣煙塵般,消失在歷史的深壑。

1951年,考古學家王振鐸歷經數年,考證研究終於復原並製造的「張衡地動儀」模型。中國歷史博物館陳列的張衡地震儀模型,是根據王振鐸的設計復原的。

2、大禹九鼎

根據《左傳》魯宣公三年記載,夏朝初年,令九州州牧貢銅,鑄造九鼎,事先將全國各地山川奇異之物畫成圖形,然後分別刻於鼎身。九鼎鑄成後,陳列於宮門之外,使人們一看便知道所往之處有哪些鬼神精怪,以避凶就吉。

後人圍繞著九鼎,兩個問題至今難以弄明白,一是大禹是否鑄鼎,第二個問題與第一個問題相連,即九鼎的最後下落。

3、秦十二銅人

秦始皇為一了鞏固第一個封建王朝的政權,下令收繳天下兵器,鑄成十二銅人,立於咸陽。據《三輔黃圖》載:「營朝宮於渭南上林苑中」「可受十萬人。車行酒,騎行炙,千人唱,萬人和,銷鋒鏑以為盎人十二,立於宮門」。

又據史書記載,銅人背後銘刻著李斯篆、蒙恬書:「皇帝二十六年初兼天下,改諸侯為郡縣,一法律,同度量」等字樣。銅人造形之大,製作之精巧考究,為歷史上所罕見。

4、木牛流馬

木牛流馬,為三國時期蜀漢丞相諸葛亮發明的運輸工具,分為木牛與流馬。「牛馬皆不水食,可以轉運,晝夜不絕」。如此先進的運輸工具並非羅貫中憑空杜撰,史書上早有明言。

《三國志·諸葛亮傳》載:「(建興)九年,亮復出祁山,以木牛運……十二年春,亮悉大眾由斜谷出,以流馬運。」《諸葛亮集》中還載有做木牛、流馬之法。兩書的材料相印證,可知並非妄言。

PS:原始記載的尺寸中,流馬的「肋長三尺五寸」,相當於3.5×235=82.25厘米。以佔全身長的一半計算,則全身長為82.25×2=164.5厘米。方囊「高一尺六寸五分」,與車軸半徑接近,則流馬的車輪直徑估計約三尺三寸,即約0.78米,比木牛車輪大一些。

5、木鳥

《墨子·魯問篇》中有這樣的記載:「公輸子削竹木以為鵲,成而飛之,三日不下。」就是說,魯班製作的木鳥能乘風力飛上高空,三天不降落。

PS:木鳥是比風箏還重的人造飛行器,魯班在2500年前,就把他們送上天空,如果這種木鳥真的存在,這可是人類征服宇宙空間的初次嘗試啊!比萊特兄弟不知道高到哪裡去了!

6、青龍偃月刀

根據史料研究,小說和傳說中提到的三國名將關羽所使用的青龍偃月刀,在當時並無此物,真實的青龍偃月刀是在唐代才出現的兵器。而關羽的偃月刀之名,原稱「掩月刀」,最早見於成書於北宋初期《武經總要前集·器圖》。

據三國志記載並未提出關羽所用武器是青龍偃月刀,而關於關羽的打鬥用詞多次出現「刺」這個詞,所以推斷應該是可以用於刺殺的長槊或長矛。不過根據「羽策馬刺良於萬眾之中,斬其首還」來看,如果持長矛,很難做到「斬其首還」,刀的可能性還是很大的。至於叫不叫青龍偃月刀就不好說了。

PS:據不可靠消息:青龍偃月刀和丈八蛇矛什麼的,在大躍進時期早就已經被煉掉了……霧。

7、軒轅劍

「軒轅劍」之名,首出《古今圖書集成》收明·李承勛著《名劍記》載:

《廣黃帝東行紀》曰:「軒轅帝采首山之銅鑄劍,以天文古字題銘其上。帝崩葬喬山,五百年後,山崩,室空,惟劍在焉。一旦,亦失去。」

然遍尋古籍,並無《廣黃帝東行記》一書,惟《廣黃帝本行紀》,是題錯抑或抄錄出誤已不可知,其中有載:

其後有臣左徹,削木為黃帝像,率諸侯而朝奉之,臣僚追慕,取几杖立廟而祭之,取衣冠置墓而守之,於是有喬山之冢。在上郡周陽縣有橋山,又膚施縣有黃帝祠,坊州橋山有黃帝冢。黃帝曾游處,皆有祠焉。五百年後,喬山墓崩空室,唯劍與赤舄在,一旦亦失去。《荊山經》、《龍首記》具載。

可見史上黃帝確有一劍,然劍名不載。是否傳說中之「軒轅劍」,更是無從得知,或李承勛為表此劍黃帝所有,故有此名,個中詳細,留待後人考究。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畫行者鄭泰均 的精彩文章:

史前12大最驚天秘密 人類可能失傳的技術,至今仍無人解答
中國傳說的鎮國之寶,有的已經消失,恐怕成了我們永遠的遺憾了!
唯美的彩鉛人體畫欣賞,秀雅絕俗,完美無暇的線條,你看激昂了嗎?

TAG:畫行者鄭泰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