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時尚 > 那個日本美食之最的懷石料理到底吃的是什麼?

那個日本美食之最的懷石料理到底吃的是什麼?

那個日本美食之最的懷石料理到底吃的是什麼?

又到了昕薇FM時間。創刊16年的中國青春女孩時尚第一刊《昕薇》,又多了一種更感性更貼心的陪伴你的方式——昕薇FM。昕薇FM和你相約喜馬拉雅。傾聽昕薇,心心相印!

hello大家好!這裡是昕薇FM,我是馬延。

昕薇創刊於2000年,這裡是年輕女性潮流專屬地,讀昕薇,與愛美的人在一起!

那個日本美食之最的懷石料理到底吃的是什麼?

主播簡介

馬延

四川新聞頻率FM106.1主播;80後海歸派;神秘而有野心的天蠍座。

微博:@馬延不是馬老師

(FM中的bgm都可以在主播微博找到)

現在大家去日本旅遊,總免不了要品嘗一頓懷石料理,才算是不虛此行。而這個號稱日本最精緻的料理也代表了日本美食的最高境界。然而,最初只不過是三菜一湯在喝茶時吃的小點而已的懷石料理,如何就演變成如今吃完一餐要三四個小時了呢?今天這期節目我們就來聊聊什麼才是真正的懷石料理。

那個日本美食之最的懷石料理到底吃的是什麼?

作為日本飲食文化中最高等級的盛宴,懷石料理在滿足所有的口腹之慾之外,更像一場關乎禮儀與傳統的美食演出。禪意和美食在這場「演出」中達到了極為和諧的共鳴。

關於懷石料理的起源說法不一。流傳最廣的一種是說,相傳在古代日本禪院清規很嚴,要求禪僧「過午不食」。然而缺少飲食在夜裡體溫下降的僧人實在支持不住,就把石頭烤熱,揣入懷中,以抗饑寒。後來,戒律漸漸鬆懈,允許以點心等簡單食物充饑,這類樸素的食物便被稱為「懷石」。

實際上,懷石料理的起源確實是與禪宗有關,來源於老子所著《道德經》中「是以聖人被褐懷玉」一句。被褐懷玉,被褐者,薄外;懷玉者,厚內。表面粗糙破落,而內心則懷抱美玉。忽略外在而強調內在的價值,這種理念與日本茶道的精神完全吻合。

那個日本美食之最的懷石料理到底吃的是什麼?

16世紀的安土桃山時代,正是禪宗與茶道確立的時期。「懷石料理」最初稱為「茶懷石料理」,更是與禪宗和茶道的形成和發展密不可分。當時茶道的創始人千利休開創了具有禪意的茶道,以茶待客時會奉上簡單的飲食——即「茶會料理」。他的傳人立花實山將這樣的料理命名為「茶懷石」。

此後,由於幕府將軍、大名、上層武士等上流社會推崇茶道,以舉辦茶會為時尚,在茶會的互相酬酢中,越來越講究食物的精美,隨著茶會規模漸趨宏大,料理也成為了主角,並形成了相對固定的程式和禮儀,也就逐漸發展出了我們現在所知道的「懷石料理」。

懷石料理是從提供聽禪茶點開始,發揮日本料理取材為先的特長,更是把貼近自然卻同時享受人間美食的本領發揮到了淋漓盡致。

那個日本美食之最的懷石料理到底吃的是什麼?

生食的食物自然要鮮,取材時間和保存,取材部位和方法都會非常的下功夫;而生食本身也成為對新鮮考量的嚴格標準。祖先說美食,也是越人的「鮮」字代表最高境界,很有道理。

熟食自然也佔了很大的比重。烹飪的工具中,各種石材的選用最有意思,也有部分的鐵板,但是鐵板類的一般會墊以植物的葉子,避免和鐵板的直接接觸。各種裝盛工具也件件是陶制工藝品,非常樸素簡約,一般都是粗笨卻溫和的弧線,在手上有厚重和踏實的感覺。

環境也應該如同聽禪,一如餐具般的深色樸素裝修,沒有一點華麗之處,燈光也同樣低調到合適。然而菜色卻絲毫不掩蓋其本身的光彩,從沙拉的拼色到龍蝦的切割擺放,依次八道菜色每一道都會繽紛奪目,在視覺上都是不可多得的享受。配之於熟食清淡適宜的香味,真正是做到了「色香味」俱佳,當然生食上頗有點「無色香味」的意思,因為其關鍵在選材好的生魚片的入嘴的口感。

據說最正宗的懷石料里,還會在四季種上不同的花草,配上不同的裝飾和燈光,並在菜肴中加上自種的花草作為輔佐,真的是難得的講究。不只是在食物本身上下饕餮的功夫,更盡量融合於自然。這一點,或許才是美食的最高境界吧。

那個日本美食之最的懷石料理到底吃的是什麼?

