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學校擴建發現明朝王爺墓,墓主卻是老婦,明朝最黑暗一幕

學校擴建發現明朝王爺墓,墓主卻是老婦,明朝最黑暗一幕

今天給大家介紹一座明朝墓地的故事。2005年4月,湖南長沙有一所院校在望城縣白鶴村的螞蟻山一帶擴建新校區時,意外發現了一座明代大型磚室的墓地。很快施工工地發現墓地的消息被層層上報,考古專家隨即趕到現場對這座墓地進行了搶救性的考古發掘。然而當時誰也沒想到的,發掘的結果卻讓考古人員震驚不已。

從墓葬的規模來看,考古工作者一致推斷為這至少是一座親王級的。但最終的考古結果讓所有人大吃一驚,另外人們在墓葬中,直接感受到明朝一項最殘酷的制度!話說長沙在歷史上,地位並不是那麼重要,因此在長沙做過王爺的人,屈指可數。無非是西漢時期的長沙國,還有就是五代十國時期楚政權,但人們根據墓葬的特徵,發現這明顯是一座明朝時期的古墓。據測算,該墓葬長約19米,寬13.5米,由墓道、墓室及東西側室四部分組成,可以說是建國以來長沙發現的規模最大的明朝墓葬。

隨後專家們在墓葬周圍發現一個非常奇異的石質喇嘛塔,塔內還發現15冊經書,這是前所未有的發現,更讓人們對墓誌的身份感到疑惑。隨著考古工作的進行,最終打開主墓室,古墓雖然被盜過,但依然發現大量文物,比如金玲、金束腰形片、金圓形箔片和一些銀質器具。考古人人員在墓誌蓋發現上書「張氏妙壽之墓」六字,墓誌正面為一版楷體小字,記載了墓主生平。「張妙壽為谷王乳母,洪武十二年(1379年)入皇宮,卒於永樂十一年(1413年),享年70歲。自入宮至離世,一直伴隨谷王。而且還追隨谷王先後分封至上谷和長沙。」

墓志銘上提及谷王即朱憓,他是朱元璋的第十九個兒子,生於洪武十二年(1379年),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就藩上谷。1402年,開(京城)金川門,與李景隆率二十萬軍隊降燕王朱棣(明成祖),因工徙封長沙。永樂十五年(1417年),因為謀反被廢為庶人,後自焚死。也就說這座磚室墓本來應該是谷王自己的,是座王爺墓地,然而最後卻被谷王讓給了張妙壽,為了答謝她作為乳母的養育之恩,甚至是冒著僭越的風險。

後來考古工作者又在墓室東西耳室發現兩個棺材,裡面是兩具女性的骸骨,據推測其年齡不超過20歲。很明顯,旁邊的兩位妙齡女子是為這個張妙壽殉葬的。谷王朱橞最初的封地在上谷,靖難之役時,他為朱棣打開南京城門,迎接四哥入城,之後被改封到長沙。而這個張妙壽也不簡單,她雖然出身不高,但年輕時就入宮,成為谷王的乳母,可以說谷王是張妙壽一手帶大的。雖然是乳母,但谷王對他的感情,比生母還深,這是因為明朝皇子都是由乳母帶大的,他們將母愛轉移到乳母身上。

一般來說,生殉這項殘忍的制度在漢朝以後基本上被廢除了。但是遼代人殉制度卻又開始死灰復燃,最後到元朝及明朝都延續了這一做法。據史料記載,明太祖朱元璋死後,殉葬的40名妃嬪中有38名為生殉,這一制度到了明英宗時期才被正式廢除。不過頗具諷刺的是,谷王把自己修建的王陵讓給乳母,而自己最終卻因謀反罪被朱棣貶為庶人。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明朝 的精彩文章:

崇禎皇帝不懂得如何拉攏人心,導致大明朝覆滅!
都說當官難,可在明朝只要對上朱元璋的對聯,大官隨便做
海南十大歷史名人 你知道哪些?
本是東南亞最強國,因惹惱中國,一聲令下,中國從此多了一個省

TAG:明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