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迎頭一棒!印媒憶述中國首次核試驗如何「震動」印度

迎頭一棒!印媒憶述中國首次核試驗如何「震動」印度

《印度教徒報》網站9月9日報道稱,北京認為其1964年10月16日舉行的首次核試驗是對印度的「迎頭一棒」並且在印引起巨大震動,核試驗是在中印邊境戰爭2年後舉行的。

報道稱,中國駐印度大使館1964年10月底向北京發送的電報表示,核試驗成功促使印度總理拉爾·巴哈杜爾·夏斯特里希望多個國家「譴責」中國,但這些國家拒絕按他的要求行事。這條電報說,印度國內在討論如何回應中國的核試驗。

報道稱,電報說:「印度當前問題不是要不要製造原子彈的問題,而是能不能製造的問題。」電報的結論是新德里會盡全力開發核武器,以鞏固其國際地位。這份電報可以在美國伍德羅·威爾遜中心的數字檔案庫中找到。

報道稱,中國還認為在1962年戰爭後,美國正努力增強其對印度的影響力。「但目前美國要控制印度,同時也要照顧到同巴基斯坦的關係,不願幫助印度製造原子彈。」

報道稱,按照印度的評估,中國的核爆將「改變亞洲的政治平衡,深切改變世界現狀」。

時任印度外交部中國司司長的科切里爾·拉曼·納拉亞南把中國的核試驗與印度在邊境衝突問題上的選項聯繫在一起。納拉亞南後來成為印度總理。

在印度外交部內部討論中發放的納拉亞南的秘密備忘錄寫到:「但即使是在不遠的將來,印度也不能忽略核彈……成為影響中國和印度(以及亞洲其他國家)之間力量平衡的因素之一。北京的核彈不是戰術武器,而是戰略手段。」

資料圖片:中國第一枚原子彈模型。

納拉亞南認為:「如果以武力奪占阿克賽欽和解決邊界問題迄今還難以想像,在未來就更加不可能。」他補充表示在中國核試驗後,印度的軍事和外交選項將變得更少。

這份備忘錄認為中國已經確保可以贏得「大國」地位,印度真正的問題是一個長遠的問題——印度和中國如果在使用核能源方面採取不同的政策,25-50年後會各自處於什麼樣的狀況。

在納拉亞南看來,外交只能在實力的基礎上錦上添花,但不能取代真正的實力。「因此,我們不論選擇哪項政策,如果沒有自己的核彈,印度都不可能應對中國帶來的威脅。」

他表示印度掌握核彈可能會讓中國認真對待印度並向印度妥協,就像是美國和其他擁核大國開始理解中國擁核的現實一樣。據這份備忘錄稱,中國最終的目標是把美國趕出亞洲並「自己成為」能夠與美國和蘇聯平起平坐的擁核大國。中國1965年5月第二次進行核試驗,獲得在中國駐巴基斯坦使館參加慶祝活動的100多名巴基斯坦官員的高度讚揚。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參考軍事 的精彩文章:

美軍將獲得終極武器:「隱形」子彈完美保護射手藏身地
外媒關注中國建設「火星模擬站」:太空競賽進入新階段
澳大利亞1200名士兵急速向中國南海挺進:急著向美國老大表示立場
漂亮!中國最新型電子偵察船再立新功:首次截獲美國戰機情報
特朗普聯合國大會「首秀」:言辭強硬語驚四座 有贊有彈

TAG:參考軍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