大家都知道,真正的日料每一道菜的分量都是「少而精」,很多人都會問吃不吃得飽。雖然懷石料理本就是想讓你在飢餓中聽禪,不過十餘道菜一道道的上來,胃口小的根本吃不完。

首先是前菜(先付 Sakizuke ):前菜一般作為開胃菜,使用當季最新鮮的食材製作,但品種的選取原則是「低調的奢華」,僅僅在菜中有一、兩樣珍稀的原料,來突出整道懷石料理「被褐懷玉」的感覺。

頭盤(向付 Mukouzuke):一般上頭盤的時候,都是跟米飯和主湯一起上的。吃的時候要把米飯放在自己的左邊面前,湯放在右邊面前,頭盤放在最遠處。作為第一道菜,上刺身的情況比較多見。

主湯(汁 Shiru):與一般套餐中的湯不同,懷石料理中這道主湯的味道一般會較濃,起到刺激食慾的作用。懷石料理中「一汁三菜」的排序,也說明了這道主湯的重要性。

那個日本美食之最的懷石料理到底吃的是什麼?

煮菜(煮物 Nimono):煮菜是「一汁三菜」中的第二道菜,普遍選用顏色素雅味道清淡的食材製作,是懷石料理中的「主菜」。

炸菜(焼物 Yakimono):在清淡的主菜過後,炸菜常見的種類是炸魚/煎魚乾,口味偏咸,充當第一道下酒菜食用。這是「一汁三菜」中的最後一菜,但其實是整道懷石料理中的中間而已。

雜煮(炊き合わせ Taki Awase):「一汁三菜」之後的一道大菜,用味道更為豐富的食材做成,更適於下酒。

八寸(Hasson):正式的下酒菜。懷石料理與會席料理的「八寸」量不同:會席料理中往往是分成4-5個小碟分裝各種下酒菜,量相當可觀。但懷石料理對於「下酒」的需求很小,更常見的是用一個大碟乘上山珍海味各一種,配上獨特的幾種小菜做成的拼盤。

醋腌菜(酢の物 Sunomono):醋腌菜一般被作為八寸之後,與熱水、白飯一起上的「收尾」,而在收尾之後就會端上宣布懷石料理結束的甜品。一酸一甜,相得益彰。

那個日本美食之最的懷石料理到底吃的是什麼?

必須說一句,八寸的各種珍味在這整道懷石料理中,其實起到的作用就是「被褐懷玉」的點睛之筆。其中的岩梨是日本的原生植物,它長在峭壁上,每年夏天果實成熟,果實個頭僅有芸豆大小,具有梨的香味,價格很高。如果遇到了不懂的食客,也許就當作鬼子姜塊囫圇吃下去了。

如果我們以滿漢全席和懷石料理做比較,會發現你可以明確地講出那八碗八碟是什麼高潮迭起的菜色,但一餐懷石料理之後,卻很難講出每道菜的確切構成,因為它不止包含「食物」的簡單概念,而是更像一場關聯所有感官的氣氛盛宴。

難怪地道的日本食客會認為其他地方的懷石料理都不能作數,只有在京都的老庭院里,一邊欣賞庭院美景,一邊品味京都百年老店出品的京懷石料理,才算得上真正體驗到懷石料理的精髓。上乘懷石料理就如同一出註定要華麗上演的舞台劇。

那個日本美食之最的懷石料理到底吃的是什麼?

有研究日本文化的學者認為,這種儀式感,其實正來源於懷石料理的根本——茶道。日本人將茶道精神分為三點解說:和敬清寂、一期一會和獨座觀念,而這三點恰能解釋懷石料理所獨有的內在精神。

享受真正的懷石料理,需要的不僅僅是財力,而是懷著一顆嚮往內心清凈的無為之心,在一個清冷的傍晚,輕輕推開茶室的門,畢恭畢敬地與店主人共享這一期一會的宴席。

節目最後一起來聽一首治癒系歌手夏川里美的《童神~ヤマトグチ~》。

那個日本美食之最的懷石料理到底吃的是什麼?

「星學院」許你一個承諾,給你的青春留下最美的紀念!資深服裝總監親自為你搭配,專業明星化妝團隊為你定製專屬造型,昕薇專屬攝影師親身掌鏡拍攝,結業課後不僅會收穫4組精美大片,優秀學員更可獲得成為昕薇專屬模特的機會,圓夢從這裡開始!

掃描上方二維碼,加入昕薇星學院

這裡是昕薇FM,我是馬延。節目中所用到的音樂可以在我的新浪微博「馬延不是馬老師」 里找到。我們下次再聊,bye~

那個日本美食之最的懷石料理到底吃的是什麼?

昕薇FM喜馬拉雅二維碼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昕薇 的精彩文章:

最大願望是變瘦和擁有瞬間移動超能力,鮮活維他命少女宋祖兒就在這裡!
人生第一隻大牌包,你會入手哪一款?
高級范兒的綠色衣服,今年美出了新高度哦!
好友為傻臉娜捐腎太感動!但她暴瘦20斤後真的成了私服美哭的少女~
會穿才是硬道理!跟國外女人學開衫穿搭,真心漂亮!

TAG:昕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