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動漫 > 宮崎駿:動畫之父的不老神話

宮崎駿:動畫之父的不老神話

不 了 神 話

我在未來等你,且行且珍惜

宮崎駿

「人永遠不知道,哪次不經意的跟你說了再見之後,就真的不會再見了。」

「人們常常會欺騙你,是為了讓你明白,有時候,你唯一應該相信的人就是你自己。」

「不要吃太胖噢,會被殺掉的!」

「你不會遇到第二個我、友情也好、愛情也罷。」

「我在未來等你,且行且珍惜。」

還記得這些精彩的對白嗎?對,來自於2001年的動畫電影《千與千尋》,一部動畫電影史上的神作,現在依然位列日本電影票房史首位。遙想當年,《千與千尋》一出,橫掃全球幾乎所有電影最高獎項:奧斯卡金像獎、柏林金熊獎、歐洲電影獎、法國凱撒獎、土星獎、英國電影學院獎、日本電影學院獎、香港電影金像獎......這部電影的導演、編劇、製作人就是動畫大師宮崎駿,今天我們就跟著人物紀錄片《不了神話:宮崎駿》走進宮崎駿和他的動畫王國。

《不了神話:宮崎駿》完整版,50分鐘,約465M

(更多精彩內容盡在微信號「是藝」)

日本的動漫集團軍

談及這位動畫藝術大師,就不能不提日本動漫產業的大背景,截止2016年,日本動漫產業總規模已經達到230萬億日元,約14萬億人民幣。日本動漫產業以發達的漫畫業為切入點,而動畫業則依託於漫畫業成長壯大起來。

日本的漫畫業起步於20世紀40年代後期,發展到60年代末步入輝煌階段,當時漫畫出版產值已經佔到出版業總產值的10%以上。目前日本已經成為世界上第一大動漫作品出口國,佔據國際市場的6成,在歐美市場的佔有率更是達到了80%以上。如果按每十年為一代人劃分,日本的動漫至少已經影響了五代中國人,鐵臂阿童木、哆啦A夢、聖鬥士星矢、蠟筆小新、櫻桃小丸子、灌籃高手、龍貓、海賊王、龍珠...(太多了,省略幾百字)伴隨了一代又一代的成長。而在創造這一切的匠人大師之中如果說手塚治虫是日本漫畫之神,那麼宮崎駿就是日本動畫教父(別扔板磚...今敏也不錯...押井守也是大師...)。

宮崎駿與白素貞

宮崎駿1941年出生於的東京都文京區,畢業於日本東京學習院大學,自幼由於身體不好,故不擅長運動,但是對靜態的繪畫很有天分,特別對於飛機感到興趣,是畫飛機,不是da,並成為終生的愛好。1958年,宮崎駿17歲的時候,日本史上第一部彩色動畫長片《白蛇傳》(就是那個白姐姐和小青的故事)上映,宮崎駿看後極為震撼。

「我得很慚愧地承認,我愛上了女性英雄主義的動畫。我被深深的震撼了,大雪中,我跌跌撞撞的走回家中。與他們(劇中人物)的執著比起來,我為自己感到非常地羞愧,哭了一整個晚上。」

之後為了白素貞,他決定做一名動漫師,不但選修了中文,還在畢業以後成功加入了《白蛇傳》的製作公司東映動畫公司,從事動畫師工作。之後又於1971年加入手塚治虫的「蟲Production動畫部」。1984年獨立執導《風之谷》,該片獲得羅馬奇幻電影節最佳動畫短片獎等4項大獎。1985年與高田勛、鈴木敏夫共同創立吉卜力工作室。於是就有了《天空之城》,《龍貓》、《幽靈公主》、《千與千尋》、《哈爾的移動城堡》等一系列動畫電影史上的神作。

對宮崎駿一生影響深遠的《白蛇傳》

宮崎駿又雙叒叕復出

有意思的是,今年已經76歲高齡的宮崎駿老爺子在日本動漫界有一個廣為傳頌的笑談,就是關於他的退隱。因為他已經前前後後7次宣布退隱,然後7次復出,最後一次是2013年9月,宮崎駿「再次」召開記者發布會,當著全球600多記者面前宣布因為心臟病問題,正式退隱。而已經習慣了老爺子一次次「食言」的動漫粉一致回復「去玩吧~記得回來哦」。

