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我們為什麼會懷舊?

我們為什麼會懷舊?

是什麼時候開始流行起老照片的呢?細細追想,似乎是從上個世紀末,開始流行懷舊,就像一陣輕風吹起了滿地的落葉。在檔案館、圖書館、博物館的資料庫里,在老人們敝帚自珍的舊相冊里,那些塵封了幾十年的老照片,忽然被人們記起,紛紛翻了出來,重見天日。

是因為世紀末引起人們懷舊嗎?還是因為社會發展太快,人們難以接受,所以頻頻回望?但我們仔細觀察1899年前後,也就是上上個世紀的世紀末,卻並沒有發覺那時也流行過懷舊病的跡象。

懷舊是一種病嗎?

是的,那時沒有。因為上個世紀末對於中國來說,步履實在太沉重了,就好像每前進一步都要搬掉一座山。人們只想掙脫樊籠,一飛衝天,翱翔天際。置身於改朝換代的歷史關頭,誰也不想往後看,也無暇後顧,都想加快步伐朝前奔。

然而,今天的情形與當年完全不同,今天的世界變化不是太慢了,而是太快了,一切都以光速向前發展,好像有什麼東西在後面追逐著我們,讓我們想停也停不下來,甚至連喘息和思索的空隙也沒有了。

難道這就是我們需要的生活嗎?難道對歲月流逝的無奈和蒼涼,我們已經不懂得感動了?在這世紀之交,是不是應該稍微停一下,哪怕有片刻時間,讓我們好好靜一靜,想一想,這個世紀我們是怎麼走過來的?有沒有遺漏了什麼?有沒有錯過了什麼?於是,滄桑和疲憊的目光,便不期然地落在一幅幅泛黃的老照片上了。

往事像流星一樣

轉瞬即逝

我對廣州這個城市一直深深地著迷。我是在廣州出生和長大的,小時候住過河南,住過黃華路、先烈路,也在百靈路住過。百靈路是我外婆家,還記得小時候月圓之夜,我趴在窗口望月亮的心情,月亮在雲間移動,陰影投在馬路對面的瓦房屋頂,屋脊上那隻凝然不動的陶雞,變得忽明忽暗。我心裡默念著一句不知從哪裡聽來的詩:「古人不見今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自己被自己感動得幾乎掉下淚來。

消失了的馬車

在沒有月亮的夜晚,我依舊趴在窗前。馬車在寂靜的街道上轔轔而過,清脆的馬蹄聲傳得很遠很遠;偶爾有輛腳踏三輪車朝市一人民醫院方向馳去,車夫踏得很賣力,屁股都離開座位了,車上搭的大概都是看急診的病人。

每晚9點多,那個呱嗒呱嗒的木屐聲,就從街的東頭傳來了,很有節奏地,一聲一聲地,愈來愈近,然後又漸漸消失在街的另一頭,一個穿木屐的女人,提著水桶到街西頭的泡水館打開水,可能還在那兒洗澡,約摸20分鐘後,她的木屐聲又從街的西頭響起,一直消失在東頭,每晚如此,從不改變。

這些沒有意義的零碎片斷,就這麼毫無理由地留在了我的記憶中,永遠無法磨滅,而且時間彌久,印象彌深。這一切,彷彿只是昨天的事情,一合上眼睛,便歷歷在目。

行將消失的趟櫳門

近30年,廣州的開發建設,可以說是幾個世紀以來,規模最大,速度最快的。在建設現代化大都市的口號下,老廣州的模樣,已經愈來愈模糊不清。老風俗正日漸淡化,過年已經聽不到唱賣懶歌了,聞不到炸油角的香氣了;老騎樓拆一座少一座,老街老巷整片整片地消失;惠如樓拆了,新華、新星電影院沒有了,艷芳照相館搬走了,寧昌飯店、大學鞋店、滄洲棧腊味、北京服裝店、邱炳南恤衫店、菜根香這些老字號,也都守不住中山路,像流星一樣殞落了一顆又一顆,剩下的也七零八落……取而代之的是一幢幢高聳入雲的摩天大樓、幕牆玻璃、旋轉餐廳、超大型豪華商場。

廣州和其他大都市,已經愈來愈像是同一個模子里倒出來的。為了尋找廣州與其他城市的不同之處,我們只好從故紙堆里翻找老照片。只能藉助老照片,才能領略一下廣州那種南國特有的風情。

走吧,走吧,別回頭

城市總是要成長的,老的東西總是要逝去的。我們都明白這個道理,老的東西未必是好的,但老的東西有故事。我們都喜歡聽故事,我們是聽著老故事長大的,直到有一天,我們也成為別人的故事……

GIF/2K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現場 的精彩文章:

第一次粵北會戰:浴血良口
有些線斷了就續不上了

TAG:歷史現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