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龍的品性之五:顯靈

龍的品性之五:顯靈

龍具備了善變的品性,而變,就免不了要變出些靈光、靈通、靈妙、靈驗和荒誕、離奇、怪異來。因此,龍又有了顯靈的品性。

龍的這一品性,很早就進入了古人的視野。《禮記·禮運》就將龍列為「四靈」之一(其它三靈是麟、鳳、龜 )。並進一步解釋道,如果以龍為畜,水中的魚鮪之類就不會驚走;以鳳為畜,空中的鳥類就不會驚飛;以麟為畜,陸地上的獸類就不會驚跑;以龜為畜,人間的情誼就不會喪失。方氏愨在作注時提出了自己的理解:「麟體信厚,鳳知治亂,龜兆吉凶,龍能變化,故謂之四靈。」

龍神顯靈示異的傳說遺聞很多。《酉陽雜俎》載,有位白將軍在曲江洗馬,馬忽然跳起來驚跑,前足裹著衣帶狀白物,縈繞數匝,將軍趕快令人解之,於是「血流數升」。將軍很驚異,遂將此物收藏於衣箱。某日送客送到河邊,拿出來讓客人看,客人說可以用水一試。將軍即用劍在地上划出一個坑兒,將白物放到裡邊。一會兒就見白物蠕動盤旋,泉水嘩然湧出,一股黑氣裊裊升空。眾人都有些害怕,說:「這肯定是龍。」急忙朝家中趕,未及數里,「風雨驟至,大震數聲」。《外國事》載,有神龍在米倉中安家,倉中的米若取盡時,只要向龍拜幾拜,「倉即盈溢」。

《菽園雜記》(卷二)記:「薛主事機,河東人。言其鄉人有患耳鳴者,時或作癢,以物探之,出蟲蛻,輕白如鵝翎管中膜。一日,與其侶並耕,忽雷雨交作,語其侶曰:『今日耳鳴特甚,何也?』言未既,震雷一聲二人皆踣於地。其一復醒,其一腦裂而死,即耳鳴者。乃知龍蟄其耳,至是化去也。戴主事春,松江人。言其鄉有衛生者,手大指甲中見一紅筋,時或曲直,或蜿蜿而動。或恐之曰:『此必承雨濯手,龍集指甲也。』衛因號其指早『赤龍甲』。一日,與客泛湖,酒半,雷電繞船,水波震蕩,衛戲語坐客早:『吾家赤龍得無欲去邪?』乃出手船窗外,龍果裂指而去。此正與青州婦人青筋癢則龍出事相類。傳云:神龍或飛或潛,能大能小,其變化不測。信矣哉!」

峨眉山神水閣的泉水是很有名的,用此泉做成的啤酒、汽水,味道也是「好極了」。民間相傳,隋代智者大師客居中峰寺時,特別喜歡飲用此泉。後來他回到家鄉江陵,對此泉思念有加,竟想出病來。一位龍女見狀,自告奮勇為大師取水。路途如此遙遠,大師不免懷疑,就囑咐龍女將他存放在中峰寺里的缽盂、錫杖一同取來。第二天一早,果見缽杖隨水從荊門玉泉洞浮出。從此,便有了「神女通楚」和「龍女取水」之說。明代人還立了一塊碑,以感念龍女的靈異。

有這樣一個故事:一個道士在龍潭邊念經,潭中龍王化作老翁上岸,說他的師父才到龍宮,需要安靜,請道士暫緩誦讀,並承諾每天供獻鮮奶二斤。道士答應了龍王。第二天果然有極新潔的鮮奶出現在几案上,小徒一稱,果重二斤。此後天天如此。幾年後的某一天,鮮奶忽然停止了供應。道士不解,又到潭邊念經,龍王再次化作老翁出來,說:「你知道鮮奶是怎麼來的嗎?街市上那個賣鮮奶者,經常在秤桿上做勾當,短斤少兩,欺瞞顧客,我就將他多賺的攝取些來給你。現在那個人外出了,接替的人誠實本分,不做短斤少兩的事了,鮮奶也就不能再供給了。」道士聽後,感嘆不已。

上述傳說,有可能是巧合,也有可能是人們的編造。龍顯靈,實際上是人希望、人需要龍顯靈。神靈,神靈,如果不顯靈,也就不是神物了。

龐進著名龍鳳文化研究專家、作家。龍鳳國際聯合會主席,中華龍文化協會名譽主席,中華龍鳳文化研究中心主任,西安中華龍鳳文化研究院院長,中華龍鳳文化網主編,西安日報社高級編輯。中國作家協會會員,陝西省作家協會理事,陝西省社會科學院特約研究員,陝西省孔子學會副會長兼秘書長,陝西省創意產業協會副會長,西安老子文化研究會副會長,西安文學研究會副會長,加拿大海慧出版社副總編。1979年開始從事文學創作和文化研究,至今已發表各類作品逾900萬字,出版《中國龍文化》《中國鳳文化》《中國祥瑞》《靈樹婆娑》《龍情鳳韻》等著作33種,獲首屆中國冰心散文獎、首屆陝西民間文藝山花獎等獎項70多次。有「龍文化當代十傑(首席)」、「當代文化、文學領域的拓荒者」之譽。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龐進 的精彩文章:

龍的品性之四:善變

TAG:龐進 |