前幾次老爺子宣布退休時,全球粉絲們是集體失魂落魄的,整個動漫圈都是一片惋惜遺憾聲,連奧斯卡都幾番不舍,為他頒發了終身成就獎,他也是繼黑澤明後第二位獲得此殊榮的日本人。其實退休並不是一件適合開玩笑的事情,宮崎駿為什麼會來來去去,一次又一次的離開又回來呢?當然不是為了博取眼球,只是因為畫畫太累了,製作動畫太累了。一部動畫電影,呈現在觀眾面前的不過1個多小時,私下卻是200-300名員工,要用近2年的時間,畫出160000多張原畫,這還不含兩年間被捨棄掉的原畫,最後將1500多個鏡頭拼湊出來的。在《起風了》一片中有4秒鐘關於關東大地震的畫面,宮崎駿整整畫了15個月!因為他太要求完美和極致了,以至於可以一天畫16個小時!這也就是匠人精神吧!說到這些,他只是淡淡的說了一句「因為不想丟人啊」,「因為心裡還是放不下,就又回來了」。

每次「食言」後,宮崎老爺子就會尷尬的笑笑

第一次,1986年,宮崎駿的第三步作品《天空之城》上映,45歲的他含蓄地表達了要退休的想法。

第二次,1992年拍完《紅豬》,老爺子第一次正式提出退休,並廣而告之。因為完成一部動畫實在太累,讓人心力交瘁。

第三次,1997年《幽靈公主》上映,56歲的宮崎駿再一次,很認真地表明這是自己最後一部作品,很有官方性。

第四次,2001年,《千與千尋》橫掃全球,斬獲奧斯卡、金熊獎等無數獎項。60歲的他嚴肅地說:真的該退休了。

第五次,2004年,《哈爾的移動城堡》完成,63歲的他告訴粉絲,自己真的要離開了。

第六次,2008年,《懸崖上的金魚姬》拍完,67歲的他已經心力交瘁,所有的榮譽都已在身,是時候該退休了。

第七次,2013年《起風了》塵埃落定,宮崎駿說:「我曾經說過好幾次引退,造成議論紛紛,大家應該會覺得又來一次,但這次……我是認真的,我的長篇動畫生涯已經清楚結束。」

《哈爾的移動城堡》

《龍貓》

《紅豬》

不 老 神 話

而本片《不了神話:宮崎駿》從老爺子第七次宣布退休開始,NHK跟隨他拍攝了700天,於是這部49分鐘的紀錄片就誕生了。每天用鏡頭追逐他的日常生活,以及等待著他的「再次食言」。開始的時候,老爺子只是在家畫畫短篇《毛毛蟲菠蘿》,他說這部短片只會在吉卜力美術館播放不會公映,然後就是偶爾到已被他解散了的吉卜力工作室自己的辦公桌畫畫。然後漸漸的就開始不對了,老爺子開始絮絮叨叨的說:「與其什麼也不做便死去,不如在製作中死去。做點什麼總比惦記著動畫死強」。然後找到鈴木敏夫,要求他籌集資金製作新作的動畫,具體內容沒有透露,但從他給鈴木的劇本封面看到了「長篇」兩個字,哈哈~,宮崎老爺子終究是又「食言」了。對於這樣的「食言」,相信全球的粉絲都會非常欣慰,不介意他再來個十次八次,只是...只是...他終究已經76歲了,這部新片預計在2019年完成,他還想趕在東京奧運會前夕上映。片中他也常會念叨「時間不多了,沒時間了」「我已經這麼老了啊」「是臨終期老人了」「如果分鏡頭沒有畫完就走了,那這片子可能會火了吧」......真心對這樣追求完美的藝術大師致以最高敬意,一定要長壽啊!

宮崎駿手繪的毛毛蟲bolo

片中有兩個部分給人印象至深,第一個部分有點悲哀,宮崎駿感受到CG對當下動畫製作的衝擊,片中他的同事都去看《星球大戰》首映了,他也擔心這些同事看了好萊塢頂級CG精良製作的電影后,不想跟他畫毛毛蟲了,所以這麼多年堅守手繪原畫的大師,也開始艱難的學習CG製作,但每每總達不到他的預期效果(比如電腦繪畫無法精確到手繪的0.1毫米),也讓他倍感焦慮和痛苦。

CG,computer graphics的縮寫,指以計算機技術進行視覺生產和設計。在動畫製作領域來說,CG動畫的製作比起傳統動畫片的製作來說是更有效率的。首先在CG動畫製作本身方面,已經節省了一定開支。一部動畫影片,若普通傳統動畫公司,整個從業人員約有3000到4000人,每月產量可以達到200本,這種工作效率是非常驚人的。當然,這忽略了人力物力的投入。而CG動畫無需實質性的紙張,幾乎完全動用計算機製作,節省了物理成本。同時由於CG動畫的製作不像傳統動畫那麼多工序,速度方面也遠遠比傳統動畫更快。短時間便可完全完成一部電影作品。

