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千古美玉的成名之路!

千古美玉的成名之路!

中國作為世界上四大文化古國之一,不僅有著悠久的歷史,更有著淵源的文化傳承。其中玉石在其中占著相當大的比重,對於那些千古美玉的由來也是有很多說法,下面咱們看看那些千古美玉的成名之路。

發財

女媧補天——相傳遠古之時,天柱傾塌,九州崩裂,大火燃燒,洪水汪洋不息,民不聊生,女媧煉以五色石補蒼天,挽救了眾生,又將補天石多餘之石散後落在大地,「千樣瑪瑙萬種玉」由此而來。這個神化將玉說成補天之物,可見我們民族對玉有著特殊的喜好。

女蝸補天

西王母獻玉——民間傳說中的西王母子居住在遠古人類的發源地喜馬拉雅山脈和崑崙山脈,曾向黃帝堯舜獻玉,這反映了古人類對自己故鄉的懷念,對自己祖先崇拜之心的結晶。

和氏璧——說的是2000多年前的楚國和氏,把在山中得到的玉璞獻給楚國的厲王和武王,但厲王聽信玉人的讒言,兩次以欺君之罪,先後砍去了和氏的左、右腳,後來文王繼位,知道和氏因璞玉被誣為石頭而在山中痛哭了三天三夜,便命人剖玉察看,證實那果然是一塊舉世無雙的美玉。於是把這塊美玉琢成玉壁,為了獎勵和氏獻玉有功,逐以和氏之名命名此壁為「和氏璧」。據說,這個璞玉就是現在的籽料。

和氏璧

完璧歸趙——還是那塊「和氏璧」,到戰國後期,被楚國用作向趙國求婚的聘禮,贈給了趙國。秦國也非常想得到它,就宣稱願以十五座城池交換趙國的「和氏璧」。雖名曰交換,其實只想騙而取之,趙國也明白秦國的用意但因懼怕秦又不敢拒絕,於是便派機智勇敢,足智多謀藺相如擔任出使秦國,護送「和氏壁」去秦國交換城池的任務,在談判過程中,藺相如識破秦王的陰謀,略施小計,從秦王的手中奪回了「和氏壁」,並順利地返回趙國。後來,秦統一七國,這塊「和氏壁」便被秦始皇琢成世代相傳的「傳國玉璽」,上刻「受命子天,既壽永昌」八個篆字,成為帝王無上權力的象徵。

鴻門宴上玉決——公元前206年,項羽在謀臣范增的策划下,設了歷史上有名的「鴻門宴」欲除去勁敵劉邦,建立霸業,但在宴飲過程中,項羽因講義氣而猶豫不決,急脾氣的范增向項羽頻丟眼色,並且三次舉起隨身所佩玉塊,希望項羽快做決斷,殺掉劉邦渡過險關,最終滅項興漢,建立了大漢帝國。

玉環

《玉環》——戰國晚期,秦王政曾遣使送一個玉連環給齊國,並對齊國說:這連環上的兩個環,沒有人能分開,齊國人足智多謀,能不能把它解開呢?想以此不可解之環試探齊國的虛實,齊國的王后聽罷來使之言,拿來鐵鎚,把玉環打破了,並對來使說,我們已遵命打開了連環。秦王政知道此事後,認為齊國有寧為玉碎的精神,所以就不敢再存伐齊之心了。

雨花瑪瑙——在南京中華門外,有一座滿是礫石的小山崗,相傳在1400多年的梁朝,有一位和尚雲光,曾在這裡講經說法,直講得頑石點頭,落花如雨。從此這裡就有了很多花紋美麗、色澤鮮艷的小圓石子。(雨花石)人們認為這是從天上降下的雨花,因此把這一帶叫做雨花台。

雨花石

每一個千古美玉都是可以一個傳說,充滿了很多神奇色彩!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