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關於快速學習一門新知識的清單

關於快速學習一門新知識的清單

熟悉我們的朋友都知道:《入門是門手藝》的定位是影視圖文入門。隨著上一篇《C4D攻略》的推送完成,《入門是門手藝》基礎入門教程也告一段落,沒想到我們已經陸陸續續更新了八門課程:

《攝影攝像入門》

《Ps操作入門》

《Pr視頻剪輯》

《AE影視特效》

《H5場景秀》

《Au音頻處理》

《 C4D三維動畫》

《色彩/音頻/視頻理論基礎》

不知道你看完的感受是怎麼樣的?

上述這些內容,除了攝影和Ps是早有涉獵之外,都是我陸陸續續在2017年用閑暇時間自學的。如果說將一門知識或者是一款軟體學到高手的境界,可能並沒那麼容易,除了大量時間的付出,還需要大量的實際案例的積累。

但如果說是入門,比如說做幾張像樣的海報,拍幾張類似大片的人像,剪輯一段炫酷的視頻,其實並沒有想像的那麼難,只要找對了方法,這也是我們說的入門的手藝。

下面是我總結的一份快速學習一門新知識的清單,也是我學習的一些心得。依託於但並不局限於影視圖文。知識都是相通的。

關於快速學習一門新知識的清單

這裡以學習Photoshop做海報為例

1.明確目標、找准工具

這一點決定了你是不是輕易半途而廢,也決定了學習的效率。

自己真的很想學習做海報么?

如果是,為什麼要選擇Ps?

估計你選Ps的原因是因為大家都在用

這樣的理由並沒有問題,但為了具有通用性,我來總結一下這背後的邏輯:

這款軟體集成性強,一個軟體頂5個,而且都很精通,所以用的人多;大家都用的結果就是,軟體主流,好下載安裝,有破解版(這點有點小無恥,默默的支持正版一下),穩定,教程多,可以輕鬆獲取更多的人的幫助;公司大,形勢好,不斷升級,界面越來越友好,學習成本極低。

2.找到熟悉的部分,消除恐懼

剛剛接觸一門新知識,我們很容易嚇唬自己。就和小朋友剛到幼兒園想回家一個道理。怎麼堅持呢?就是找到幼兒園和家相似的地方,變得不那麼陌生。比如小朋友突然發現幼兒園老師和自己可愛的二舅媽很像,也許哭的聲音會小一點。

比如當我們第一眼看到Ps的界面

將功能區域劃分好之後,有沒有覺得和word界面非常像?

從此,我們就不是零基礎學習了。

3.掌握機理,抓住主線

你能用一句話來概括你是在學習什麼知識么?就是可以將整個新知識裡面的各個部分都串起來的一句話。可能你並不能。那就先找個人能的人來告訴你。也可能最開始這句話並不會很全面,沒關係,再加上去補充完整就是了。

比如你學習手槍,那麼什麼是手槍?就是一把通過扣動扳機而引爆炸藥,在狹小空間瞬間產生巨大能量將子彈推射出去打擊敵人的工具。

那什麼又是Ps:用各種不同的方法,調整圖片上選區內像素點的顏色和有無;然後再把多張調整好的圖片按照一定的順序,一層一層像貼紙一樣的貼到畫板上,形成最終的作品。

這個主線除了把知識串成一個整體外,還有另一個好處,就是通過這句話,來反推我們遇到的問題該如何解決:

比如為什麼剛剛在Ps裡面打入的一行字看不見了?因為Ps是一層一層的貼紙一樣的,所以看看是不是被其他的大一點的貼紙擋住啦?也就是圖層順序。

4.了解操作閉環,得到第一個作品

想像一下學習電子的第一次點亮一個Led燈、寫代碼的第一次在屏幕上看到 Hello world的時候的心情。是不是很興奮又動力滿滿?

原因很簡單,我們用了一個閉環的操作,得到了一個我們的第一個作品。人是需要用結果來正向刺激的。

學習到了這裡,準備工作就算做到位了,我想多數人很少在學習前做這麼幾部。一般是下面這種學習流程:

找到零基礎入門教程,一頭扎進去

發現枯燥無聊的像坨屎一樣還記不住

發現好難學、沒時間、也沒啥用

長久無期限的擱置

直到下一次再被激發興趣

發現根本不記得曾經學過的知識從頭再來

循環

當然也有可能你找到了一個讓人非常提得起興趣的教程,但這很難;或者你是一個非常能耐得住寂寞的人,穩紮穩打。

如果都不是,那麼我推薦你這麼學習:

5.畫重點,合理分配時間

知識有兩種分類:

階段分類,入門階段該學的和進階該學的知識;概率分類,大概率用到的知識點和小概率用到的知識。

入門的時候,我們只學習入門該學的和大概率用到的知識。因為其他知識學起來太考驗我們的耐力。以拿大分及格為主。

比如Ps中提供了非常多的工具,比如畫筆工具、鋼筆工具、油漆桶等等。油漆桶我貌似從來都不知道幹嘛的,而畫筆工具中我也從來沒用過鉛筆,更很少去改變畫筆的筆頭形狀和導入畫筆預設。