CG動畫電影

另一個部分是一個IT公司的社長,洋洋得意的要給老爺子展示一下它們的最新電腦繪畫技術,展示用的是一個扭曲的無頭殭屍人體,在地上匍匐,用腰背,肢體往前挪動,讓人看了真是非常非常的不舒服而且噁心!宮崎駿看完之後臉色很沉寂:「 我有個身體有殘疾的朋友,雖然不是每天都見面,他的肌肉已經損傷,連擊掌的動作都沒法簡單做出,他只能這麼簡單的動作僵硬的跟我比劃一下,一想到他,我就一分鐘都看不下去了。你們做這個的人沒有考慮過(他人)的痛苦嗎?這讓人極度不舒服!這麼噁心的東西你們想做就擅自做了,我也不能說什麼,但是我絕不會讓它和我的工作扯上半點關係!我覺得這是對生命有了極大的侮辱!」這段話說到最後,宮崎駿已經聲色俱厲,製作方負責人臉色極為尷尬,解釋說這不過是實驗,未來是希望能夠用電腦代替人類畫畫。接下來宮崎駿自囈:感覺世界末日越來越近了,人類越發沒有自信了。

噁心的無頭殭屍

兩部分內容都能看到宮崎駿對新技術產生、動畫時俱進的發展所帶來的恐懼和擔憂,這些都嚴重的挑戰了他堅守了一生的手繪原畫的信念,背離了他精益求精到近乎苛刻的動畫製作人的態度,傷害了他這代動漫大師的匠人精神。宮崎駿在動畫創作的問題上對待他的團隊一直以嚴苛著稱,絕不容忍絲毫妥協,甚至享有「暴君」的美譽。片中訓斥自己的兒子,他也毫不客氣:「那種沒有靈魂的畫,畫再多也沒有用。」,對待工作室其他畫師的畫作更是稍有不盡人意就必須全部返工。也許這就是他心中神聖的動畫事業,不能有絲毫玷污。

一堆宮崎駿不滿意的手稿被扔到了垃圾箱

宮崎駿對中國的愛恨情結

說起來,宮崎駿的一生和中國的緣分也頗為不淺。他的啟蒙動畫電影《白蛇傳》就源自中國的民間傳說(還好不是棒子國拍的,不然白娘子和海大爺也得變成韓國人)。曾經宮崎駿與手塚治虫一樣,把老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尊為神一樣的存在,對中國的《大鬧天宮》、《鐵扇公主》、《哪吒鬧海》等都極為讚賞,而對《山水情》《小蝌蚪找媽媽》等水墨動畫更是崇拜得五體投地,認為只有在紅色中國的體制下才會有這樣的藝術水平極高的動畫作品。而後他真正大展拳腳的第一部影片就是1972年推出的動畫短篇《熊貓父子》,這個題材也是因為1972年中日剛剛恢復邦交,中國向日本贈送了大熊貓,在日本掀起一股「熊貓熱」,而後來那個帶給我們無數溫暖與快樂的可愛的動物龍貓,也正是由這對可愛的熊貓父子改造而來。1984年對宮崎駿而言是個不尋常的年份:他終於有機會去朝思暮想的中國了!拍完《風之谷》後,作為獎勵,公司送宮崎駿、高畑勛及編輯龜田修到中國遊玩觀光,並得到去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交流的機會。宮崎駿那時對心中的聖地充滿憧憬,還特意準備了《風之谷》的膠片作為禮物,他是揣著滿滿的崇拜來的,然而,卻帶著極度的失望而去。

1961年上美廠《小蝌蚪找媽媽》

也正是這次旅行,改變了宮崎駿對中國和中國動畫的看法,在上美廠,宮崎駿一行人懷著滿腔熱情,希望在藝術創作和製作技術方面進行深入交流。他們已經在悄悄收集反戰主題的素材,希望以後有機會可以在中國合作取景拍攝。可上美廠的領導對這些似乎並不關心,倒是對日本的計件薪酬製表現出極大的興趣,原畫一張多少錢啦,動畫一秒鐘多少錢啦都問了個一清二楚。而這正是宮崎駿深惡痛絕的。比起利益,宮崎駿更在乎的是藝術和文化本身,當時中國勇於創新精益求精的學院派動畫正是宮崎駿一心嚮往的。

