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孫子兵法之,軍事作戰中利與蔽的兩面性

孫子兵法之,軍事作戰中利與蔽的兩面性

【原文】:

故軍爭為利,軍爭為危。舉軍而爭利,則不及;委軍而爭利,則輜重捐。是故卷甲而趨,日夜不處,倍道兼行,百里而爭利,則擒三軍將,勁者先,疲者後,其法十一而至。五十里而爭利,則蹶上將軍,其法半至。三十里而爭利,則三分之二至。是故軍無輜重則亡,無糧食則亡,無委積則亡。

【譯文】:

戰爭自然存在有利的一面,但同時,戰爭也有危險的一面。比如,如果率領全部軍隊,帶著所有輜重去跟別人打仗,那麼很可能因為負重太多,不能及時到達預訂位置,從而失去先機;可是,如果丟棄輜重或拋棄一小部分行軍速度慢的部隊,輕裝去打仗,那麼,裝備輜重就會損失,從而導致失敗。所以,命令手下士兵們捲起鎧甲快速前進,日夜不休地加速行軍的將軍就可能被俘獲。如果太過著急,從而導致強壯的士兵先到達,疲弱的士兵掉了隊,遠遠落在後面,那麼結果就是只有十分之一的兵力趕到戰場,同樣無益利作戰;急速奔走五十里去爭利的部隊,其將領很可能會受挫折,其結果則多半是只有半數的兵力及時趕到戰場;若是急速奔走三十里去爭利,其結果最多也只有三分之二的兵力及時趕到。由以上可見,部隊沒有輜重就會失敗,沒有糧食供應就不有生存,沒有足夠的物資儲備就無法堅持作戰。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墨筆三生 的精彩文章:

孫子兵法之,指揮作戰中要善於,運用勢
孫子兵法之,行軍作戰,掌握勢險和節奏
孫子兵法之,軍事實力的5個外在表現
孫子兵法之,如何做到進攻和防守

TAG:墨筆三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