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歸去來兮陶淵明

歸去來兮陶淵明

文壇巨匠(1)

陶淵明遺作比較確定的有詩125首、賦辭3首、疏祭文4記傳贊述13篇,作品數量雖不多,但體裁較為全面。除較個別晦澀詩文等外,本書共收錄詩文共95篇,含僅25個字的超短微型小說,共收錄七成作品,希望傳大師作品以不朽。綜合而言,其藝術感染力在玄言詩瀰漫的東晉詩壇上獨樹一幟,開創一代詩風,不追求駢儷華美,不堆砌詞藻,而是將詩的疆域擴展到田園,不僅帶來了新鮮的景象,新鮮的聲音,而且創造了一種叫「田園詩」的新詩體,對中國乃至世界文學影響深遠。

首先是意境高遠。「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這種意象的塑造技高一籌,王國維在【人間詞話】解釋說過去大多是「有我之境」,陶淵明這句是「無我之境」,是「豪傑之士能自樹耳」,即達到了所謂的「遇境成趣,趣境兩忘」,「眾鳥欣有托,吾亦愛吾廬」、「我心固匪石,君情定何如?」兩句寫人鳥物我情融之境,寓意深遠,還有如「日暮天無雲,春風扇微和」、「望雲慚高鳥,臨水愧游魚」等句都將詩意推遠一層,人與自然、我與物、情與景和諧統一。

其次是質樸真誠。「少無適俗韻,性本愛丘山」,寓精奇於平淡之中,用典不多,很難找到誇張的手法和華麗的詞藻,甚至連形容詞都很少用,不雕琢,多用「白描」的手法,正如朱熹所說:「淵明詩所以為高,正在不待安排,胸中自然流出」。語言方面有的幾乎是「田家語」,如「歡娛酌春酒,摘我園中蔬」、「相見無雜言,但道桑麻長」、「有客賞我趣,每每顧林園」等,即用家常話寫家常亊,不同的是他在詩里注入了熱烈誠摯的深情,注入了他的品質性格,注入他的整個心靈。元好問用「一語天然萬古新,豪華落盡見真淳」總結非常到位,他的真淳是深厚的,不是膚淺的,「質而實綺,癯而實腴」,或者說是簡約不簡單。

最後是情、景、理交融。陶淵明詩歌描景狀物少,重在抒情言志,從「奇文共欣賞,疑義相與析」、「人生歸歸有道,衣食固其端」、「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及「物新人惟舊」等詩句中可見端倪,他無意說教,卻敲打了讀者的靈魂之門,散發著感染的力量。還有【形影神】中形代表肉身企求長生、影代表求名立言、神代表思想,人一分為三,又三合為一,衝突又調和,反映了他對人生、對哲學的思考。

欲知詳情,請關注「贛北鄒某原創」公眾號

並請轉發!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贛北鄒某原創 的精彩文章:

TAG:贛北鄒某原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