宮崎駿是個深具匠人精神的導演,他認為計件工資只會生產工業產品及聽話的、流水線式動畫,不會創造出真正的藝術作品。事實上,時至今日,吉卜力依然是採用固定薪酬制度。結果當他面對張嘴閉嘴都是錢的上美廠領導時,他感到一頭冷水從頭澆下:「那時對中國的失望無以復加。」回國後,宮崎駿對此次中國之旅隻字不提,所有情況都是和他一同到中國的高畑勛後來轉述。從此,宮崎駿關上了心中的大門,中國也由此錯過了一位真正的動畫藝術大師的善意。而現在的上美廠自經歷了九十年代不成功的改制之後,又遇到境外動畫大舉入侵,前有美國迪士尼、夢工廠,後有日本的動漫集團軍,所以一度迷失,偶有作品問世不是美國風就是日系造型,曾經那些經典之作再難重現,令人唏噓。

曾經震驚世界的上美廠《山水情》

宮崎駿的個人色彩

宮崎駿本身是一個極具個人色彩的人,在日本國內,因為政見問題和批評政府,他和日本前首相鳩山由紀夫、歷史學者井上清、藝人矢野浩二和著名的蒼井空老師一起,被日本右翼列為「賣國賊」,其實宮崎駿是個極富社會責任感的藝術家。他是反戰人士、女權主義者、反核鬥士,並一直對二戰期間日軍對中國的暴行感到羞愧。在年輕的時候,他甚至認為「身為日本人是莫大的恥辱」。因為宮崎駿本身是日本左翼人士,自稱「永遠的赤色分子」,而在他創作的動畫和電影中,反戰與和平是一貫的主題,比如典型的《紅豬》和《起風了》,甚至在2003年因為伊拉克戰爭,他拒絕去美國接受《千與千尋》獲得的奧斯卡金像獎,理由是「我無法去一個正在發動戰爭的國家領獎」,直至十年之後的2013年他再次獲得奧斯卡終身成就獎,才來到美國第一次登上奧斯卡舞台。

《起風了》

他曾經公開批評日本眾議院通過「安保法案」是逆時代潮流,並召開記者招待會發表講話,「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在其戰後70周年談話中應該承認日本曾對中國發動侵略戰爭,並對戰爭痛徹反省。現在一部分日本人希望忘記過去的歷史,但是日本當初發動侵略戰爭的行為絕對不允許被遺忘,更不容否認。任何國家都不能為尋求自身利益而發動侵略戰爭,這是每個國家都應遵循的最基本原則」(這些話真的不是中國外交部新聞發言人說的,確實是宮崎老大爺在新聞發布會上的激情演講)。除此之外,他也多次在接受採訪的時候就慰安婦問題督促政府向中韓兩國謝罪!宮崎老爺子的政治覺悟真是杠杠的!除此之外,宮崎駿還是個堅定的反核人士,福島核電事故後,他掛著牌子走上街頭遊行,是抗議在日本建核電站,最終迫使政府承諾關閉所有核電項目。

He"s Legend

宮崎駿是一個傳奇,在全球動畫界具有無可取代的地位。從青年時期努力打破手塚治虫巨人陰影的同時,逐漸形成了自己的動畫風格。而宮崎駿的動畫美學是他人很難模仿的,造型上的美學體現在他對於建築及空間的獨特理解上,不論是《風之谷》的山谷,還是《千與千尋》中的湯池,還是《哈爾的移動城堡》的行走的城堡,宮崎駿每一部動畫造型都並非是純「日式」的,看得出來這些設計的靈感帶有歐洲尤其是義大利的建築味道,它也是東西方文化高度結合的產物。色彩上的美學體現在他對青藍綠三色的運用表現的極為自然真實,雖然只是以這三種顏色為基調,但是畫面色彩卻絕不單調,相反卻有濃濃的詩情畫意,非常耐人尋味。在這些色彩艷麗又蘊含特殊意義的動畫背景中,他運用變化自如的光影和線條,寥寥數筆就將人物的特性表現得淋漓盡致。而最重要的精神上的美學來自於宮崎駿是第一位將動畫上升到人文高度的思想者,他改變了人們對動畫電影的種種狹隘認識以及兒童是動畫主要觀眾的固有觀念定位。

《千與千尋》

影片的最後,欣慰地看到宮崎駿又再次「食言」,重新開始下一部長篇動畫製作工作,預計2019年完成,全世界的宮崎粉和動漫粉可以歡呼了,無論如何,這樣的一位動畫大師,真的不希望他退休,真的不想他老去。

如果,有一天再也看不到宮崎駿畫的動畫,全世界有很多人會很悲傷吧。

您的贊是小編持續努力的最大動力,動動手指贊一下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宮崎駿 的精彩文章:

宮崎駿:到不了的地方叫做遠方,回不去的世界叫做家鄉!
ZIPPO科普系列,宮崎駿(一)
宮崎駿十大動漫推薦,每一部都是你的青春和回憶!
這些宮崎駿取景地你都可以去體驗
宮崎駿筆下的夢幻花草世界變成現實啦

TAG:宮崎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