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中醫 > 傳統中藥里有「寶貝」!BT界國際大咖這麼說

傳統中藥里有「寶貝」!BT界國際大咖這麼說

9月21日上午,2017深圳國際BT峰會和生物/生命健康產業展覽會在深圳會展中心正式拉開帷幕。南方日報記者 朱洪波攝

在醫藥領域,創新是一個永恆的主題。21日,在2017深圳國際BT峰會和生物/生命健康產業展覽會(以下簡稱「BT峰會」)上,創新葯的發展趨勢、中國創新醫藥產業何時能開花結果等話題成為院士大咖關注的焦點。中國在發現研究麻黃鹼、青蒿素等方面曾做出過高度原創性的貢獻,專家們認為中國的創新葯可以從中國傳統中藥寶藏里挖掘,而創新葯的誕生需要原創科研的深度參與。

可汲取中藥先驅的經驗

在BT峰會上,通過回顧中國曾誕生過的高度創新葯研究及國際可借鑒經驗,北京大學終身講席教授、北京大學理學部主任饒毅發表了「原創研究引領的創新醫藥產業何時能在深圳開花結果」的主題演講。

「儘管在科學研究與應用上,中國在近代落後於西方先進國家。但即使在八九十年前的中國,也曾誕生過高度原創性的工作。」饒毅說。他在現場介紹了陳克恢、張昌紹、屠呦呦、張亭棟等現代科學研究中藥的先驅。

「雖然我們的藥品長期靠引進、吸收和山寨,但也有科學家靠單獨工作或多人合作,推出原創新葯。」饒毅說,「尤其是在大量仿製藥物為主的今天,可以汲取其經驗,推出中國自己的創新葯。

在隨後的高端對話環節,專家們也重點談到了中國從傳統中藥中挖掘出新葯的可能性。中國科學院院士、湖南大學教授譚蔚泓表示,中國的創新藥物和中藥是緊密相關的,「如何用現代科學研究中藥的有效成分及如何將中藥成分形成有效組合,是研究的方向,如果能進一步了解,會在其中發現許多財富和可能性。」

國際上一些知名醫藥企業的誕生經歷同樣可以借鑒學習。

目前全球最大的生物技術企業均是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哈佛大學、耶魯大學等一批生物系教授在20世紀70年代末、80年代初建立的。「生物醫藥方面的原創科學研究將來會在中國起很大的作用。」饒毅表示,深圳目前有南方科技大學,引進了一批海歸教授,也在支持具有原創性的生物醫藥企業成長,希望未來能有一批科學家的原創成果在深圳轉化,不僅造福人類也推動深圳經濟發展。

需建國家藥物研發平台

目前,國內做臨床藥物開發多的是以本地一家醫院為主,而不同環境治療效果的影響有可能不同。而在美國,藥物試驗有國家級的平台,會有來自全國各地的病人入組試驗。中國在創新藥物研發上是否需要建立類似平台?

現在的大咖專家不約而同地表示建立這樣的平台非常重要。北京大學腫瘤醫院院長季加孚認為,目前迫切要進行的工作是將大中城市及大醫院的優質醫療資源下沉,將基層醫院辦好,讓病人能夠得到標準化的治療。「建立這樣一個平台是必須的。」譚蔚泓院士表示,這個平台完全可以從中國高校的附屬醫院開始建立聯盟,從此出發建成像美國一樣的有效癌症資料庫平台。

「臨床實驗是限制我們國家藥物發展的關鍵階段,如果有這樣的平台,可以很快招募患者,有助於了解目前所研發的新葯有何特點及毒性。構建這樣一個大數據平台,有助於促進臨床實驗藥物的更快發展,有助於幫助腫瘤病人長期生存。」中國科學院院士、軍事醫學科學院研究員張學敏說。

化療不是腫瘤治療唯一手段

許多病人尋找新的藥物是為了延長壽命、改善生活質量。但藥物的費用往往是高昂的。如果有些葯可以延長壽命,但卻無法改善生活質量,患者是否有必要為此傾家蕩產?這類腫瘤患者常常需要面對的現實問題也引發了專家的關注。

美國國家醫學科學院院士、美國癌症學會首席醫學官奧蒂斯 W.布勞利表示,美國的醫療花費可以說是全球最高的,美國的許多病人是無法承擔起的。希望全球有越來越多新葯,這樣能降低藥品成本,也讓美國患者受益。

「人都有求生的慾望。如果患者認為治療是生存下去的唯一希望,他會不顧一切去努力。」張學敏院士認為,「但實際上我們對腫瘤的研究認識,並不是所有的腫瘤都要進行化療或是靶向治療。這也不是唯一治療的機會,認識到這一點非常重要。」

「花大量的費用治病,人們到底得到了什麼?」季加孚說,「任何治療都應考慮到生存期和生活質量兩個標準,如果得不到就應該放棄。」而對於藥物研發,他認為除了臨床和藥物的評價指標以外,臨床研究一定要增加患者和患者家屬對於整個治療的評價。

「臨床上經常用CT和MR來評價患者腫瘤是否縮小或消失,但是病人卻感到疲乏很不舒服、很衰弱。有的藥物不一定會使腫瘤縮小,但是會讓患者感覺很舒服。臨床治療的效果和患者及家屬的評價兩套體系是否可以同時使用,值得關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藥 的精彩文章:

去火中藥服用不宜超一周
近百種有毒中藥材一覽表,用法用量都在這裡了,建議收藏!
用藥切莫犯禁忌!
曬一個完整的中藥飲片檢測實驗室「附儀器配置清單」
養生課堂:中藥不是越貴越好

TAG:中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