即使到現階段,我用畫筆也基本只限於像拿一把拖布拖地一樣的塗抹。

當然作為一個新入門的人,可能你並不知道什麼工具是常用的。那麼就去找幾個簡單的案例教程,看看他們在做案例的時候都用到了什麼工具。你們用什麼你就用什麼。

6.照搬教學案例,繼續增加成就感

重點畫好,繼續帶著重點在案例中學習。當然這裡的案例不是為了學習而硬造出來的案例,而是實實在在的需求。

找幾個自己覺得比較常見和經典的案例。一步一步的跟著做,熟悉工具的用法。同步思考每一步是要幹什麼,總體的思路又是什麼。同時把這些不斷碰撞出來的新知識,幫到主線的合適位置。

比如找一個更換照片背景的案例,那麼你接觸到了摳圖的概念,具體可能又熟悉了鋼筆的操作。那麼什麼是摳圖呢?其實就是在做選區。

7.理論基礎,框架的支撐

理論基礎不影響你去模仿,但影響你的獨立創造。當然我們不必集中精力去學習所有能用到的理論,而是碰到的時候就儘力去搞懂,貫穿整個學習的過程。

比如什麼是RGB,什麼是對比度、飽和度、什麼又是色調,沒有這些東西我們做調色就不可能做出自己想要的風格來。

8.獨立創作,鞏固所學

獨立創作就像小孩子第一次自己走路,不知道先邁那條腿一樣。但沒關係,只要勇敢,摔兩次就熟悉了。以前的腳是爹媽給的,摔完疼了才是自己的。

比如你想摳圖,別總扣案例裡面的,找一張自己的照片來摳摳看。你會遇到不少問題,或者百度,或者找人問問,或者去系統的視頻教程找找工具的用法。

9.多看別人的作品,增加審美高度

天才除外,任何學習都是先模仿,再改變,最終求超越。套用一句經典的話就是:看得到多遠的過去,才能走到多遠的未來。

所以在我們動手做海報之前,看看類似的產品別人都是怎麼做的。哪裡做的好,哪裡可以換成我們自己的元素,哪裡還可以略微的精進。

10.系統學習,提升效率

一門知識一般分成兩個部分:

一部分是不擇手段的到達目的;還有一部分是工具、方法的改善後帶來的效率的提升。我們很容易想像得到他們出現的先後順序,這也應該是我們學習的先後順序。人之所以變得高效,往往是已經走了很多彎路的結果。

對於Ps,我從來不會推薦別人去專門的研究和記住快捷鍵,更不會說某一種操作有多少種實現的方法。因為你根本記不住。笨辦法用多了,才更有記住和挖掘新辦法的動力。

11.廣泛學習,提升效率

任何一門知識,都有它的弱項和局限性。也許你在這個領域裡很難功課的知識,用其他學科的知識瞬間就解決了。畢竟學科劃分,是我們人類一廂情願的事,而學科內部往往是相通的。

比如我們用Ps做3d效果,可能需要考慮各種透視效果,光照效果,加陰影、漸變。需要一定的美術功底。而如果你學過幾眼--對就幾眼--C4d或者3Dmax呢?可能上個廁所的功夫都用不上。

這11點,不敢保證你可以成為一個大師,大師一定是天賦加勤奮。但這11點可以保證讓你迅速入門,僅此而已。但入了門,就有了成為大師的可能。

這裡還想回答另一個問題:

就是為什麼要學這麼多

拿我來說,雖然我們定位是影視圖文,但並不意味著這需要一個人全部搞定。專業的事有專業的人嘛。那麼我為什麼要學這麼多呢?

因為學習成本低。

Pr、Au、Ae和Ps都是Adobe公司的產品,從操作層面是相同的,甚至連快捷鍵都基本相同。所以我學習Ps可能用了一年,那麼配合我剛剛總結的學習方法,可能兩個星期,我就可以用PRAEAU等等做出一些還不錯的作品了。

足夠運營用的了。

包括iH5和C4d,其實都與Adobe軟體有許許多多的相似的地方(也可能所有軟體都差不多?),比如在幀動畫上。所以學習成本極低。

最重要的是,我們永遠不知道自己會跨界到哪裡領域,又是用什麼本領掙錢吃飯,這件事可以想想自己大學時學習的專業(筆者大學專業是電子技術)。我們也很難預測,這個世界的發展軌跡和速度,到底什麼行業會被創作或者崛起。那麼多一種入門技能,總是多一種選擇,也多了一份對不確定未來的信心。

最不濟,我們多了一項興趣愛好,多了一種聊天的談資,多了一種在朋友圈裝逼的姿勢。這也很有意義不是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入門是門手藝 的精彩文章:

C4D:3維建模、動畫入門完全攻略,學習C4D的正確姿勢
Pr07:用記事本為視頻批量添加字幕

TAG:入門是門手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